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佳强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效红外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717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效红外发热体,该高效红外发热体由外网1、内网2、托网3构成。其中外网的丝径粗,目数少,网孔直径超过了燃气回火的极限孔径,具备了回火的条件,因此燃烧不会超过外网。当在外网的外面点火时,火焰立即因回火而缩回外网下燃烧,而内网丝径细,目数多,燃气与空气混合气体通过金属网孔时的速度较大,具备了脱火的条件,火焰将在内网外表面一定距离的地方进行燃烧,这样燃烧就被限制在内网与外网之间的空间内,而外网实际上起着火焰稳定器的作用。在内网下部设有一层托网,托网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内网变形及回火的作用。该高效红外发热体结构设计合理,尤其采用了低线膨胀系数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极大的延长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涉及燃气用具和燃气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用在燃气热水器燃烧器、燃气灶具燃烧器、燃气烤箱燃烧器、燃气烤炉燃烧器、燃气锅炉燃烧器和中西餐商用灶燃烧器上的高效合金红外发热体,同时本技术适应气源广泛,天然气、石油液化气、人工煤气、沼气等可燃气体都能适用。技术背景金属高效红外发热体已有很多人提出过专利申请,本技术专利与现有公开的专利技术对比,如专利申请号 200510035410. 0,200710026448. 0,200710028268. 6 和200710028113. 2等,作了大量的改进和技术方面的创新,解决了以上四项技术及现有其它技术没能彻底解决的技术问题,如现有的金属高效发热体燃烧不稳定,使用寿命短,仍然不能解决回火的问题,发热体采用的基体材料不合理,金属高效红外发热体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钎焊和点焊把载体加工完成,同时由于金属发热体是通过缠绕或编织而成,这样金属高效红外发热载体就产生大量的应力集中点和焊点,在冷热交变的使用条件下,由于金属材料所固有的线膨胀特点,金属高效红外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就存在大量的问题。还有市场上现有的金属高效红外发热体由于基体外网丝径原料选择难度大及外网美观耐用性等问题没有解决,都把发热体外网取消了,而外网起到火焰稳定器的作用,这严重影响了燃烧的稳定性。针对以上专利技术和已有其他技术而言,本技术专利经过长期实验和反复对比测试的前提下,专利技术了一种气源适应更加广泛,发热载体结构科学合理,燃烧稳定性强,载体使用寿命长,在任何气源和灶前压力变化的情况下不易出现回火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可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燃气用具和燃气设备燃烧的稳定性,发热载体基体材料选择更合理,延长了载体的使用寿命,防止离焰和回火现象的发生。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效红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高效红外发热体由外网(1)、内网O)、托网C3)组合焊接而成,发热体外网(1)、内网(2)均采用耐高温、耐氧化、抗腐蚀、基体线膨胀系数小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所述的发热体外网(1)的丝径粗,目数少网孔直径超过了燃气回火极限孔径,具备了回火的条件,因此燃烧不会超出外网,即外网实际上起着火焰稳定器的作用。所述的发热体内网⑵的丝径细,目数多,因内网孔径小于火焰传播的临界孔径,以防止回火,而燃气-空气混合物通过金属网孔时的速度较大,具备了脱火的条件,火焰将在内网外表面一定距离的地方进行燃烧。所述的发热体外网(1)与内网(2)的间距取8_12mm。所述的发热体内网O)由金属网丝构成时,为了防止内网变形,应对其进行退火,压制伸缩圈,扎丝和热整型处理。所述的发热体内网(2)采用金属钎维网状体构成。所述的发热体内网(2)采用燃烧片为竖式薄壁合金平扁带与竖式薄壁合金正弦波扁带相互叠合缠绕形成或由竖式薄壁合金梯形薄扁带对接焊接形成蜂窝体。所述的发热体托网( 采用金属多孔板状体或铁丝网制成。以往的金属蜂窝载体在材料的选择上只考虑了耐高温、耐氧化、抗腐蚀等性能,没有把金属载体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考虑进去,选用线膨胀系数低的基体合金材料,为金属网载体在交变温度条件保持构件的形状及尺寸稳定性提供了保证。实现了在制造金属网载体的过程中不产生应力或尽量减少应力产生的难题,极大地提高载体的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的金属高效红外发热体外网的设计科学合理,使燃烧更加稳定。以上两方面的技术创新克服了以往金属高效红外发热体稳定性差和载体使用寿命短的难题。有益效果本技术有效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专利和专利申请的不足之处,彻底改善了燃烧器燃烧的工况,本技术制成的燃气具经检测,(CO)的排放量仅为0.005、热负荷大于3. 5千瓦,热效率68%比传统嵌入式灶具热效率国家规定标准50%提升18%,实际节能率达35%以上,(CO)的排量比国家规定标准0.05的指标低于450倍,在能源紧缺和国家强调节能减排政策的指导下,能将本技术推广应用可为社会和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内网采用金属蜂窝体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内网采用金属网状体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内网采用金属钎维体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外网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托网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由外网1、内网2、托网3组合焊接而成,其中外网是由丝径较粗的金属丝编织而成,外网起到火焰稳定器的作用,内网可以由以下三种材料制成第一种是由金属丝网编织而成,第二种是由金属薄片缠绕或对接焊接制成的,第三种是由金属钎维体制成的。托网是由金属多孔板状体或铁丝网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效红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该高效红外发热体由外网(1)、内网O)、托网(3)组合焊接而成,发热体外网(1)、内网(2)均采用耐高温、耐氧化、抗腐蚀、基体线膨胀系数小的金属基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效红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发热体外网(1)的丝径粗,目数少网孔直径超过了燃气回火极限孔径,具备了回火的条件,因此燃烧不会超出外网,即外网实际上起着火焰稳定器的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效红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发热体内网⑵的丝径细,目数多,因内网孔径小于火焰传播的临界孔径,以防止回火,而燃气-空气混合物通过金属网孔时的速度较大,具备了脱火的条件,火焰将在内网外表面一定距离的地方进行燃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效红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外网(1)与内网(2)的间距取8-12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效红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发热体内网O)由金属网丝构成时,为了防止内网变形,应对其进行退火,压制伸缩圈,扎丝和热整型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效红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发热体内网(2)采用金属钎维网状体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效红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发热体内网(2)采用燃烧片为竖式薄壁合金平扁带与竖式薄壁合金正弦波扁带相互叠合缠绕形成或由竖式薄壁合金梯形薄扁带对接焊接形成蜂窝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效红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发热体托网( 采用金属多孔板状体或铁丝网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效红外发热体,该高效红外发热体由外网1、内网2、托网3构成。其中外网的丝径粗,目数少,网孔直径超过了燃气回火的极限孔径,具备了回火的条件,因此燃烧不会超过外网。当在外网的外面点火时,火焰立即因回火而缩回外网下燃烧,而内网丝径细,目数多,燃气与空气混合气体通过金属网孔时的速度较大,具备了脱火的条件,火焰将在内网外表面一定距离的地方进行燃烧,这样燃烧就被限制在内网与外网之间的空间内,而外网实际上起着火焰稳定器的作用。在内网下部设有一层托网,托网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内网变形及回火的作用。该高效红外发热体结构设计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佳强
申请(专利权)人:周佳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