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敬明专利>正文

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699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种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分为平面和筒式两类,平面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是由太极形磁体与平面八卦形磁体以相同厚度水平排列相互组合而成,磁力线方向都与排列平面垂直;筒式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是由太极形磁体与筒式八卦形磁体相互组合而成,为轴向筒式环形排列形成筒状,太极形磁体磁力线方向为轴向与八卦形磁体的磁力线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依据了周易学阴阳理论,它可以形成符合宇宙自然规律的复合型磁能场,它的实际影响范围要大于能检测到的磁场范围几倍之多;通过实验测试,其效果显著优于普通磁体组件,尤其在磁化方面,被磁化物质理化指标的变化已超出现有学术范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种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主要应用于磁化、磁疗等领域。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人们对磁体的认识和应用绝大多数还是基于现有的物理学知识。所以,在磁化、磁疗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在本人已授权专利号为CN99127586. 1申请日为1999年12月沈日的专利文件中披露了一种太极形磁体;该磁体在应用原理上有了实质性突破,其磁疗和磁化效果要明显好于普通磁体,但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效果有待提高。依据周易学阴阳理论,磁体N极表现出的属性应该为阳、S极的属性应该为阴;太极图是极端抽象的阴阳属性示意图,而太极八卦图是将阴阳理论具体到了各种事务上,所以最适合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依据周易阴阳理论,向社会提供多种在磁化、磁疗等方面效果更好、应用更广的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本技术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完成的所述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分为平面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和筒式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两类;平面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由太极形磁体与平面八卦形磁体以相同厚度水平排列相互组合而成,磁力线方向都与排列平面垂直;筒式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是由太极形磁体与筒式八卦形磁体相互组合而成,为轴向筒式环形排列形成筒状,太极形磁体磁力线方向为轴向与八卦形磁体的磁力线垂直。所述太极形磁体分为顺时太极和逆时太极两种;由阴鱼形磁体、阳鱼形磁体、阴鱼眼形磁体、阳鱼眼形磁体四部分组成;在其上端面,阴鱼形磁体为S极、阳鱼形磁体为N极、阴鱼眼形磁体为S极、阳鱼形眼磁体为N极;阴鱼眼形磁体透体镶嵌在阴鱼形磁体内,阳鱼形眼磁体透体镶嵌在阳鱼形磁体内;阴鱼形磁体和阳鱼形磁体头尾相连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紧密环抱在一起,形成顺时太极形磁体和逆时太极形磁体。所述平面八卦形磁体分为单八卦形磁体和重八卦形磁体两类;具体细分为先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先天外视单八卦形磁体、后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后天外视单八卦形磁体、先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先天外视重八卦形磁体、后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后天外视重八卦形磁体八种;所述筒式八卦形磁体也分为单八卦形磁体和重八卦形磁体两类,具体细分为先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先天外视单八卦形磁体、后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后天外视单八卦形磁体、先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先天外视重八卦形磁体、后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后天外视重八卦形磁体八种,共计十六种;在平面单八卦形磁体和重八卦形磁体的上端面阴爻形磁体为S极、阳爻形磁体为N极,阴爻形磁体和阳爻形磁体均为圆弧形,圆形排列八个一圈,以太极形磁体为中心做同心圆,排列成三层或六层,由内及外逐圈加大;在筒式单八卦形磁体和重八卦形磁体的筒内端面,阴爻形磁体为S极、阳爻形磁体为N极,阴爻形磁体和阳爻形磁体均为长方形,环形排列八个一层,以太极形磁体圆心为轴心,以相同直径和层距垂直排列成三层或六层。