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隔振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5514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8 14:30
一种由上隔振结构、下隔振结构、阻尼限位器组成的设备隔振基座。上隔振结构由上支承钢板、上刚性质量块及上隔振器组成,下隔振结构由下刚性质量块、中支承钢板、下支承钢板及下隔振器组成,上刚性质量块嵌入中支承钢板与下支承钢板之间,形成串联组合,在隔振结构四周设置阻尼限位器。有效降低两个隔振结构的总高度,能消除共振现象,又能有效地控制设备启动、关闭阶段的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设备振动噪声控制改造,防止设备结构振动固体传播的技术。
技术介绍
设备振动噪声其主要的传播方式是以低频振动通过建筑结构传递的结构噪声。减弱设备的振动传递是通过消除它们之间的刚性连接实现的。目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设备与建筑结构间配置由刚性质量块及隔振器组成隔振基座。由于设备在启动及关闭阶段, 转速在(Γ额定转速的变化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必然会出现阻尼弹簧隔振器固有频率与旋转设备扰动频率一致的情形,导致产生共振现象,隔振失效。在某种场合对设备隔振要求很高的情况下,一次隔振满足不了隔振要求时,需要采用二次隔振。二次隔振结构的振动传递在一次隔振结构的振动传递的基础上进一步衰减,从而使传递比更小而隔振效果更好。目前使用的二次隔振结构,系将一个隔振结构放置在另一个隔振结构上形成的。 但是,存在如下不足1、设备隔振基座的高度提高一倍,导致设备重心不稳。2、两个隔振结构隔振器固有频率没有严格错开选择,仍会产生共振现象。3、设备设置二次隔振结构后,隔振系统的弹性变形会导致设备在启动及关闭阶段会导致设备的水平向位移,特别是水泵及风机等输出压力的设备,设备及联结部位会受到冲击而导致损害。如何既设置二次隔振结构而又不提高设备隔振基座的高度,能有效地消除共振现象,又能有效地控制启动、关闭阶段位移,迄今为止仍没有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导致二次隔振结构未能推广应用。目前更多的使用工程量更大的,费用更高的机房浮筑结构地面作为二次隔振结构,在设备与浮筑结构地面之间再设置刚性质量块及隔振器组成隔振基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设备设置二次隔振结构会产生设备总高度提高、共振现象的存在及设备启动位移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二次隔振结构,总高度低,能消除共振现象,又能有效地控制设备启动、关闭阶段位移的设备隔振基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二次隔振结构,设备安装在由上支承钢板、上刚性质量块及上隔振器的上隔振结构上,上隔振器安装在上支承钢板与下隔振结构的下支承钢板之间,上隔振结构的刚性质量块嵌入下隔振结构的下刚性质量块与下支承钢板之间,下隔振器安装在下刚性质量块的中支承钢板与地坪之间。设备振动传递路径设备一上刚性质量块一上隔振器一下刚性质量块一下隔振器一地坪,形成二次隔振的串联组合,既达到二次隔振的目的又有效降低设备隔振基座的高度。在上支承钢板的上隔振器安装位置设置安装孔,上面覆盖检修板,检修板中间设上隔振器定位孔,A螺母焊接在上支承钢板下,检修板使用A螺栓与固定联结,下支承钢板设置上隔振器定位套。旋转上隔振器上部的B螺栓来调整上隔振结构的平衡。旋转下隔振器上部的C螺栓来调整下隔振结构的平衡。刚性质量块由钢结构架与配重组成,钢结构架的结构刚度应满足振动传递均衡性的要求,配重块的材料可以使用钢板、铁锭、重质混凝土等组合成所需配重重量。上支承钢板与下刚性质量块中支承钢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上隔振器的最大压缩变形量。下支承钢板与地坪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下隔振器的最大压缩变形量。上、下隔振器均为多个,沿承载结构中心轴对称设置,以扩大承载面积,提高承受荷载的均衡性。上、下隔振器使用两种不同固有频率的隔振器,由于设备在启动及关闭阶段,转速在(Γ额定转速的变化过程中的某一瞬间设备的扰动频率是唯一的,它不会同时与两种不同固有频率产生共振,从而有效地消除共振现象。