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焕松专利>正文

电磁熔对接结构的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553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熔对接结构的管道,属于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它包括热熔带、纯塑料的或者其外层是塑料层的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它们呈管口正对、管口端面接触设置,热熔带包覆两管的对接段外圆周面,该包覆状态的热熔带是由塑料表层、孔网钢层和塑料里层复合构成的电磁熔钢塑复合带,其展开长度大于所述对接段外圆周长度,当包覆状态的电磁熔钢塑复合带外环周形成交变磁场时,其塑料里层与对接段外圆周面热熔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后,环状的电磁熔钢塑复合带通过电磁熔方式发热迅速均匀,使得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的对接段一旦对接即可形成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熔接强度高的管道,直管对接易于实施、快捷高效、节电降耗熔接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熔对接结构的管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对接连接,具体是指管口正对的直管熔接成为管道,适用于纯塑料直管之间、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直管之间、钢丝网骨架增强复合直管之间的熔接, 属于管道对接连接

技术介绍
现有的管道,尤其是大直径的管道,例如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用的给、排水管道, 直管与直管之间的连接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橡胶密封圈承插式连接、卡箍连接、电阻丝热熔带连接等。以上几种管道连接结构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缺陷橡胶密封圈承插式连接结构需要将管口加工成承插接口,在承接接口内需加工有供橡胶密封圈安装的凹槽,工艺结构复杂,且受橡胶密封圈的限制比较多,比如橡胶密封圈寿命短,而且承插连接强度低;卡箍连接结构是采用卡箍包覆橡胶套以及发泡胶板,在实际使用中受地质影响大,管道连接处在地质变动中容易脱节,影响管道系统的长期使用寿命;电阻丝热熔带的结构是在塑料基带材内布入单条电阻丝,该单条电阻丝绕线形式为正反的“U”字形连贯状,为防止电阻丝短路,需要有一定的丝间隔距,管道施工连接时,在两根直管的对接处缠绕包覆电阻丝热熔带,然后通过给电阻丝加热,可令两根直管实现电热熔对接。由于丝间隔距的存在,难以做到加热均勻,熔接处的强度相对较低,而且为使塑料熔融,需要极高的电流,电能消耗较大, 增加了管道连接成本,而在管口熔融状态时,电阻丝容易因移位烧断电阻丝,电阻丝就不再持续发热,不但电阻丝热熔带随之报废,而且影响熔接进程,补熔接则可能形成潜在的渗漏係急O有鉴于此,现有的管道对接技术,实有改进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熔接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对接密封性,又能节电降耗熔接成本低的电磁熔对接结构管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磁熔对接结构的管道,包括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和热熔带,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呈管口正对、管口端面接触设置,热熔带包覆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的对接段外圆周面,该对接段为纯塑料或者其外层是塑料层,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呈包覆状态的热熔带是电磁熔钢塑复合带,该电磁熔钢塑复合带结构是由塑料表层、孔网钢层和塑料里层复合构成,其展开长度大于所述对接段外圆周长度,在包覆状态的电磁熔钢塑复合带外环周形成交变磁场时,其塑料里层与对接段外圆周面热熔连接。上述孔网钢层的孔眼呈梅花状均勻排列。电磁熔钢塑复合带在其塑料本体内植有孔网钢层,有利于在挤出加工成型过程中塑料表层与塑料里层均透过网孔实现相互渗透粘接,以使得电磁熔钢塑复合带有机结合成为一整体件,从而实现了孔网钢层分别与塑料表层、塑料里层以及塑料表层与塑料里层的3良好复合,尤其是孔网钢层的孔眼呈梅花状均勻排列,提高了电磁熔钢塑复合带的整体结构强度。上述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均为纯塑料直管。上述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均为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直管,且两管的对接段为纯塑料段。