上述两种太极形磁体分别和十六种八卦形磁体相互组合,形成三十二种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依据周易学阴阳理论,可以形成符合宇宙自然规律的复合型磁能场,它的实际影响范围要大于能检测到的磁场范围几倍之多;通过实验测试,其效果显著优于普通磁体组件,尤其在磁化方面,被磁化物质理化指标的变化已超出现有学术范围;对于多种组合方式的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在具体使用上要酌情应用才能获得最佳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平面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图图2是筒式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图图3是顺时太极形磁体示意图图4是逆时太极形磁体示意图图5是平面单八卦形磁体示意图图6是平面重八卦形磁体示意图图7是筒式单八卦形磁体示意图图8是筒式重八卦形磁体示意图图9是平面先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示意图图10是平面先天外视单八卦形磁体示意图图11是平面后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示意图图12是平面后天外视单八卦形磁体示意图图13是平面先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示意图图14是平面先天外视重八卦形磁体示意图图15是平面后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示意图图16是平面后天外视重八卦形磁体示意图图17是筒式八卦形磁体俯视顺序示意图图18是筒式先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外视展开示意图图19是筒式先天外视单八卦形磁体外视展开示意图图20是筒式后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外视展开示意图图21是筒式后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外视展开示意图图22是筒式先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外视展开示意图图23是筒式先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外视展开示意图图24是筒式后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外视展开示意图图25是筒式后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外视展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陈述。本技术所述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分为图1所示的平面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和图2所示的筒式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两类;图1所示的平面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是由太极形磁体14与平面八卦形磁体18相互组合而成,是以相同厚度水平排列在同一平面上,磁力线方向都与排列平面垂直;图2所示的筒式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是由太极形磁体14与筒式八卦形磁体21相互组合而成,为轴向筒式环形排列形成筒状,太极形磁体14磁力线方向为轴向与八卦形磁体21的磁力线垂直。所述太极形磁体14分为顺时太极图3和逆时太极图4两种;是由阴鱼形磁体17、阳鱼形磁体13、阴鱼眼形磁体12、阳鱼眼形磁体16四部分组成;在其上端面,阴鱼形磁体17为S极、阳鱼形磁体13为N极、阴鱼眼形磁体12为S极、阳鱼形眼磁体16为N极;阴鱼眼形磁体12透体镶嵌在阴鱼形磁体17内,阳鱼形眼磁体16透体镶嵌在阳鱼形磁体14内;阴鱼形磁体17和阳鱼形磁体13头尾相连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紧密环抱在一起,形成顺时太极形磁体和逆时太极形磁体。所述平面八卦形磁体18分为单八卦形磁体图5和重八卦形磁体图6两类;具体细分为先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图9、先天外视单八卦形磁体图10、后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图11、后天外视单八卦形磁体图12、先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图13、先天外视重八卦形磁体图14、后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图15、后天外视重八卦形磁体图16八种;所述筒式八卦形磁体21也分为单八卦形磁体图7和重八卦形磁体图8两类;为方便说明,逐将其按图17中1到8顺序以外视方式展开示意,具体细分为先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图18、先天外视单八卦形磁体图19、后天内视单八卦形磁体图20、后天外视单八卦形磁体图21、先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图22、先天外视重八卦形磁体图23、后天内视重八卦形磁体图M、后天外视重八卦形磁体图25八种,共计十六种;在平面单八卦形磁体图5和重八卦形磁体图6上端面阴爻形磁体52为S极、阳爻形磁体51为N极;阴爻形磁体52和阳爻形磁体51均为圆弧形,圆形排列八个一圈,以太极形磁体14为中心做同心圆,排列成三层或六层,由内及外逐圈加大;在筒式单八卦形磁体图7和重八卦形磁体图8的筒内端面,阴爻形磁体72为S极、阳爻形磁体71为N极;阴爻形磁体72和阳爻形磁体71均为长方形,环形排列八个一层,以太极形磁体圆心为轴心,以相同直径和层距垂直排列成三层或六层。上述两种太极形磁体分别和十六种八卦形磁体相互组合,最终形成三十二种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权利要求1.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其特征是分为平面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和筒式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两类;平面复合型永磁体磁性组件由太极形磁体与平面八卦形磁体以相同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敬明
申请(专利权)人:马敬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