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优异外观特性的多层塑料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499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6 23:15
提供一种多层塑料容器,其中立体打印的图像能够形成于其外侧,并且当形成打印的图像时,能够施加优异的外观特性。多层塑料容器设置有通过混合颜料来着色的着色树脂层,其中所述着色树脂层的外侧全部由透明树脂形成,在所述着色树脂层的外侧形成的所述透明树脂层的厚度为0.4-2.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塑料容器,更具体地涉及当将图像打印在其外表面上时显示外观品质高的多层塑料容器。
技术介绍
热塑性材料由于它们优良的热成型性和对于个别塑料材料特别的性能用于各种领域,并特别地广泛用于包装领域。例如,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代表的聚酯树脂的特征在于优良的耐热性、透明性、机械强度和对于其表面上的耐擦伤性,并且已经广泛用于容纳各种饮料、洗涤剂和化妆品等容器的领域中。此外,烯烃树脂如聚乙烯和聚丙烯除了它们的良好成型性之外还便宜,并广泛地用于对于需要低成本的食品用容器。广泛采用方法用于生产多层结构的塑料容器从而利用各种树脂的性能。例如,专利文献1和2提议从容器的外表面侧开始包括聚酯树脂外层、粘合剂树脂层和烯烃树脂层的多层塑料容器。这些塑料容器利用诸如聚酯树脂的优良机械强度和烯烃树脂的优良性能,即低成本的性质。也已经提议特征在于改进的外观特性的各种塑料容器。例如,专利文献3提议其中构成容器壁的至少一层与干涉色颜料(interference color pigment)共混的多层塑料容器,专利文献4提议其中容器壁的中间层与珠光颜料共混的多层塑料容器,和专利文献5 提议从外表面侧依次包括透明聚酯树脂外层、透明粘合剂树脂层和着色聚烯烃树脂层的多层塑料容器,透明聚酯树脂外层具有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 2 μ m,透明粘合剂树脂层和着色聚烯烃树脂层之间的界面中的凹凸(ruggedness)为不大于15μπ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A-6--79842专利文献2JP-A-6--106606专利文献3JP-A-9--11369专利文献4JP-A-8--309836专利文献5:W02008//090655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从以上描述中将知晓的,已经提议多种特征在于改进的外观特性的多层塑料容器,然而,其追求容器本身的外观。然而,在目前的专利技术中,关于当在容器外表面上打印图像时的外观特性没有作出太多提议。根据由专利文献3提议的容器,例如,容器的颜色依赖于从其所见角度而微妙地变化。然而,当在容器外表面上打印图像时,此类颜色的变化确实损害打印图像的印像 (impression)或抵消容器自身的颜色变化。此外,打印的图像平面地出现,并且不一定改进在打印图像的状态下的外观特性。专利文献4和5中提议的多层塑料容器赋予其表面以光泽度。然而,在这些容器中,表面上打印的图像也平面地出现,此外,部分地掩蔽容器的外表面。因此,仍然不能认为在打印图像的状态下的外观特性是令人满意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层塑料容器,其外表面上能够打印立体图像从而显示优异的在打印图像的状态下的外观特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显示特别好的外观质量的多层塑料容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为锐意研究在着色树脂层的外表面的外侧形成透明树脂层的多层结构的多层塑料容器的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已经发现如果采用如同仅增加透明树脂层的厚度一样极简单的方法,当在外表面上打印图像时,打印的图像形成阴影并立体出现的事实,并且因此已经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塑料容器,其具有通过与颜料共混而着色的着色树脂层,其中所述着色树脂层的外表面的外侧全部由透明树脂形成,在所述着色树脂层的外表面的外侧形成的所述透明树脂的层的厚度为0. 