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060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05:20
一种厌氧反应器,主要包括进水管、进气管、水/气分散装置、支架,双螺旋生物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厌氧反应器采用双螺旋生物带式厌氧滤器为细菌的固着和生长提供载,同时利用气体回流与进水搅拌,使细菌最大限度的分布于整个发酵罐体,加速了厌氧发酵过程,提高了池容产气率与水处理效率,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尺寸,节约建造成本。该反应器处理废水的同时提取沼气能源,应用前景广阔。(*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双螺旋生物带技术处理有机废水,同时制取沼气,提取能源的设备,属于有机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业集约化程度不断增加,由于多数养殖场没有配备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养殖场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和有机废水已成为一些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郊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处理问题日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污染水质粪便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如蛋白质、脂肪酸腐败的产物能溶解于水,使水具有臭味,从而恶化了水质,使之不适于人畜的饮用。污染空气;养殖场动物粪便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碳水化合物分解为甲烷、有机酸和醇类等带酸臭味的气体;蛋白质和脂类分解为氨、硫化氢等有恶臭的含氮硫的化合物。另外,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成倍增加,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热点,甲烷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1倍。如果甲烷不加以利用,将对温室效应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养殖场污水最行之有效的措施是通过厌氧消化并制取沼气,目前推广的沼气工程反应装置基本上是采用UASB、USR、CSTR、斜流隧道式厌氧滤床等反应器。但这些反应器反应速度慢,工程大、投资费用高。目前建设的沼气工程基本都是政府投资协助建设,但由于效率太低,好多沼气工程不能正常维持运转。中国专利CN201817480U(申请号201020506955. 1)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巢式沼气池,具体的讲是一种利用生物巢材料作为微生物载体,从而提高沼气池发酵效率,提高沼气产量的一种新型生物巢式沼气池,属于沼气发生装置
,包括主体池,主体池一侧设有进料口,主体池另一侧设有出料口,主体池上方设有主体池上口,主体池上口与密封盖板密封连接,密封盖板上设有出气管,其特征在于,主体池内设有生物巢装置,所述的生物巢装置由外壳和生物巢材料组成,外壳上设有孔眼,内部填有生物巢材料。中国专利CN102101744A(申请号201110004484. 3)公开了一种沼气工程沼液处理系统它包括沉淀池、调节池、厌氧反应装置,沉淀池与调节池、调节池与厌氧反应装置顺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与厌氧反应装置相连的生化陶瓷后处理装置,所述的厌氧反应装置由厌氧反应器组成,厌氧反应器内部设置有螺旋状生物填料,该螺旋状生物填料由设置有孔眼的PVC 板固定,厌氧反应器的侧壁下部设置有进水口,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水口和取样口,顶部设置有出气口。以上所述的螺旋状生物巢均为单螺旋状,相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双螺旋生物带比表面积小,吸附的微生物较少;且目前的生物巢放在固定位置,不利于菌群的吸附,产气率与水处理效率较低。而本技术的双螺旋生物带随水流自由飘动,填充至反应器的每一个角落,最大限度的富集微生物。鉴于以上原因,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螺旋生物带式反应器,投资费用相比以前的装置可以节省60%的投资,而产气率与水处理效率可以提高3-4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双螺旋生物带式厌氧反应器。专利技术概述本技术的厌氧反应器主要有类D N A结构的双螺旋生物带、支架、进料泵、进气泵与气体搅拌设施等组成,双螺旋生物带的材质为硬质PVC,双螺旋生物带为微生物提供固着载体。专利技术详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厌氧反应器,包括进水管、水/气分散装置、支架,生物带、进气管、淤泥排放口、出气口。所述的支架是以由圆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的径向管与同心圆管组成的蜘蛛网状结构,所述支架位于反应器内上部,所述的生物带为双螺旋生物带,双螺旋生物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自由漂浮于水体中;水/气分散装置设置在反应器的底部,一端与进水管连接,一端与进气管连接。根据本技术优选的,反应器内壁上固定有三角形支撑体,三角形支撑体上置有环形垫板,所述的支架置于或固定在该由三角形支撑的环形垫板上。根据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蜘蛛网状结构的支架,径向管为3-18根过圆心的① 号管、3-18根②号管、6-36根③号管,长度为①号管>②号管>③号管,①号管的长度与反应器内径相等;所述的支架的同心圆管④号管相邻间距为7-20cm ;所述①号管、②号管、③ 号管与各同心圆管④号管交叉连接。所述①号管与②号管的数量相同,③号管的数量是①号管的两倍,②号管的长度为①号管长度的6/7 5/6,③号管的长度为①号管长度的4/5 3/4。同长度的各管之间夹角相等,均勻布置。所述②号管设置在相邻的两根①号管中间,与相邻的两根①号管夹角相等,③号管设置在相邻的两根①号管和②号管中间,与相邻的两根①号管和②号管之间的夹角相寸。所述支架的①号管、②号管、③号管、④号管的管口直径比为 (20-25) (10-15) (6-8) (4-6) 所述支架的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的支架的径向管由12根过圆心的①号管,12根 ②号管,对根③号管,同心圆管④号管相邻间距为8cm,管口直径①号管②号管③号管④号管为10 :5:3: 2;①号管的长度与反应器内径相等,②号管的长度为①号管长度的5/6,③号管的长度为①号管长度的3/4。本技术所述支架所需材料均为不锈钢。所述的生物带包括两条长螺旋带状结构,两条长螺旋带状结构以相反方向,围绕同一个轴盘绕形成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构成双螺旋结构生物带的每条长螺旋带状结构的旋转方向相同,同为左旋或右旋,该结构是一种类似于D N A的双螺旋结构;生物带顶部设置连接装置,与支架相连接。每条长螺旋带状结构的制作和结构采用中国专利 CN201817480U(申请号201020506955. 1)所公开的生物巢材料的制作与结构。根据本技术优选的,生物带顶部连接装置固定在支架的径向管与同心圆管连接处。所述的生物带选用硬质PVC材料,其密度1. 45-1. 50g/cm3,略大于水的密度1. Og/ cm3;双螺旋生物带可以有效控制水流的方向和速度,并为细菌的固着和生长提供载体。所述的水/气分散装置,由3-5根两端封闭的支管在汇接部连接在一起,支管沿反应器同一平面对称布置;支管上部设置有水、气散布孔;水、气散布孔沿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周相错布置;进水管和进气管分别与水/气分散装置的汇接部连接,汇接部设有导向阀,通过该导向阀的调节,可以实现以下三种状态的转换进水管与支管相通;进气管与支管相通;进水管、进气管与支管均不相通。所述水、气散布孔的直径为2-5cm,相邻的水、气散布孔的间隔为8-12cm。气体回流管设置在出气口一侧,气体回流管通过进气泵与进气管连接。当水/气分散装置的支管与进气管保持相通时,反应器进行沼气搅拌,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勻;当支管与进水管相通时,把新进的物料分散布置,更有利于厌氧发酵。上述生物带厌氧反应器底部设置有淤泥排放口。每隔20天左右排一次污泥。本技术的厌氧反应器的工作过程如下调节导向阀,废水通过进水泵和进水管进入水/气分散装置,把新进的物料分散布置;沼气通过气体回流管、进气泵和进气管进入水/气分散装置,进行沼气搅拌,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勻。本技术的技术特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采用双螺旋生物带,比表面积大大增加,且双螺旋生物带自由端随水流自由飘动,填充至反应器的每一个角落,最大限度的富集微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长波刘英徐延熙王艳芹姚利张昌爱边文范李国生曹德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