在隔振结构四周设置由承载钢结构及橡胶隔振垫组成的阻尼限位器,阻尼限位器的橡胶隔振垫与隔振结构竖向立面平行,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以防止振动通过阻尼限位器传递。阻尼限位器可以在上隔振结构与地坪之间设置,也可以在下隔振结构与地坪之间设置,如在下隔振结构与地坪之间设置,上隔振结构与下隔振结构之间应设置阻尼定位器。 阻尼限位器的荷载范围大于设备、一次隔振结构及二次隔振结构的总重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二次隔振结构高度,控制共振及设备位移现象,有效地降低设备结构振动固体传递。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备隔振基座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剖面构造图。图2是图1的俯视剖面构造图。图3是图1的侧视剖面构造图。图4是图1的局部构造图。图5是图4的俯视构造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设备隔振基座第二个实施例的正视剖面构造图。图7是图6的俯视剖面构造图。图中1.设备,2.上支承钢板,3.上刚性质量块,4.上隔振器,5.上隔振结构,6. 下支承钢板,7.下隔振结构,8.下刚性质量块,9.下隔振器,10.中支承钢板,11.地坪, 12.槽形结构,13.配重,14.竖向钢质挡板,15.承载限位结构,16.橡胶隔振垫,17.阻尼限位器,18.安装孔,19.检修板,20. A螺母,21. A螺栓,22.定位套,23. B螺栓,24. C螺栓, 25.阻尼定位器。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2、3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设备⑴安装在由上支承钢板O)、上刚性质量块(3)及上隔振器的上隔振结构(5)上,上隔振器(4)安装在上支承钢板(2)与下支承钢板(6)之间,上隔振结构(5)的上刚性质量块(3)嵌入下隔振结构(7)的下刚性质量块⑶与下支承钢板(6)之间,下隔振器(9)安装在下刚性质量块⑶的中支承钢板(10) 与地坪(11)之间。上刚性质量块(3)、下刚性质量块(8)均由槽形结构(12)与配重(13) 组成,上支承钢板⑵四周设置竖向钢质挡板(14),钢质挡板(14)四周设置由承载限位结构(15)及橡胶隔振垫(16)组成的阻尼限位器(17),阻尼限位器(17)的承载限位结构(15) 安装在地坪(11)上。如图4、5所示的,在上隔振器(4)安装位置的上支承钢板(2)设置安装孔(18),上面覆盖检修板(19),A螺母00)焊接在上支承钢板(2)下,检修板(19)使用 A螺栓与A螺母OO)固定联结,下支承钢板(6)设置上隔振器(4)定位套02)。上隔振结构(5)的平衡由上隔振器(4)上部的B螺栓03)调整弹簧预紧力来满足,下隔振结构(7)的平衡由旋转下隔振器(9)的上部C螺栓04)调整弹簧预紧力来满足。在图6、7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下隔振器(9)各为多个,沿承载结构中心轴对称设置,以扩大承载面积,提高承受荷载的均衡性。上隔振结构(5)高出下隔振结构(7),在上刚性质量块(3)的立面四周与下刚性质量块(8)之间安装阻尼定位器(25),在下刚性质量块⑶的立面四周设置由承载限位结构(15)及橡胶隔振垫(16)组成的阻尼限位器(17), 阻尼限位器(17)的承载限位结构(15)安装在地坪(11)上。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做出多种组合及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设备隔振基座,由上隔振结构、下隔振结构、阻尼限位器组成,其特征是上隔振结构由上支承钢板、上刚性质量块及上隔振器组成,下隔振结构由下刚性质量块、中支承钢板、下支承钢板及下隔振器组成,上刚性质量块嵌入的下刚性质量块与下支承钢板之间, 在隔振结构四周设置阻尼限位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备隔振基座,其特征是上隔振结构的上隔振器安装在上支承钢板与下支承钢板之间,下隔振结构的下隔振器安装在中支承钢板与地坪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设备隔振基座,其特征是在上支承钢板的上隔振器安装位置设置上隔振器安装孔,上面覆盖检修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