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平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804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平衡器,包括一个与鼻孔或鼻腔内壁轮廓匹配贴合的支撑体,支撑体内侧设置隔层,该隔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呼吸孔。所述支撑体是包括内侧通气管和外侧张紧段的组合体,该张紧段自内向外呈放射状的支撑结构,该通气管内侧设置隔层,该隔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呼吸孔。呼吸孔的直径范围为0.1mm~0.8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个与鼻孔或鼻腔内壁轮廓匹配贴合的一体化支撑体实现不同鼻孔的呼吸平衡调节。适用于中老年人群的呼吸平衡调节,正常人也可以根据需要佩戴该呼吸平衡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或保健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在保持人体自然呼吸的状态下加大人体呼吸阻力的呼吸平衡器
技术介绍
多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出现的呼吸器,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周期长,效果不明显,且易反复发作,更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此外,现有技术大多存在体积大,携带不便, 使用起来受一定的条件限制,且制造成本高的缺点。另外,大部分处于40 55岁的中老年人群中,需要呼吸平衡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容易佩戴,使用效果好,还可以用作日常保健的呼吸平衡器。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平衡器,包括一个与鼻孔或鼻腔内壁轮廓匹配贴合的支撑体, 支撑体内侧设置隔层,该隔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呼吸孔。所述支撑体是包括内侧通气管和外侧张紧段的组合体,该张紧段自内向外呈放射状的支撑结构,该通气管内侧设置隔层,该隔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呼吸孔。呼吸孔的直径范围为0. 1謹 0. 8謹。所述支撑体为圆柱管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一个与鼻孔或鼻腔内壁轮廓匹配贴合的一体化支撑体实现不同鼻孔的呼吸平衡调节。适用于中老年人群的呼吸平衡调节,正常人也可以根据需要佩戴该呼吸平衡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呼吸平衡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支撑体,2为隔层,3为呼吸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该呼吸平衡器包括一个与鼻孔或鼻腔内壁轮廓匹配贴合的支撑体1,支撑体内侧设置隔层2,该隔层上设置有一个呼吸孔3。其中,所述支撑体是包括内侧通气管和外侧张紧段的组合体,该张紧段自内向外呈放射状的支撑结构,该通气管内侧设置隔层,该隔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呼吸孔。呼吸孔的直径范围为0. 1謹 0. 8謹。实施例二 参见图3,内容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隔层 2上的呼吸孔3数量为三个,也可以为其他数量。权利要求1.一种呼吸平衡器,包括一个与鼻孔或鼻腔内壁轮廓匹配贴合的支撑体,支撑体内侧设置隔层,该隔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呼吸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平衡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体是包括内侧通气管和外侧张紧段的组合体,该张紧段自内向外呈放射状的支撑结构,该通气管内侧设置隔层,该隔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呼吸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平衡器,其特征是呼吸孔的直径范围为0.Imm 0. 8mm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平衡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体为圆柱管状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呼吸平衡器,包括一个与鼻孔或鼻腔内壁轮廓匹配贴合的支撑体,支撑体内侧设置隔层,该隔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呼吸孔。所述支撑体是包括内侧通气管和外侧张紧段的组合体,该张紧段自内向外呈放射状的支撑结构,该通气管内侧设置隔层,该隔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呼吸孔。呼吸孔的直径范围为0.1mm~0.8mm。本技术通过一个与鼻孔或鼻腔内壁轮廓匹配贴合的一体化支撑体实现不同鼻孔的呼吸平衡调节。适用于中老年人群的呼吸平衡调节,正常人也可以根据需要佩戴该呼吸平衡器。文档编号A61M16/00GK202289126SQ20112037541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秦建国 申请人:郑州佳瑞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佳瑞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