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动机构、折叠铰链及可折叠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893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3
本申请涉及折叠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同动机构、折叠铰链及可折叠电子设备,该同动机构中,固定架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第一主轴穿过第一定位孔并能于第一定位孔中转动,第二主轴穿过第二定位孔并能于第二定位孔中转动;滑轨臂组件包括第一滑轨臂和第二滑轨臂,第一滑轨臂的一端与第一主轴连接,且第一滑轨臂能够带动第一主轴转动;第二滑轨臂的一端与第二主轴连接,且第二滑轨臂能够带动第二主轴转动;第一扭力组件和第二扭力组件均套设于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第一扭力组件和第二扭力组件产生的扭力相配合能够使滑轨臂组件悬停。上述设置解决了使用过程中自锁手感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折叠屏,尤其涉及一种同动机构、折叠铰链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柔性屏转轴为了拥有自锁手感,常使用的扭力结构包含两个凹凸轮及弹簧,打开或关闭过程其中一个凹凸轮的凸起处先爬升至另一个凹凸轮的凸起处,弹簧开始压缩,压缩的弹簧给予两个凹凸轮压力,使得旋转过程产生摩擦而产生扭力,当屏幕即将打开或即将关闭的阶段,在弹簧作用下屏幕自动打开或关闭,产生自锁的手感。

2、上述结构为了实现屏幕在任意位置的悬停,一般采用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由于凹凸轮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从而使得凹凸轮容易受到磨损,受到磨损的凹凸轮在即将打开或关闭的阶段无法产生较为明显的自动打开或关闭的动作,从而导致自锁手感逐渐降低。

3、为此,亟需研究一种同动机构、折叠铰链及可折叠电子设备,既能拥有自锁手感,又能任意悬停,还能避免自锁组件中的弹力过大,使得凹凸轮磨损后导致扭力衰退,自锁手感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动机构、折叠铰链及可折叠电子设备,既能拥有自锁手感,又能任意悬停,还能避免自锁组件中的弹力过大,使得凹凸轮磨损后导致扭力衰退,自锁手感降低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同动机构,该同动机构包括:

4、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被配置为固定于底座,所述固定架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5、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所述第一主轴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并能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中转动,所述第二主轴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并能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转动;

6、滑轨臂组件,所述滑轨臂组件包括第一滑轨臂和第二滑轨臂,所述第一滑轨臂和所述第二滑轨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连接,且所述第一滑轨臂和所述第二滑轨臂能够分别带动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转动;

7、第一扭力组件,所述第一扭力组件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且所述第一扭力组件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一侧;

8、第二扭力组件,所述第二扭力组件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二扭力组件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另一侧;

9、所述滑轨臂组件转动时,所述第一扭力组件和所述第二扭力组件均能够产生扭力,且所述第一扭力组件和所述第二扭力组件产生的扭力相配合能够使所述滑轨臂组件悬停。

10、作为一种同动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扭力组件位于所述固定架的远离所述滑轨臂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扭力组件包括第一摩擦部件以及弹性部件,所述第一摩擦部件和所述弹性部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一摩擦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相邻设置。

11、作为一种同动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靠近所述第一扭力组件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所述第一螺帽和所述第二螺帽分别与所述第一扭力组件接触。

12、作为一种同动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摩擦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和至少一个摩擦片部件,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摩擦片部件相邻设置,所述摩擦片部件包括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二摩擦片套设于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转动时能够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转动,所述固定件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并能够分别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中转动,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

13、作为一种同动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弹片。

14、作为一种同动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扭力组件位于所述固定架的靠近所述滑轨臂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扭力组件包括第三弹性件、第四弹性件以及第二摩擦部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弹性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二摩擦部件包括抵推件、第一抵持件以及第二抵持件,所述抵推件相对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能够分别相对于所述抵推件转动,所述第一抵持件和所述第二抵持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所述抵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件以及所述第二抵持件相接触,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抵推件相接触,且所述第一抵持件以及所述第二抵持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臂和所述第二滑轨臂,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转动时能够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抵持件以及所述第二抵持件转动。

15、作为一种同动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包括定位部和沿所述定位部的中部向靠近所述滑轨臂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定位部相对的两侧形成有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固定于所述底座。

16、作为一种同动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轨臂包括第一主齿轮部,所述第二滑轨臂包括第二主齿轮部,所述第一主齿轮部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二主齿轮部套设于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一主齿轮部和所述第二主齿轮部分别啮合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啮合连接,所述抵推件的中部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架的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定位部的一端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的转动轴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中。

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铰链,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同动机构。

