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726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21:57
一种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即便在螺母与反力垫圈之间发生相位错位也能够在将螺母嵌入内侧套筒的状态下容易地将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嵌合。其是对反力垫圈(95)与螺母(93)进行紧固的具有套筒单元(20)的紧固机(10),套筒单元具有:顶端能够与螺母卡合的内侧套筒(30)、和与该内侧套筒同心地形成且顶端能够与反力垫圈卡合的外侧套筒(50),同心地具有能够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内侧套筒托架(70)、和形成于内侧套筒托架的外周的外侧套筒托架(80),内侧套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内侧套筒托架卡合,且外侧套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外侧套筒托架卡合,其中,令内侧套筒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以沿周方向具有游隙的方式卡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经由反力垫圈对螺母进行拧紧的套筒单元以及具有该套筒单元的紧固机,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套管单元的紧固机,即便在螺母与反力垫圈之间发生相位错位,也能够在螺母嵌合于内侧套筒的状态下将外侧套筒容易地与反力垫圈嵌I=I O
技术介绍
在将结构部件彼此拧紧时,公知下述方法如图15所示,令反力垫圈95与从结构部件90突设的螺栓91嵌合,从该反力垫圈95的上方紧固螺母93。对于反力垫圈95,在圆盘状的垫圈的周面上具有每大约30°地重复形成12条V字状的槽而成的凹凸96,使用顶端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一边借助反力垫圈95来承受拧紧反力一边进行螺母93的紧固。紧固机同心地具有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的内侧的内侧套筒托架和外侧的外侧套筒托架,套筒单元具有同心地形成的内侧套筒和外侧套筒。内侧套筒在基端侧外周具有与紧固机的内侧套筒托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卡合的安装突条,与形成在内侧套筒托架的内周的安装槽部沿周方向没有游隙地嵌合。此外,外侧套筒也与外侧套筒托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卡合,通过令紧固机动作,内侧套筒与外侧套筒能够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将螺母93嵌入内侧套筒的顶端内周面后,将外侧套筒的顶端内周面与反力垫圈 95嵌合,在该状态下令紧固机动作,从而进行螺母93的紧固。螺母93需要以预先设定的扭矩进行紧固,但是在以设定扭矩进行螺母93的紧固的所谓正式紧固作业之前,进行一次紧固(临时紧固)。在该一次紧固作业中,如图16 (a) 所示,反力垫圈95与螺母93的旋转方向的位置(以下称作“相位”)有时一致,但偶尔反力垫圈95与螺母93的相位会如图16 (b)所示那样地发生错位。在比较螺母93与反力垫圈95时,如图15所示,由于螺母93比较厚,所以在令套筒单元与螺母93以及反力垫圈95嵌合时,内侧套筒先与螺母93嵌合,通过进一步令套筒单元前进而令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95嵌合。在将内侧套筒与螺母93嵌合时,即便在内侧套筒与螺母93之间产生相位的错位, 作业者通过令紧固机自身绕轴旋转也能够消除相位的错位,所以能够将内侧套筒与螺母93 嵌合。但是,当在将内侧套筒与螺母93嵌合后将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95嵌合时,如上述图16 (a) (b)所示,由于反力垫圈95与螺母93的相位错位,外侧套筒不能与反力垫圈95 的凹凸96良好地啮合,无法将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95嵌合。因此,提出有使用下述内侧套筒30的方案,所述内侧套筒30中,将形成于内侧套筒的与螺母93嵌合的螺母卡合孔32形成为槽部33的底面33a的宽度扩展大约30°而具有游隙的螺母卡合孔32,而不是将该螺母卡合孔32形成为与螺母93相同的六边形的内面形状。另外,对于该内侧套筒的槽部33的形状,可以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图12的主视图。通过扩展槽部33的宽度,在图示的例子中,能够具有大约30°的游隙,所以如果反力垫圈95与螺母93的相位错位为5°或10°这样地比30°小很多,则在令螺母93与内侧套筒啮合后,作业者通过令紧固机自身绕轴旋转,理论上,能够令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95卡合。但是,反力垫圈与螺母的相位的最大错位在理论上为30°,但是由于部件的差异及螺母与反力垫圈并不同心,反力垫圈与螺母的相位的最大错位有时会超过30°,此时,即便令紧固机自身旋转,也无法令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卡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令紧固机稍微工作而令外侧套筒与内侧套筒的相位错开的所谓微动作业。