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0792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申请公开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提供连接线,连接线包括第一地线、第二地线及双层线,其中双层线具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及内层线沿着轴向彼此缠绕;将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分开;绞合第一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绞合第二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内层线;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以及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与绞合前的线材的个别直径相比,经绞合的线材的直径仅些微增加,但数量却由三条变为两条。亦即,整体的直径实质上较小,其有利于后续加工。因此,本申请实现了一种高效率、高良率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的,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1、连接器被用于实现两个装置之间的信号交换,例如音源信号、影像信号或是网络信号等。随着科技进步,传递大量信号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连接器中的线材数量变得更多。另外,为了降低产品的体积,连接器的构造也变得更加细致且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线材与连接端子间的焊接变得更加困难。以音源线为例,音源线通常包括双层线、左地线、右地线、左声道线及右声道线。进一步地,双层线、左地线及右地线会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焊盘上,从而实现信号传输。

2、然而,当连接端子的焊盘为弧形焊盘时,其会导致焊接工艺的难度明显提升。除此之外,要将三股线焊接于同一位置,也容易使其彼此交叠或是明显凸出于连接端子,从而导致后续加工失败。

3、也就是说,现有的组装方法极度地考验作业人员的技术,且产品也易受到作业人员的技术差异影响。因此,如何降低作业人员之间的技术差异,并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良率的组装方法,便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端子不易加工且容易受到作业人员技术差异影响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包括:提供连接线,连接线包括第一地线、第二地线及双层线,其中双层线具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及内层线沿着轴向彼此缠绕;将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分开;绞合第一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绞合第二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内层线;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以及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

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绞合第一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与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通过激光去除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上的包漆;裁切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沾锡;以及焊接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

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绞合第二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内层线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与内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通过激光去除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上的包漆;裁切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沾锡;以及焊接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

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及在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后,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设置套筒以包覆经焊接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和经焊接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

7、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分开的步骤包括:移除双层线的第二区域的外被,以暴露外层线与内层线;移除双层线的第一区域的邻近第二区域的外被,以暴露外层线与内层线;以及将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分开。

8、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且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将第一信号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二焊盘上;以及将第二信号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三焊盘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支撑线,且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将支撑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四焊盘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防弹丝,且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通过点胶将防弹丝固定于连接端子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的方法为点焊。

1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连接端子及连接线。连接线设置于连接端子上,连接线包括双层线、第一地线及第二地线。双层线包括外层线及内层线,双层线具有远离连接端子的第一区域及邻近连接端子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中的外层线及内层线沿着轴向彼此缠绕,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及内层线彼此分开。第一地线的靠近连接端子的一端与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彼此绞合并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第二地线的靠近连接端子的一端与第二区域中的内层线彼此绞合并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盘与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之间设置有焊锡。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盘与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之间设置有焊锡。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还包括套筒,套筒套设于连接端子及连接线的一部分上,以遮蔽经焊接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和经焊接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及第二信号线,第一信号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二焊盘上,第二信号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三焊盘上。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支撑线,支撑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四焊盘上。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防弹丝,且防弹丝通过点胶固定于连接端子上。

19、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及支撑线,从连接线的轴向观察,第一地线、第一信号线、第二地线及第二信号线依序环绕支撑线排列。

2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端子具有圆盘台阶,圆盘台阶上凸出有端子部,端子部的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焊盘。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盘具有焊接面,其中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及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焊接于焊接面,且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及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在垂直于焊接面的方向上不凸出于圆盘台阶。

22、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部为圆柱状,且第一焊盘具有圆弧状的焊接面。

23、本申请的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通过将双层线的外层线及内层线分开,并使外层线及内层线分别与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绞合,从而使焊接处的线材数量由三条变成两条。与绞合前的线材的个别直径相比,经绞合的线材的直径仅些微增加,但数量却由三条变为两条。亦即,整体的体积实质上较小。因此,在焊接的过程中,两条经绞合的线材不仅容易加工,且也可以避免其重叠或凸出于连接端子外。如此一来,本申请实现了一种高效率、高良率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绞合所述第一地线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外层线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一地线与所述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前,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绞合所述第二地线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内层线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二地线与所述内层线焊接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前,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一地线及所述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及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二地线及所述内层线焊接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后,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外层线与所述内层线分开的步骤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且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支撑线,且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防弹丝,且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的方法为点焊。

10.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与经绞合的所述第一地线及所述外层线之间设置有焊锡。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与经绞合的所述第二地线及所述内层线之间设置有焊锡。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连接端子及所述连接线的一部分上,以遮蔽经焊接的所述第一地线及所述外层线和经焊接的所述第二地线及所述内层线。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及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焊接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二焊盘上,所述第二信号线焊接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三焊盘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支撑线,所述支撑线焊接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第四焊盘上。

16.如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防弹丝,且所述防弹丝通过点胶固定于所述连接端子上。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及支撑线,从所述连接线的轴向观察,所述第一地线、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地线及所述第二信号线依序环绕所述支撑线排列。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具有圆盘台阶,所述圆盘台阶上凸出有端子部,所述端子部的侧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焊盘。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具有焊接面,其中经绞合的所述第一地线及所述外层线及经绞合的所述第二地线及所述内层线焊接于所述焊接面,且经绞合的所述第一地线及所述外层线及经绞合的所述第二地线及所述内层线在垂直于所述焊接面的方向上不凸出于所述圆盘台阶。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部为圆柱状,且所述第一焊盘具有圆弧状的焊接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绞合所述第一地线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外层线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一地线与所述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前,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绞合所述第二地线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内层线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二地线与所述内层线焊接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前,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一地线及所述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及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二地线及所述内层线焊接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后,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外层线与所述内层线分开的步骤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且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支撑线,且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防弹丝,且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的方法为点焊。

10.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与经绞合的所述第一地线及所述外层线之间设置有焊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骏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