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0347 阅读:4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4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巴士座椅,它包括一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具有一靠背部分,所述靠背部分的上端的壁上设有弧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人头部偏转角度设计,对头部可撑靠,旅游椅的舒适度高,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旅游椅而言,可减轻旅客的疲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巴士座椅
技术介绍
一般出门旅游的旅客要乘坐较长时间的旅游车,由于旅游椅头部无撑靠,长时间会导致头部颈椎不适,旅客则会感觉疲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舒适度高、可减轻疲劳巴士座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巴士座椅,它包括一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具有一靠背部分,所述靠背部分的上端的壁上设有弧形槽。优选地,所述靠背部分的上端的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靠背部分形成弧形槽。优选地,所述凸块与所述靠背部分一体形成。优选地,所述靠背部分上端的厚度大于所述靠背部分中间及下端的厚度,所述靠背部分的上端的壁的中间位置凹设有弧形槽。本技术优点是根据人头部偏转角度设计,对头部可撑靠,旅游椅的舒适度高,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旅游椅而言,可减轻旅客的疲劳。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侧视图;图5是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中1-座椅本体;2-靠背部分;3-弧形槽;4-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巴士座椅,它包括一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具有一靠背部分2,靠背部分2的上端的壁上设有弧形槽3。实施例一,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巴士座椅,它包括一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具有一靠背部分2,靠背部分2上端的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凸块4,凸块4与靠背部分2形成弧形槽3, 其中,凸块4与靠背部分2 —体形成,在制作时,再在靠背部分2安装上一定厚度的海绵。实施例二,参阅图4、图5所示,一种巴士座椅,它包括一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具有一靠背部分2,靠背部分2上端的厚度大于靠背部分2中间及下端的厚度,靠背部分2的上端的壁的中间位置凹设有弧形槽3同样在制作时,再在靠背部分2安装上一定厚度的海绵。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巴士座椅,它包括一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具有一靠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分的上端的壁上设有弧形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士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分的上端的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靠背部分形成弧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巴士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与所述靠背部分一体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士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分上端的厚度大于所述靠背部分中间及下端的厚度,所述靠背部分的上端的壁的中间位置凹设有弧形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巴士座椅,它包括一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具有一靠背部分,所述靠背部分的上端的壁上设有弧形槽。本技术根据人头部偏转角度设计,对头部可撑靠,旅游椅的舒适度高,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旅游椅而言,可减轻旅客的疲劳。文档编号B60N2/64GK202279013SQ20112044006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许太保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巴士麦普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太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巴士麦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