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9191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包括卷针,还包括与卷针的自由端部相对的从动组件,卷针的自由端部设有轴向的定位孔和卡扣端,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伸缩气缸、外轴套、轴芯、轴承、从动转盘、闭合夹子和顶针,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与外轴套固定连接,轴芯的内端通过轴承定位在外轴套中,从动转盘固定设置在轴芯的外端,所述闭合夹子和顶针设置在从动转盘的端面,闭合夹子与卷针的卡扣端相对适配,顶针与卷针的定位孔相对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卷绕时具有夹紧卷绕的精密控制以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致性以及使用寿命的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ー种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生产流程对锂子电池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卷绕机中的卷针正是卷绕电池极组的重要的构件,其夹紧卷绕的精度控制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卷芯质量,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致性以及使用寿命。现有的卷针结构在抽子卷针的时候两者之间的吸力很大,存在着抽针困难的技术缺陷。同吋,由于卷针为悬臂结构设置,受卷针延伸长度的限制造成外端部和内端的夹紧度不一致,以至存在如下隐患造成电池极组中心的膜纸移位,甚至被圆形卷针带出而损伤电池极组或折断卷针。同吋,存在卷针结构结构较为复杂、可靠性欠佳等缺点。如何解决卷针技术缺陷造成的电池质量不稳定、废品率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强的ー种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卷绕时具有夹紧卷绕的精密控制以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致性以及使用寿命等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包括卷针,其还包括与卷针的自由端部相対的从动组件,卷针的自由端部设有轴向的定位孔和卡扣端,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伸縮气缸、外轴套、轴芯、轴承、从动转盘、闭合夹子和顶针,伸縮气缸的输出轴与外轴套固定连接,轴芯的内端通过轴承定位在外轴套中, 从动转盘固定设置在轴芯的外端,所述闭合夹子和顶针设置在从动转盘的端面,闭合夹子与卷针的卡扣端相对适配,顶针与卷针的定位孔相对适配。上述的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卷针包括卷针座、固定左针和移动右针,固定左针和移动右针构成平行相对设置的夹体,固定左针的内端与卷针座固定连接,移动右针的内端与卷针座相卡扣定位,其中在卷针座上设有横向导轨定位移动右针,所述移动右针的内端设有延伸出卷针座的拨动楔槽,拨动楔槽与动カ装置连动可相对于固定左针横向滑移。上述的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闭合夹子包括其中一半固定夹和另一半活动夹,活动夹和固定夹中部销接连接,外端之间形成夹紧部,内端之间设有张开弹簧。上述的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所述固定左针和移动右针的相对边分別固定设有内夹子形成夹体的夹紧边。上述的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所述拨动楔槽内端面形成槽ロ,沿槽ロ两侧形成相平行的楔合斜面。3上述的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卡扣端为内夹子向外延伸形成。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卷针座定位固定左针和移动右针构成夹体结构,横向导轨把移动右针精确定位在卷针座上,使移动右针相对与固定左针连动稳固、滑移精密,确保精密夹紧卷绕和抽针方便的技术效果。使用时,动力装置输出连接端伸縮顶动拨动楔槽,移动右针的拨动楔槽通过楔合斜面形成横向相对运动,实现移动右针相对于固定左针夹紧和松开动作,具有连动结构简单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从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卷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4是本技术卷针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卷针,11为卷针座,12为固定左针,13为移动右针,14为横向导轨,15为拨动楔槽,16为内夹子,Ia为定位孔,Ib为卡扣端,2为从动组件,21为伸縮气缸,22为外轴套,23为轴芯,24为轴承,25为从动转盘,26为闭合夹子,26a为固定夹,26b为活动夹,27为顶针。具体实施方式參阅图1 6所示,本技术的ー种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包括卷针1,还包括与卷针1的自由端部相対的从动组件2,卷针1的自由端部设有轴向的定位孔Ia和卡扣端lb,从动组件2包括伸縮气缸21、外轴套22、轴芯23、轴承24、 从动转盘25、闭合夹子沈和顶针27,伸縮气缸21的输出轴与外轴套22固定连接,轴芯23 的内端通过轴承M定位在外轴套22中,从动转盘25固定设置在轴芯23的外端,闭合夹子 26和顶针27设置在从动转盘25的端面,闭合夹子沈与卷针1的卡扣端Ib相对适配,顶针 27与卷针1的定位孔Ia相对适配。卷针1包括卷针座11、固定左针12和移动右针13,固定左针12和移动右针13构成平行相对设置的夹体,固定左针12的内端与卷针座11固定连接,移动右针13的内端与卷针座U相卡扣定位,其中在卷针座U上设有横向导轨14定位移动右针13,移动右针13 的内端设有延伸出卷针座11的拨动楔槽15,拨动楔槽15与动カ装置连动可相对于固定左针12横向滑移。闭合夹子沈包括其中一半固定夹26a和另一半活动夹^b,活动夹26b和固定夹 26a中部销接连接,外端之间形成夹紧部,内端之间设有张开弹簧。固定左针12和移动右针13的相对边分別固定设有内夹子16形成夹体的夹紧边。拨动楔槽15内端面形成槽ロ,沿槽ロ两侧形成相平行的楔合斜面。卡扣端Ib为内夹子16向外延伸形成。本技术使用时,应用于全自动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其转针动力装置输出连接端伸縮顶动拨动楔槽,移动右针的拨动楔槽通过楔合斜面形成横向相对运动,实现移动右针相对于固定左针夹紧和松开动作,具有连动结构简单的技术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 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技术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利用本技术所掲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ー种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包括卷针(1),其特征在干 还包括与卷针(1)的自由端部相対的从动组件O),卷针(1)的自由端部设有轴向的定位孔 (Ia)和卡扣端(Ib),所述从动组件(2)包括伸縮气缸(21)、外轴套(22)、轴芯(23)、轴承 (M)、从动转盘(25)、闭合夹子(26)和顶针(27),伸縮气缸(21)的输出轴与外轴套(22) 固定连接,轴芯的内端通过轴承04)定位在外轴套0 中,从动转盘0 固定设置在轴芯的外端,所述闭合夹子06)和顶针07)设置在从动转盘0 的端面,闭合夹子06)与卷针(1)的卡扣端(Ib)相对适配,顶针07)与卷针(1)的定位孔(Ia)相对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精密定位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卷绕机卷针系统,其特征在干卷针(1)包括卷针座(11)、固定左针(1 和移动右针(13),固定左针(1 和移动右针(1 构成平行相对设置的夹体,固定左针(1 的内端与卷针座(11)固定连接,移动右针(1 的内端与卷针座(11)相卡扣定位,其中在卷针座(11)上设有横向导轨(14)定位移动右针(13),所述移动右针(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巧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瑞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