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下肢外骨骼行走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脊髓是感觉、运动、植物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因此脊髓损伤的主要症状是因传导通路的中断而引起的麻痹。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严重的脊髓损伤将导致下肢截瘫,因此,寻求有效的康复手段,使患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失去的功能,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总体负担。下肢外骨骼行走康复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系统外骨骼,结合了人的智能和机械装置的机械能量,患者借助此系统可以摆脱轮椅,实现站立并行走,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910088396. 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名称 穿戴式下肢外骨骼装置,该技术包括腰部支撑架和载物架,可调整髋部机构,连杆可调膝关节机构,连杆可调踝关节机构,压力检测鞋,腿部连杆,约束部件及各连接件,该外骨骼装置单下肢有六个自由度,分别是髋关节两个,膝关节一个和踝关节三个自由度,该装置可用于增强穿戴者步行负重和长时间行走的能力,但该装置并未涉及驱动,故此专利技术所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叻,饶玲军,孟纪超,邵卫,朱小标,王源,神祥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