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细化黄红麻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0513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细化黄红麻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纤维细度在600公支以上,纤维白度在50以上,强度在2.5cN/dtex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脱胶处理过程中采用生物酶脱胶结合传统化学精练的方法,进一步去除黄红麻纤维中的胶质,并细化黄红麻纤维,而且不损伤黄红麻纤维的强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精细化黄红麻纤维具有高细度、高强度、可纺性良好的优点,可单独纯纺或与棉、丝等纤维混纺制备高档产品,弥补黄红麻纤维不能应用于高档产品领域的缺憾,同时,增加了产品的抗菌、吸湿透气的功能,丰富了产品的种类,可取代部分棉、丝、化学纤维等原材料,减小资源紧缺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工程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紧缺,特别是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使取代部分天然纤维的化学纤维的价格不断攀升,而作为第二大天然纤维的黄、红麻纤维,由于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黄红麻纤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黄红纤维由于其具有粗、硬、胶质含量高等缺陷,以往一直被当作低级的纺织原料,一般都只用来制作麻绳、麻袋,而现今已有人将黄红麻纤维应用于纺织、服装面料。 但根据黄红麻纤维现有的使用情况看,黄红麻纤维细度为普通黄麻纤维,细度约在300-400 公支左右,且纤维硬度大、抱合力差,目前只能与棉、毛、化纤等纤维混纺生产制造低比例、 细度为21英支以下的粗支纱线,而达不到纯纺的要求。并且纺制的黄红麻混纺纱只能用于毛巾、地毯、沙发布、窗帘布等装饰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细度、高强度、 可纺性良好的精细化黄红麻纤维。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精细化黄红麻纤维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精细化黄红麻纤维,其纤维细度在600公支以上,纤维白度在50以上,强度在 2. 5cN/dtex 以上。其中,精细化黄红麻纤维采用割麻、剥麻、怄麻、脱胶、机械梳理和牵伸细化的方法制成,优选地,所述脱胶采用生物酶脱胶和化学精练脱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生物酶脱胶和化学精练脱胶相结合的方式为先将红黄麻浸入生物酶液中进行脱胶处理,再浸入化学碱液中进行脱胶处理。上述精细化黄红麻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割麻及剥麻将生长成熟的黄红麻割下后,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剥下麻皮;2、怄麻将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5 15天,取出后自然晾干,切取中上段部分的黄红麻纤维;3、生物酶脱胶将重量为黄红麻0.5 1. 0%的生物酶用15 20倍黄红麻重量的水稀释为生物酶水溶液,采用醋酸调节溶液PH值为5.0,升温至40 50°C,然后将黄红麻浸入其中,保持50 60分钟备用;4、配置碱液取重量为麻皮5 8%的碱,用10 15倍黄红麻重量的水稀释为碱溶液, 升温至90°C备用;5、化学精练法脱胶将步骤3中的黄红麻取出后经水洗、烘干,然后浸入步骤4中备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保持90 110分钟;6、取出黄红麻进行漂白脱色、清洗、脱水、上油、晾干或烘干;7、将干燥的黄红麻纤维进行物理细化;8、将经过物理细化的黄红麻纤维进行切断、敲麻处理、清洗、脱水即得精细化黄红麻纤维。其中,所述的生物酶优选为漆酶或果胶酶或两者的混合物。其中,步骤3中优选采用醋酸或小苏打调节溶液的PH值。其中,所述的碱优选为氢氧化钠。所述的物理细化为机械梳理和牵伸细化两个步骤所述的机械梳理为采用高齿高密专用锡林针布,降低锡林速度,提高锡林与刺辊的速比,对纤维施加分梳力使其产生横向劈裂,所述的牵伸细化为采用双牵伸系统,经锡林梳理后的纤维首先经过在牵伸比和罗拉隔距较小的第一牵伸区,再经牵伸比和罗拉隔距较大的第二牵伸区,对纤维施加拉伸力使其产生纵向滑移。经物理细化的纤维比未经物理细化的纤维细度提高了 10. 8%,纤维细度可达617 公支,细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黄麻纤维物理细化前向黄麻纤维喷洒的柔软剂可降低黄麻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在物理细化时出现的不必要的纤维断裂现象,保证纤维不受损伤,防止纤维强度下降,且经物理细化后的黄麻纤维因产生劈裂分离,从而使部分胶质和杂质露于纤维表层,物理细化后若再经化学脱胶处理可去除纤维表层的胶质和杂质,可达到进一步细化纤维的效果。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精细化黄红麻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1、细度在600公支以上,强度在2. 