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珠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56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径向珠磨机,该珠磨机包括机架、电动机和研磨部件,研磨部件包括转轴、研磨腔、研磨盘和过滤器,转轴一端连接设有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的传动皮带,另一端伸入研磨腔内,研磨腔内设有研磨珠,研磨盘和过滤器均设于研磨腔内,且过滤器设于研磨盘一侧。该珠磨机通过旋转动研磨盘,带动物料从研磨腔外圈呈螺旋线运动至中心,并同时进行高速旋转研磨,由于其研磨面积大、而研磨珠直径小、且拨杆数量多,使得研磨效率及效果大大提高,通过过滤器过滤后的物料细度完全达到纳米级,满足高品质涂料生产的需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涂料生产的研磨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径向珠 磨机,该珠磨机能够提高研磨效率,使研磨细度达到纳米级。
技术介绍
研磨装置是涂料生产工艺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用于对原料进行研磨 至所需的细度。目前,在涂料生产行业中较为常见的研磨装置有立式砂磨 机、卧式砂磨机以及篮式研磨机等,其中,以篮式研磨机较为先进,由于 其能够通过自吸叶轮的吸料、研磨篮的研磨、分散盘的分散、自吸叶轮的 再吸料,从而进行如此的循环反复研磨,使其能够达到较佳的研磨效果,并且物料的研磨细度也较细, 一般能够达到5微米。但是,随着涂料工艺 的不断发展,涂料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型高档涂料的研磨细度 要求已达到纳米级,而目前,釆用巿场上的各类砂磨机以及篮式研磨机, 已经很难能够较好的满足生产加工需要,即使通过一定的性能改造能够勉 强达到要求,但是由于需要进行超高速运转,势必要增加冷却、保护等一 系列部件和装置,因受其本身的结构限制,使得改造难度大并且研磨效果 还是难以保证。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具有更高研磨效率的研磨装置,用于解决 现有技术的研磨细度很难达到纳米级,无法满足高品质涂料生产需要的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径 向珠磨机,该珠磨机能够提高研磨效率,使研磨细度达到纳米级,满足涂 料生产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釆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径向珠磨机包括机架、电动机和研磨部件,电动机设于机架一端;研磨部件设于机架另一端,其包括转轴、研磨腔、研磨盘和过滤器,转轴 一端连接设有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的传动皮带,另一端伸入研磨腔内,研 磨腔内设有研磨珠,研磨盘和过滤器均设于研磨腔内,且过滤器设于研磨 盘一侧。所述的研磨腔设计为两个直径不等且相连通的腔体,其中,大直径腔体的上端设有相连通的进料管,下端设有排污口, 一侧端开有转轴孔;小 直径腔体的一侧端设有相连通的出料管。所述的研磨盘包括两个静研磨盘和一动研磨盘,两个静研磨盘分别固 定在大直径腔体两侧内壁上;动研磨盘设于静研磨盘之间,并套设于转轴 的伸入端上,通过压板与转轴端部连接固定。所述的两个静研磨盘均呈圆环状结构,并分别与大直径腔体的两侧内 壁之间设有冷却空隙,并通过软管连通至外部的冷却水源;两静研磨盘的 内侧面上均匀设有数个拨杆。所述的动研磨盘呈圆环状结构,其两侧面上也均匀设有数个拨杆,并 且分别与相应侧静研磨盘的拨杆呈相间隔交错设置;动研磨盘上还开有数 个对流孔,动研磨盘的内部还设有冷却空隙。所述的转轴为空心结构,其一端穿过转轴孔和一静研磨盘,伸入研磨 腔内部,转轴上还设有机械密封部件,并通过机械密封部件与转轴孔密封; 转轴内部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一端与动研磨盘内的冷却空隙相通,另 一端设有转接头,并连通至冷却水源。所述的两个静研磨盘的内侧面以及动研磨盘的两恻面上均涂设有材料 为碳化钨的保护层。所述的过滤器设于小直径腔体内,其径向四周均设有滤网,并且其内 部与出料管相连通。所述的大直径腔体的径向外壁上还设有外冷却腔,外冷却腔通过软管 连通至冷却水源。所述的研磨珠的直径为0.2m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径向珠磨机包括机架、电动机和研 磨部件,研磨部件包括转轴、研磨腔、研磨盘和过滤器,转轴一端连接设 有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的传动皮带,另一端伸入研磨腔内,研磨腔内设有 研磨珠,研磨盘和过滤器均设于研磨腔内,且过滤器设于研磨盘一侧。