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426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9
本申请公开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提供连接线,连接线包括第一地线、第二地线及双层线,其中双层线具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及内层线沿着轴向彼此缠绕;将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分开;绞合第一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绞合第二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内层线;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以及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与绞合前的线材的个别直径相比,经绞合的线材的直径仅些微增加,但数量却由三条变为两条。亦即,整体的直径实质上较小,其有利于后续加工。因此,本申请实现了一种高效率、高良率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的,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1、连接器被用于实现两个装置之间的信号交换,例如音源信号、影像信号或是网络信号等。随着科技进步,传递大量信号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连接器中的线材数量变得更多。另外,为了降低产品的体积,连接器的构造也变得更加细致且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线材与连接端子间的焊接变得更加困难。以音源线为例,音源线通常包括双层线、左地线、右地线、左声道线及右声道线。进一步地,双层线、左地线及右地线会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焊盘上,从而实现信号传输。

2、然而,当连接端子的焊盘为弧形焊盘时,其会导致焊接工艺的难度明显提升。除此之外,要将三股线焊接于同一位置,也容易使其彼此交叠或是明显凸出于连接端子,从而导致后续加工失败。

3、也就是说,现有的组装方法极度地考验作业人员的技术,且产品也易受到作业人员的技术差异影响。因此,如何降低作业人员之间的技术差异,并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良率的组装方法,便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绞合所述第一地线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外层线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一地线与所述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前,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绞合所述第二地线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内层线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二地线与所述内层线焊接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前,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经绞合的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绞合所述第一地线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外层线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一地线与所述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前,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绞合所述第二地线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内层线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二地线与所述内层线焊接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前,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一地线及所述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及在将经绞合的所述第二地线及所述内层线焊接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后,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外层线与所述内层线分开的步骤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且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支撑线,且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防弹丝,且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的方法为点焊。

10.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与经绞合的所述第一地线及所述外层线之间设置有焊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骏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