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794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中按键、按键板、控制板、电源组件和连接组件均设置在外壳体内;按键设置在按键板上,按键板与控制板连接,电源组件与控制板连接,并为整个模块供电;连接组件用于与外部电源和信号连接,并用于整个模块的接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通过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柔性橡胶件实现OLED按键的动态密封,结合前后壳体之间、后壳体和连接组件之间的密封设计,显著提升模块在湿热、盐雾环境中的可靠性,同时通过柔性橡胶件和弹簧将包含OLED屏的可运动部分悬浮,可大幅衰减外界环境传递至OLED屏的振动、冲击激励,同时OLED屏和盖板玻璃贴合加固,可有效提高OLED屏本身的抗振和抗冲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显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用于信息控制领域的按键被大量使用,传统按键上标识不可更改,显示内容单一、按键功能固定,因此通用性较差,且在控制按键数量较多的应用场景下占用空间大。可编程oled显示按键模块的开发使按键功能可根据上位机进行自定义,同时丰富按键显示内容,显著提升按键使用效率。

2、中国专利201821139779.5公开了一种可编程oled显示按键矩阵装置,oled显示按键的显示内容可任意配置,具有更好的通用性。但是,该装置未考虑对电磁干扰、潮湿、盐雾、振动等恶劣环境的适应性,极大的约束了其使用场景,且未对具体的按键结构进行阐述,无法确认是否存在按键卡死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通过减振、密封、电磁兼容设计提升了模块在振动、冲击、湿热、盐雾和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多层嵌套的线接触按压结构,避免按键按压时的晃动、卡死现象。

2、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3、一种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包括外壳体、按键、按键板、控制板、电源组件和连接组件;

4、所述按键、按键板、控制板、电源组件和连接组件均设置在外壳体内;

5、其中,所述按键设置在按键板上,按键板与控制板连接,电源组件与控制板连接,并为整个模块供电;

6、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与外部电源和信号连接,并用于整个模块的接地。

7、进一步的,所述按键包括盖板玻璃、按键帽、屏蔽膜、oled屏、转接电路板、按键导杆、按键底座;

8、所述盖板玻璃、屏蔽膜、oled屏通过光学胶贴合为一个整体,并嵌入设置在按键帽上,按键帽的另一侧设置转接电路板;

9、其中oled屏上设置的fpc柔带穿过按键帽,与转接电路板连接;

10、所述按键帽有多个,每个按键帽的另一侧还设置按键导杆,所述按键导杆穿过转接电路板后与按键帽连接;

11、所述按键导杆的另一侧设置按键底座,并与其间隙配合;所述转接电路板上设置柔带,并与按键板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按键帽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其中上腔体分别设置第一平面、第二平面,所述按键帽外部设置法兰面;

13、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贯通设置;

14、所述盖板玻璃、屏蔽膜、oled屏设置在上腔体,其中,屏蔽膜通过导电体与第一平面连接,oled屏与第二平面连接;

15、oled屏上的fpc柔带贯穿按键帽的上腔体、下腔体后与转接电路板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按键导杆的侧面设置限位槽,按键底座的侧面设置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的位置和限位槽对应设置,用于完成对按键导杆的运动限位。

17、进一步的,所述按键导杆内设置圆柱型槽,所述圆柱型槽内设置弹簧,用于提供按键导杆的回复力。

18、进一步的,所述按键导杆和按键底座的间隙配合采用多层嵌套的线接触导向结构。

19、进一步的,所述按键导杆上与按键底座接触的一侧设置导向棱和导向面;

20、所述按键底座上与按键导杆接触的一侧设置相对应的导向棱和导向面;

21、按键导杆和按键底座的配合间隙中填充润滑脂。

22、进一步的,所述按键帽的法兰面上设置柔性橡胶件,并与外壳体相接触,且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2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电源输入连接器、数据通信连接器和接地柱;

24、所述电源输入连接器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25、所述数据通信连接器用于连接上位机,用于数据通信;

26、所述接地柱用于实现模块的接地。

2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

28、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内表面导电;

29、所述按键板与前壳体固定,所述柔性橡胶件设置在按键帽的法兰面以及前壳体的内表面之间。

3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31、(1)oled屏是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中的薄弱部分,本专利技术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通过柔性橡胶件和弹簧将包含oled屏的可运动部分悬浮,可大幅衰减外界环境传递至oled屏的振动、冲击激励,同时oled屏和盖板玻璃贴合加固,可有效提高oled屏本身的抗振和抗冲击性能;

32、(2)本专利技术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通过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柔性橡胶件实现oled按键的动态密封,结合前后壳体之间、后壳体和连接组件之间的密封设计,显著提升模块在湿热、盐雾环境中的可靠性。

33、(3)本专利技术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通过屏蔽膜、金属按键帽、柔性橡胶件、导电壳体以及具有屏蔽功能的连接组件形成完整封闭的电磁屏蔽腔体,保障了模块的电磁兼容性能;滤波器和电源板上的滤波电路进一步提升了其抗干扰能力,按键板上esd防护电路有益于模块的抗静电性能;

34、(4)本专利技术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通过按键导杆和按键底座之间多层嵌套的线接触导向结构,可减小按键按压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和晃动,有效避免按键卡死的故障。

3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按键(2)、按键板(3)、控制板(4)、电源组件(5)和连接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2)包括盖板玻璃(2-1)、按键帽(2-2)、屏蔽膜(2-3)、OLED屏(2-4)、转接电路板(2-5)、按键导杆(2-6)、按键底座(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2-2)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其中上腔体分别设置第一平面、第二平面,所述按键帽(2-2)外部设置法兰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导杆(2-6)的侧面设置限位槽,按键底座(2-9)的侧面设置限位螺钉(2-8),所述限位螺钉(2-8)的位置和限位槽对应设置,用于完成对按键导杆(2-6)的运动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导杆(2-6)内设置圆柱型槽,所述圆柱型槽内设置弹簧(2-7),用于提供按键导杆(2-6)的回复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导杆(2-6)和按键底座(2-9)的间隙配合采用多层嵌套的线接触导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导杆(2-6)上与按键底座(2-9)接触的一侧设置导向棱和导向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2-2)的法兰面上设置柔性橡胶件(2-10),并与外壳体相接触,且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电源输入连接器(6-1)、数据通信连接器(6-2)和接地柱(6-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1)和后壳体(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按键(2)、按键板(3)、控制板(4)、电源组件(5)和连接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2)包括盖板玻璃(2-1)、按键帽(2-2)、屏蔽膜(2-3)、oled屏(2-4)、转接电路板(2-5)、按键导杆(2-6)、按键底座(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2-2)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其中上腔体分别设置第一平面、第二平面,所述按键帽(2-2)外部设置法兰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导杆(2-6)的侧面设置限位槽,按键底座(2-9)的侧面设置限位螺钉(2-8),所述限位螺钉(2-8)的位置和限位槽对应设置,用于完成对按键导杆(2-6)的运动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可编程显示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陈曹允单亚军蒋韬李剑沈骝唐景明唐光明王峥冯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