该 珠磨机通过旋转动研磨盘,带动物料从研磨腔外圈呈螺旋线运动至中心, 并同时进行高速旋转研磨,由于其研磨面积大、而研磨珠直径小、且拨杆 数量多,使得研磨效率及效果大大提高,通过过滤器过滤后的物料细度完 全达到纳米级,满足高品质涂料生产的需求。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径向珠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珠磨机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珠磨机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珠磨机的动研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珠磨机的动研磨盘的剖视示意图;图7、图8分别是本技术的珠磨机的两个静研磨盘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珠磨机的研磨部件的研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的径向珠磨机IO包括机架11、电动 机12和研磨部件13,电动机12设于机架11 一端;研磨部件13设于机 架ll另一端,其包括转轴131、研磨腔132、研磨盘和过滤器134,转轴 131设于设置在机架11上的轴承座111上,转轴131 —端连接设有与电 动机12输出端相连的传动皮带121,通过启动电动机12并通过传动皮带 121的传动,可带动转轴131进行旋转,转轴131另一端伸入研磨腔132 内;研磨腔132内设有研磨珠(图中未示出),该研磨珠较为细小,其直 径小于现有技术中的篮式研磨机的研磨珠直径,并以0.2mm.为较佳,研磨盘和过滤器134均设于研磨腔132内,且过滤器134设于研磨盘一侧。研 磨腔132设计为两个直径不等且相连通的腔体,两腔体的外壁通过铰链112 相连接,并可通过铰链112从两腔体连接处打开,便于对研磨腔132内部 的研磨珠、研磨盘、过滤器134等进行检修和更换。两腔体中的大直径腔 体(即图4中的左侧腔体)的上端设有相连通的进料管14,大直径腔体的 下端设有排污口15,并且一恻端开有转轴孔;而小直径腔体(即图4中的 右侧腔体)的一侧端设有相连通的出料管16。研磨盘包括两个静研磨盘 133a和一个动研磨盘133b,两个静研磨盘133a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大直 径腔体的两恻内壁上;动研磨盘133b设于静研磨盘133a之间,并套设于 转轴131的伸入端上,通过压板与转轴131端部连接固定,可随转轴131 一起旋转。请结合图4 图8所示,两个静研磨盘133a均呈圆环状结构, 并分别与大直径腔体的两侧内壁之间设有冷却空隙a(见图9),并通过软 管连通至外部的冷却水源;两静研磨盘133a的内侧面上均勻设有数个拨杆 135。动研磨盘133b呈圆环状结构,其两侧面上也均勾设有数个拨杆135, 并且分别与相应侧静研磨盘133a的拨杆135呈相间隔交错设置;在动研 磨盘133b上还均匀开有数个对流孔136 (图5中的对流孔136数量为6 个),用以加强动研磨盘133b两侧物料的对流;并且在动研磨盘133b的 右侧还设有一圈数个伸入至小直径腔体内的大拨杆135a。动研磨盘133b 的内部还设有冷却空隙b。另外,还在两个静研磨盘133a的内侧面以及动 研磨盘133b的两侧面上均涂设有材料为碳化钨的保护层,以增加其抗磨 性。转轴131为空心结构,转轴131的右端穿过转轴孔和左侧的静研磨盘 133a,伸入到研磨腔132内部,转轴131上还设有机械密封部件137,并 通过该机械密封部件137与转轴孔密封;转轴131的内部设有冷却水管 138,冷却水管138—端与动研磨盘133b的冷却空隙b通过开孔相通,另 一端设有转接头19,并通过转接头19连通至外部的冷却水源。过滤器134 设于小直径腔体内,并位于大拨杆135a之间,过滤器134的径向四周均 设有滤网139,滤网139的滤孔尺寸较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径向珠磨机,其特征在于: 该珠磨机包括机架、电动机和研磨部件,电动机设于机架一端;研磨部件设于机架另一端,其包括转轴、研磨腔、研磨盘和过滤器,转轴一端连接设有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的传动皮带,另一端伸入研磨腔内,研磨腔内设有研磨珠,研磨盘和过滤器均设于研磨腔内,且过滤器设于研磨盘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索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