18、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折叠铰链。

19、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20、本申请提供一种同动机构、折叠铰链及可折叠电子设备,该同动机构通过设置第一扭力组件和第二扭力组件,在滑轨臂组件转动过程中,第一扭力组件和第二扭力组件均能产扭力,两个扭力的配合使得滑轨臂组件悬停,从而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扭力组件或第二扭力组件的扭力大小,使得其中一个扭力组件能产生的扭力较大,另一个扭力组件产生的扭力较小,第一扭力组件产生的扭力和第二扭力组件产生的扭力共同作用,使得滑轨臂组件可以悬停;且可以在扭力较小的扭力组件中设置自锁组件,用于产生自锁手感,因此,在能实现悬停的基础上,还能实现自锁手感,较小的扭力能避免产生自锁手感的组件被磨损,解决了自锁手感降低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力组件(400)位于所述固定架(110)的远离所述滑轨臂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扭力组件(400)包括第一摩擦部件以及弹性部件,所述第一摩擦部件和所述弹性部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所述第一摩擦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靠近所述第一扭力组件(400)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第一螺帽(211)和第二螺帽(221),所述第一螺帽(211)和所述第二螺帽(221)分别与所述第一扭力组件(400)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410)和至少一个摩擦片部件,所述固定件(410)和所述摩擦片部件相邻设置,所述摩擦片部件包括第一摩擦片(421)和第二摩擦片(422),所述第一摩擦片(421)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210),所述第二摩擦片(422)套设于所述第二主轴(220),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转动时能够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摩擦片(421)和所述第二摩擦片(422)转动,所述固定件(410)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并能够分别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中转动,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件(431)以及第二弹性件(432),所述第一弹性件(43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432)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3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432)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弹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力组件(500)位于所述固定架(110)的靠近所述滑轨臂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扭力组件(500)包括第三弹性件(531)、第四弹性件(532)以及第二摩擦部件,所述第三弹性件(531)和所述第四弹性件(532)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所述第二摩擦部件包括抵推件(510)、第一抵持件(521)以及第二抵持件(522),所述抵推件(510)相对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能够分别相对于所述抵推件(510)转动,所述第一抵持件(521)和所述第二抵持件(522)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所述抵推件(510)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件(521)以及所述第二抵持件(522)相接触,所述第三弹性件(531)和所述第四弹性件(532)分别与所述抵推件(510)相接触,且所述第一抵持件(521)以及所述第二抵持件(522)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臂(310)和所述第二滑轨臂(320),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转动时能够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抵持件(521)以及所述第二抵持件(52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0)包括定位部(111)和沿所述定位部(111)的中部向靠近所述滑轨臂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固定部(112),所述定位部(111)相对的两侧形成有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定位孔(111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1112),所述固定部(112)被配置为固定于所述底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臂(310)包括第一主齿轮部(311),所述第二滑轨臂(320)包括第二主齿轮部(321),所述第一主齿轮部(311)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210),所述第二主齿轮部(321)套设于所述第二主轴(220),所述第一主齿轮部(311)和所述第二主齿轮部(321)分别啮合第一从动轮(331)和第二从动轮(332),所述第一从动轮(33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32)啮合连接,所述抵推件(510)的中部形成有第一通孔(511)和第二通孔(512),所述固定架(110)的所述固定部(112)远离所述定位部(111)的一端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槽(1121)和第二限位槽(1122),所述第一从动轮(33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32)的转动轴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11)和所述第二通孔(51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2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122)中。

9.一种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同动机构。

10.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力组件(400)位于所述固定架(110)的远离所述滑轨臂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扭力组件(400)包括第一摩擦部件以及弹性部件,所述第一摩擦部件和所述弹性部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所述第一摩擦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靠近所述第一扭力组件(400)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第一螺帽(211)和第二螺帽(221),所述第一螺帽(211)和所述第二螺帽(221)分别与所述第一扭力组件(400)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410)和至少一个摩擦片部件,所述固定件(410)和所述摩擦片部件相邻设置,所述摩擦片部件包括第一摩擦片(421)和第二摩擦片(422),所述第一摩擦片(421)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210),所述第二摩擦片(422)套设于所述第二主轴(220),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转动时能够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摩擦片(421)和所述第二摩擦片(422)转动,所述固定件(410)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并能够分别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中转动,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件(431)以及第二弹性件(432),所述第一弹性件(43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432)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3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432)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弹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力组件(500)位于所述固定架(110)的靠近所述滑轨臂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扭力组件(500)包括第三弹性件(531)、第四弹性件(532)以及第二摩擦部件,所述第三弹性件(531)和所述第四弹性件(532)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210)和所述第二主轴(220),所述第二摩擦部件包括抵推件(510)、第一抵持件(521)以及第二抵持件(522),所述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洋右吴林吴长紘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