此外,有时一次微动作业还不能令相位对合,要反复进行好几次微动作业,导致作业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即便螺母与反力垫圈之间发生相位错位,在令内侧套筒与螺母嵌合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令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嵌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对嵌合于从结构部件突设的螺栓的反力垫圈与螺母进行紧固,套筒单元具有顶端能够与螺母卡合的内侧套筒、和与该内侧套筒同心地形成且顶端能够与反力垫圈卡合的外侧套筒,同心地具有能够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内侧套筒托架、和形成于内侧套筒托架的外周的外侧套筒托架,内侧套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内侧套筒托架卡合,且外侧套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外侧套筒托架卡合, 其中,令内侧套筒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以沿周方向具有游隙的方式卡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采用令内侧套筒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沿旋转方向具有游隙的构造,所以不会受到反力垫圈与螺母的相位错位的影响,在令螺母与内侧套筒卡合的状态下,作业者通过令紧固机自身绕轴旋转,能够令内侧套筒相对于外侧套筒旋转,能够令外侧套筒相对于内侧套筒的相位错位。从而,能够令反力垫圈与外侧套筒的相位一致,能够令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卡合。因此,能够无需令紧固机工作而令反力垫圈与外侧套筒的相位一致的微动作业等,所以能够飞跃性地提高正式紧固作业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从紧固机取下套筒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套筒单元的主视图以及侧面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将反力垫圈卡合部取下后的外侧套筒主体的主视图、侧面的局部剖视图以及后视图。图4是外侧套筒的反力垫圈卡合部的剖视图以及主视图。图5是内侧套筒的主视图、侧面的局部剖视图以及后视图。图6是紧固机顶端的侧面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内侧套筒托架的将局部剖开的立体图。图8是内侧套筒托架的主视图以及剖视图。图9是表示内侧套筒与内侧套筒托架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内侧套筒与螺母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的实施例的图,是套筒单元的主视图以及侧面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螺母侧部件的主视图以及侧面剖视图。图13是托架侧部件的主视图、侧面剖视图以及后视图。图14是表示托架侧部件与螺母侧部件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将反力垫圈与螺母嵌合于从结构部件突出的螺栓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6是从螺母侧看图15的图,图16 (a)是表示螺母与反力垫圈的相位相同的状态的图,图16 (b)是表示螺母与反力垫圈的相位不同的状态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表示从紧固机10取下套筒单元20的状态的立体图。套筒单元20安装于紧固机10的顶端,如图15所示那样,是用于对螺母93进行正式紧固的部件,所述螺母93经由反力垫圈95而向从结构部件90突出的螺栓91进行过了一次紧固。以下,顺次说明套筒单元20的构造、紧固机10的构造。<套筒单元>套筒单元20如图1以及图2所示,以同心的方式在内周侧配置内侧套筒30、在外周侧配置外侧套筒50,在内侧套筒30与外侧套筒50之间嵌入衬套22,内侧套筒30相对于外侧套筒50旋转自如。外侧套筒50如图1至图4所示,具有沿轴向贯通而开口的筒状的外侧套筒本体 51、和安装于该外侧套筒本体51的反力垫圈卡合部60。外侧套筒本体51在与紧固机10相反的一侧(以下称为“顶端”或者“顶端侧”)具有多个安装凹部52 (参照图3),所述多个安装凹部52与多个等间隔地突设于反力垫圈卡合部60的外周的安装凸部63 (参照图4)啮合。此外,在外侧套筒本体51的周面上,在顶端附近开设有将反力垫圈卡合部60 —体地固定用的螺纹孔53。外侧套筒本体51的紧固机10侧(以下称为“基端”或者“基端侧”)缩径,内侧套筒30能够旋转滑动地与上述缩径了的垂直于轴向的支承面M抵接。此外,在外侧套筒本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町彰博鸟饲幸雄
申请(专利权)人:前田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