4-2. 0mm。在本专利技术的多层塑料容器中,期望(1)将图像打印在所述透明树脂的层的外表面上;(2)将无机颜料用作所述颜料;(3)所述着色树脂层被着色成银色;(4)所述着色树脂层包括包含边角料树脂的回用料层,颜料分散于回用料层中,并且无填料树脂的最内层形成于所述着色树脂层的内表面侧;和(5)所述透明树脂层包括最外层、粘合剂树脂层和内层。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多层塑料容器中,在着色树脂层的外表面的外侧的层全部由透明树脂形成,特别重要的特征在于透明树脂层的厚度即从着色树脂层的外表面直至容器外表面的厚度大于通常形成多层容器的树脂层厚度,具体地,将该厚度调节至位于0. 4-2. Omm(具体地,0. 8-1. 5mm)的范围中。即,在着色树脂层外侧上的透明层厚度设定为位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当在容器外表面上打印图像时,图像阴影反映在着色树脂层的外表面上并且作为沿打印图像的周缘的阴影观察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阴影沿打印图像的周缘形成,所以立体地观察到打印的图像,即显示深入外观(de印appearance),大幅改进在打印图像的状态下的外观特性,和实现优异的立体装饰效果。例如,如果在着色树脂层外侧上的透明层的厚度不位于上述范围,打印图像的阴影不形成在着色树脂层表面上。结果,未形成打印图像的阴影,并且不改进在打印图像的状态下的外观特性。此外,本专利技术中,从打印图像的阴影变得更加鲜明的观点期望容器中的着色树脂层被着色成银色。特别地,该实施方案赋予容器本身以高质量。附图说明为示出本专利技术多层塑料容器的基本层结构的图。为当观察在本专利技术多层塑料容器的外表面上打印的图像的图。为本专利技术多层塑料容器的优选层构造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 着色树脂层3 透明树脂层5:打印的图像5’ 打印图像的阴影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的多层塑料容器具有包括其内表面侧上的着色树脂层1、由透明树脂形成的着色树脂层1的外表面的外侧的基本层结构。图1中,由透明树脂形成的层由 3表示,并且在透明树脂层3的外表面上打印图像5。本专利技术中,着色树脂层1的外表面和容器外表面之间的距离d(对应于透明树脂层 3的厚度)设定为位于0.4-2. Omm的范围,具体地在0.8-1. 5mm的范围内。在距离“d”设定为位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打印图像5的阴影5’反映在着色树脂层1的表面上。因此,在观察打印的图像5时,如图2所示,阴影5’作为沿打印图像5的周缘的阴影来观察。结果, 立体地观察打印的图像5。如果,例如,距离“d”小于上述范围,打印图像5的阴影5’可以形成于着色树脂层1的表面上,而不显现为沿打印图像5的周缘的阴影。另一方面,如果距离“d”大于上述范围,打印图像5的阴影5’由于光线的衍射不能形成于着色树脂层1的表面上,或可以形成但相当程度上地模糊。结果,沿打印图像5的周缘未观察到阴影。本专利技术中,将着色树脂层1着色以致容器内表面侧不能使得打印图像5的阴影5’ 鲜明地形成。即,着色树脂层1为其中分散颜料的热塑性树脂层。颜料可以为有机颜料或无机颜料。然而,从通过提高着色树脂层1的掩蔽能力而鲜明地形成阴影5’的观点,优选无机颜料。能够使用的无机颜料的优选实例包括珠光颜料如通过将薄板状云母颗粒的表面涂布有二氧化钛或氧化铁而获得的那些;金属粉末颜料如铝粉、青铜粉、铝颜料和银颜料; 包括着色玻璃的玻璃颜料;和通过用银、铝或氧化钛涂布或沉积玻璃或金属颗粒表面而获得的经涂布的玻璃或金属颜料。当通过使用这些颜料着色时,颗粒需要镜面,和打印的图像 5的阴影能够由于规则的多次反射而鲜明地观察到。此外,为了鲜明地反映阴影,期望在着色树脂层1的外表面上(即,在与透明树脂层3的界面上)的凹凸小,和着色树脂层1具有高表面反射系数。出于该目的,期望要添加的颜料具有小粒径和颜料以高浓度但在不损害成型性的范围内添加。例如,期望所用颜料具有平均粒径(当颗粒不是球形时长径的平均粒径)不大于50 μ m,和具体地在约 0.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雄一郎石川将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