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东专利>正文

一种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438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7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机,用于灌装管道浮力平衡压袋,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一个或多个上、下端均开口的入料斗,所述入料斗的下端用于套接所述管道浮力平衡压袋的袋口;所述灌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或入料斗上的用于吊挂所述管道浮力平衡压袋的悬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灌装机,通过机械化填充,可以大大提高管道浮力平衡压袋的灌装速度,通过改变所述每个入料斗的容量,可以使所灌装的填充物的重量保持一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质埋地管道的浮力控制施工
,具体为一种灌装机,用于向管道浮力平衡压袋内灌装填充物,提高灌装效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钢质埋地管道在经过河流、湖泊、湿地、沼泽等需要对管道进行浮力控制时处,普遍采用在管道上安装管道浮力平衡压袋实现管道的浮力控制,管道浮力平衡压袋(以下简称压袋)的填充物一般为沙砾,通过灌装填充至规定的重量,从而起到良好的浮力控制作用。关于压袋和压袋组的介绍可见公告号为CN200986062Y和CN201706063U的中国技术专利,在此全部引入此两篇专利文献作为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取人工往压袋内灌装填充物,而采取人工灌装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难控制压袋所灌装的沙砾的重量,无法保证压袋起到良好的浮力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灌装机,既能提高管道浮力平衡压袋的灌装速度,并易于控制所灌装的填充物的重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灌装机,用于灌装管道浮力平衡压袋,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一个或多个上、下端均开口的入料斗,所述入料斗的下端用于套接所述管道浮力平衡压袋的袋口 ;所述灌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或入料斗上的用于吊挂所述管道浮力平衡压袋的悬挂机构。作为优选,所述入料斗为多个,多个所述入料斗排列为多行多列状,相邻的两个入料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悬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每行入料斗的侧面上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有向所述旋转杆的一侧伸出的用于勾起并支撑所述管道浮力平衡压袋的吊带的一个或多个挡板;所述悬挂机构还包括从相邻的两列入料斗之间贯穿所述灌装机并能抽出的用于支撑所述挡板的抽拉挡杆,所述挡板均位于所述抽拉挡杆上。作为优选,位于最外侧的两行入料斗的旋转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作为优选,相邻的所述入料斗的上端开口的边沿相互靠紧并连接为整体。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还设有用于与起重机械连接的多个吊环。作为优选,所述灌装机还包括加固架,所述加固架围绕所述支撑架一周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入料斗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均为矩形。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入料斗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灌装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实现了机械化灌装,大大提高了管道浮力平衡压袋的灌装速度和效率,可以直接采用机械往灌装内填充,灌装效率提高数倍。2、进料斗的大小可以根据管道浮力控制实际所需要的重量要求进行设计,进料斗的数量根据每组管道浮力平衡压袋的小袋体的数量进行设计,从而能准确的在灌装过程中控制管道浮力平衡压袋所要求的重量,以避免人工灌装无法控制重量的缺陷,使管道浮力平衡压袋更好的起到浮力控制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灌装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灌装机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灌装机的主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灌装机的沿A-A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灌装机的旋转杆与抽拉挡杆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中所示的灌装机的其中一个旋转杆与挡板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灌装机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灌装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灌装机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灌装机的主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灌装机的沿A-A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灌装机的旋转杆与抽拉挡杆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中所示的灌装机的其中一个旋转杆与挡板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灌装机,用于灌装管道浮力平衡压袋,包括支撑架1和设置于支撑架1上的多个入料斗2,相邻的入料斗2之间留有空隙;入料斗2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开口状,并且入料斗2的上端开口为敞口状,便于接收倾倒的填充物,入料斗2的下端用于套接管道浮力平衡压袋(图中未示出,以下简称压袋)的袋口。入料斗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一行或多行,本实施中为三行,每行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入料斗2,本实施例中每行的入料斗2为两个,排列为三行两列。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入料斗2的上端开口的边沿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保证往入料斗2内倾倒填充物时,填充物不会从两个入料斗2之间的空隙中漏下。如图1、图3、图4所示,每行的两个入料斗2之间留有空隙,每列的相邻的两个入料斗2之间也留有空隙。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入料斗2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形成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形状,入料斗2的外部形状为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从而在相邻的入料斗2的上边沿相互紧靠并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情况下,在入料斗2的下部形成空隙。为了能在抬起入料斗2后,填充物能顺利进入压袋,所述灌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或入料斗2上的用于吊挂所述管道浮力平衡压袋的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能够在压袋的袋口套接在入料斗2下端的情况下通过吊带将其悬挂起来,便于入料斗2内的填充物能顺利进入压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旋转杆3和抽拉挡杆5,其中,在相邻两行入料斗2之间,以及位于最外侧的两行入料斗2的外侧均设有旋转杆3,即在本实施例中共设有四根旋转杆3。每根旋转杆3固定连接有向旋转杆3的一侧伸出的用于勾起并支撑压袋的吊带(图中未示出)的挡板4,挡板4位于两列入料斗2之间的空隙的位置;位于相邻两行入料斗2之间的旋转杆3可以转动连接在入料斗2上,位于最外侧的旋转杆3可以转动连接在入料斗2上,还可以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上。如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杆 3为圆杆形,相应地,在入料斗2的外壁或支撑架1上设有用于支撑旋转杆3的轴套30,每个旋转杆3采用两个轴套30支撑。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灌装机还包括用于支撑挡板4的抽拉挡杆5,当进行灌装时,抽拉挡杆5的两端位于支撑架1上,并且抽拉挡杆5 从每行入料斗的相邻的入料斗2之间的空隙贯穿所述灌装机。在插入抽拉挡杆5之前,通过转动旋转杆3,使挡板4达到水平位置,然后插入抽拉挡杆5,使挡板4均位于抽拉挡杆5 上(由于挡板4位于两列入料斗2之间的空隙的位置,所以能保证挡板4均位于抽拉挡杆 5上),在升起灌装机时,位于入料斗2下方的压袋就通过吊带被悬挂起来,入料斗2内填充物就进入压袋。如图5所示,抽拉挡杆5的两端可通过设于支撑架1上的支撑槽52固定于支撑架1上,并可沿着支撑槽52插入或抽出,当填充物就进入压袋后,即完成灌装,把抽拉挡杆5抽出,由于失去抽拉挡杆5的支撑,挂在挡板4上的压袋的吊带带动挡板4及旋转杆 3转动,挡板4向竖直方向转动,吊带从挡板4上脱落,压袋与灌装机脱离。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抽拉挡杆5的一端设有把手51,便于操作抽拉挡杆5。其中,支撑架1 可采用方形钢管焊接而成。需要说明的是,悬挂机构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只要能够通过悬挂吊带而吊起所述管道浮力平衡压袋即可。以下介绍本实施例的灌装机的工作过程入料斗2的下端开口与压袋的袋口尺寸吻合,将压袋的袋口分别套住每个入料斗2的下端开口,然后将压袋的吊带搭在旋转杆3的挡板4上,通过转动旋转杆3使与其连接的挡板4旋转至水平位置,此时吊带挂在挡板4上, 然后在两列入料斗2的空隙中插入抽拉挡杆5,使所有处于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