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再生沥青路面的现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52007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2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再生沥青路面的现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采用路面铣刨设备将沥青路面的旧料挖出;用破碎筛分设备对沥青路面的旧料进行连续循环破碎筛分;将破碎筛分后的沥青路面的旧料放入成品料斗中,取乳化沥青与水1∶1混合,并与成品料斗中的沥青路面的旧料拌合,然后加入水泥和矿粉混合物,形成沥青混合料;再将沥青混合料以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方式摊铺在路面的基层上通过初压、复压、终压三个碾压阶段完成压实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对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基层碾压完成后静置养生10~14天。该方法,一次性冷再生比例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浙青路面的再生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冷再生浙青路面的现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浙青作为一种主要的路面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服务性能和使用性能, 但国内目前生产的重交通路面的浙青品质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所以改性浙青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浙青路面寿命短,究其根源,我国高等级浙青混凝土路面大多采用两层共38 40cm的半刚性基层,浙青混凝土面层一般15 18cm,所谓“强基薄面”。这种路面结构在浙青面层易产生反射裂缝;对于半刚性基层本身易产生干缩裂缝的致命结构性病害。这是造成高等级公路寿命短的主要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解决这个问题,治本之法是将现有的半刚性基层转换成柔性基层,即在处置半刚性基层病害时加铺一层柔性补强基层。作出柔性补强基层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为用新的浙青混合料,但是新料造价高,又大大提高了浙青路面的成本;第二种为用旧的浙青混凝料进行乳化浙青厂拌热再生,这种方法虽然较用新的浙青混合料具有经济效益,但是旧料加热时产生大量的燃烟、水蒸汽、刺激性气味,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冷再生乳化浙青成为主要研究的方向。我国的浙青资源比较贫乏,特别是高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咸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泰富沥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