上述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均为钢丝网骨架增强复合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包覆形式出现的电磁熔钢塑复合带开创性地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达到发热迅速均勻的目的,彻底颠覆了直管对接传统技术,使得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的对接段一旦电磁熔方式对接便可形成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熔接强度高的管道,该管道经久耐用,直管对接易于实施、快捷高效、节电降耗熔接成本低,直管结构简单,无需扩口加工,无需设置插接口、 承接口,管口内无需设置密封圈,亦不再出现象采用电阻丝热熔带在熔接过程中发生电阻丝烧断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磁熔钢塑复合带结构剖面图;图2是电磁熔钢塑复合带中的孔网钢层外形图;图3是实施例1电磁熔钢塑复合带包覆搭接在两支纯塑料管的对接段并用电磁加热装置对电磁熔钢塑复合带的孔网钢层实施电磁感应加热实现两管对接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电磁熔钢塑复合带包覆搭接在两支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直管的对接段并用电磁加热装置对电磁熔钢塑复合带的孔网钢层实施电磁感应加热实现两管对接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电磁熔钢塑复合带包覆搭接在两支钢丝网骨架增强复合直管的对接段并用电磁加热器对电磁熔钢塑复合带的孔网钢层实施电磁感应加热实现两管对接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就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分别列举三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就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在各实施例中第一直管的管径、第二直管的管径均为160mm,电磁熔钢塑复合带的壁厚为6mm, 其塑料表层、孔网钢层和塑料里层的厚度分别为3. 4mm、0. 6mm、2mm。实施例1请参考图1、2、3所示,电磁熔对接结构的管道,包括第一直管la、第二直管Ib和热熔带,第一直管Ia与第二直管Ib呈管口正对、管口端面接触设置,热熔带包覆一直管Ia与第二直管Ib的对接段10外圆周面,该对接段10为纯塑料(图中示出的第一直管Ia是纯塑料直管,第二直管Ib是纯塑料直管),此热熔带是采用可与所述对接段10共同熔融的电磁熔钢塑复合带2,其结构由塑料表层21、孔网钢层22和塑料里层23复合构成,它具有良好的成圈包覆性能,呈包覆状态的电磁熔钢塑复合带2其展开长度大于对接段10外圆周长度,图3中示出了电磁熔钢塑复合带2包覆对接段10时过盈缠绕一圈余,具体操作时将电磁熔钢塑复合带2的始端2M贴于对接段10的外周面,末端2N越过始端2M设置。其中,如图1、2所示,电磁熔钢塑复合带2是在挤出机上通过挤出加工成型,由于在带状的塑料基本体内植有带状的孔网钢层22,电磁熔钢塑复合带2不但加工效率高,而且制品尺寸偏差小。如图2所示,孔网钢层22中相邻行之间的孔眼221及相邻列之间的孔眼均错位排列。请参考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对接时,先可通过夹具将第一直管la、第二直管Ib进行管口正对定位,再把电磁熔钢塑复合带2贴合包覆于第一直管Ia与第二直管Ib的对接段10外圆周面,接着把交变电流发生器(图中未示出)与电磁加热装置3连接,然后将电磁加热装置3套置于处于包覆状态的电磁熔钢塑复合带2外周面,启动交变电流发生器,令电磁加热装置3产生交变磁场(即环形的电磁熔钢塑复合带外周形成交变磁场),当交变磁场的交变磁力线穿过电磁熔钢塑复合带2的孔网钢层22时产生无数涡流,孔网钢层22高速发热,所产生的持续高热量将环状的电磁熔钢塑复合带2与对接段10熔融在一起,冷却后电磁熔钢塑复合带2的塑料里层23与对接段10的外周面实现良好的热熔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第一直管Ic选用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直管, 第二直管Id亦选用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直管,但组成两直管的对接段11则是第一直管Ic的塑料段Ilc和第二直管Id的塑料段lld,如图4所示。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第一直管Ie采用由塑料表层lie、位于中间层的钢网层1 和塑料里层13c构成的钢丝网骨架增强复合直管,第二直管If亦采用由塑料表层llf、位于中间层的钢网层12f和塑料里层13f构成的钢丝网骨架增强复合直管,请参阅图5。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熔对接结构的管道,包括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和热熔带,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呈管口正对、管口端面接触设置,热熔带包覆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的对接段外圆周面, 该对接段为纯塑料或者其外层是塑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呈包覆状态的热熔带是电磁熔钢塑复合带,该电磁熔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焕松王鹊鸣
申请(专利权)人:徐焕松王鹊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