5cN/dtex以上,可纺性良好,可单独纯纺或与棉、丝等纤维混纺制备高档产品,弥补黄红麻纤维不能应用于高档产品领域的缺憾,同时,增加了产品的抗菌、吸湿透气的功能,丰富了产品的种类,可取代部分棉、丝、化学纤维等原材料, 减小资源紧缺的压力。2、脱胶处理过程中采用生物酶脱胶结合传统化学精练的方法,在生物酶脱胶后采用传统化学精练,能进一步去除黄红麻纤维中的胶质,并细化黄红麻纤维,而且不损伤黄红麻纤维的强力。3、将精细化黄红麻纤维脱胶后,采用机械进行梳理牵伸,进一步采用物理的方法对脱胶后的黄红麻纤维进行细化。黄红麻经过脱胶处理后,纤维内部,纤维之间结构已经松散,此后经过机械梳理和牵伸,黄红麻纤维在机械的梳理牵伸作用下,较易分离,从而达到进一步细化的效果,而且不会对纤维强力造成影响,经过机械梳理牵伸后的纤维细度可达 600公支以上,强度保持2. 5cN/dtex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精细化黄红麻纤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长成熟的黄红麻割下后,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剥下麻皮34kg;2、将剥下的麻皮浸在水中5天,利用自然怄麻的过程中脱去黄红麻上部分胶质,取出后自然晾干,切取中上段部分的黄红麻纤维20kg;3、将IOOg漆酶用300kg水稀释为漆酶水溶液,采用醋酸调节溶液的pH值至5.0,升温至40°C,然后将黄红麻浸入其中,保持50分钟备用;4、取1.7kg氢氧化钠,用200kg水稀释为氢氧化钠溶液,升温至90°C备用;5、将步骤3中的黄红麻取出后经水洗、烘干,然后浸入步骤4中备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保持90分钟;6、取出黄红麻进行漂白脱色、清洗、脱水、上油、晾干或烘干;7、将干燥的黄红麻纤维进行机械梳理和牵伸细化;8、将经过机械梳理和牵伸细化的黄红麻纤维进行切断、敲麻处理、清洗、脱水即得精细化黄红麻纤维。上述精细化黄红麻纤维的纤维细度为619公支,纤维白度53,强度为3. OcN/dtex。实施例2一种精细化黄红麻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长成熟的黄红麻割下后,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剥下麻皮42kg;2、将剥下的麻皮浸在水中10天,利用自然怄麻的过程中脱去黄红麻上部分胶质,取出后自然晾干,切取中上段部分的黄红麻纤维30kg;3、将MOg果胶酶用540kg水稀释为果胶酶水溶液,采用小苏打调节溶液的pH值至 8. 0,升温至50°C,然后将黄红麻浸入其中,保持55分钟备用;4、取2.52kg氢氧化钠,用504kg水稀释为氢氧化钠溶液,升温至90°C备用;5、将步骤3中的黄红麻取出后经水洗、烘干,然后浸入步骤4中备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保持110分钟;6、取出黄红麻进行漂白脱色、清洗、脱水、上油、晾干或烘干;7、将干燥的黄红麻纤维进行机械梳理和牵伸细化;8、将经过机械梳理和牵伸细化的黄红麻纤维进行切断、敲麻处理、清洗、脱水即得精细化黄红麻纤维。上述精细化黄红麻纤维的纤维细度为610公支,纤维白度52,强度为3. 12cN/ dtex0实施例3一种精细化黄红麻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长成熟的黄红麻割下后,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剥下麻皮^kg;2、将剥下的麻皮浸在水中15天,利用自然怄麻的过程中脱去黄红麻上部分胶质,取出后自然晾干,切取中上段部分的黄红麻纤维15kg ;3、将150g果胶酶用300kg水稀释为果胶酶水溶液,采用小苏打调节溶液的pH值至 8. 0,升温至45 °C,然后将黄红麻浸入其中,保持60分钟备用;4、取2.24kg氢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细化黄红麻纤维,其特征在于该精细化黄红麻纤维的纤维细度在600公支以上,纤维白度在50以上,强度在2. 5cN/dtex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化黄红麻纤维,其采用割麻、剥麻、怄麻、脱胶、机械梳理和牵伸细化的方法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胶采用生物酶脱胶和化学精练脱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细化黄红麻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酶脱胶和化学精练脱胶相结合的方式为先将红黄麻浸入生物酶液中进行脱胶处理,再浸入化学碱液中进行脱胶处理。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化黄红麻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长成熟的黄红麻割下后,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剥下麻皮;(2)将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5 15天,取出后自然晾干,切取中上段部分的黄红麻;(3)将重量为黄红麻0.5 1. 0%的生物酶用15 20倍黄红麻重量的水稀释为生物酶水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5. 0 8. 0,升温至40 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忠张熙明姚建刚张振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