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38214 阅读:4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00:19
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几部分组成:电机(11)、丝杠螺杆(12)、丝母(15)、主轴箱(19);其中:丝杠螺杆(12)与丝母(15)配合组成丝杠螺母副,丝杠螺杆(12)的一端以能相对于主轴箱(19)相对旋转的方式轴向固定在主轴箱(19)上;电机(11)输出轴与丝母(15)构成传动配合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大大缩小机床外形尺寸,丝杠下端固定在滑鞍上部重心位置,使得机床整体受力均匀,Y轴拖动更加平稳顺滑,减少丝杠及直线导轨等件因不均匀受力造成的磨损,本结构可以普遍适用与卧式加工中心及其它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床拖动装置的结构设计和应用
,特别提供了一种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
技术介绍
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一般采用电机带动丝杠螺杆旋转,螺杆带动主轴箱上下移动来实现,由于这种结构的局限性,螺杆一般只能安装在主轴箱的一侧,使得Y轴拖动时主轴箱一侧受力,整体受力不均,若主轴箱的重量稍大极易导致Y轴拖动不畅,丝杠与导轨也易磨损。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本技术一种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几部分组成 电机11、丝杠螺杆12、丝母15、主轴箱19 ;其中丝杠螺杆12与丝母15配合组成丝杠螺母副,丝杠螺杆12的一端以能相对于主轴箱19相对旋转的方式轴向固定在主轴箱19上;电机11输出轴与丝母15构成传动配合连接结构。本技术所述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还要求保护下述优选内容所述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中还设置有齿形带13、带轮14 ;电机11输出轴与丝母15之间通过一对带轮14和布置在这一对带轮14上的齿形带13构成传动配合连接结构;丝母15与套装在丝杠螺杆12上的那一个带轮14以能够实现二者同步转动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丝杠螺杆12与主轴箱19固定的一端具体是通过固定在主轴箱19上的块18轴向固定在主轴箱19上的,所述块18允许丝杠螺杆12相对于主轴箱19旋转。所述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中,电机11固定安装在托架7上,托架7相对于主轴箱19的上下动作即为Y轴动作;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中还设置有轴承16、套17 ;其中丝母15的外表面与管状结构的套17的内表面配合形成有滑动摩擦的间隙配合结构;套17的外表面与轴承16 的内圈配合接触,轴承16的外圈固定布置在托架7上。块18固定在主轴箱19的中心位置处。以保证丝杠螺杆12的一端以能相对于主轴箱19相对旋转的方式轴向固定在主轴箱19的中部。与原来的丝杠位置固定在主轴箱一侧的技术相比,使得机床整体受力均勻,Y轴拖动更加平稳顺滑,减少丝杠及直线导轨等件因不均勻受力造成的磨损,丝杠螺杆12下端固定在滑鞍6上部重心位置。本技术所述的技术背景介绍如下HMC40L型卧式加工中心,其由下述几部分组成床身1、立柱2、工作台3、方滑枕 4、刀库5、滑鞍6、托架7、主轴箱;其中立柱2、工作台3布置在床身1上方并与床身1相连接;能够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托架7布置在床身1和立柱2上,托架7的左右移动动作形成X轴动作;能沿着托架7上下运动的滑鞍6布置在托架7上,滑鞍6在托架7上的上下运动动作形成Y轴动作;方滑枕4 以能相对于滑鞍6进行前后动作的形式安装在滑鞍6上,方滑枕4相对于滑鞍6的前后动作形式Z轴动作;刀库5固定布置在立柱2顶端;主轴箱布置在方滑枕4上,主轴方向为立式 竖直向下。所述卧式加工中心中,所述立柱2以螺纹方式连接固定在床身1上并形成固定龙门框架式结构;托架7与立柱2的上、下部的平行结构配合形成允许相对水平左右运动的配合关系ο所述卧式加工中心中,托架7在立柱2上水平方向运动具体是通过丝杠和直线导轨的配合结构实现的。所述卧式加工中心中,主轴箱露出到方滑枕4外部的部分安装有铠甲式防护结构。所述卧式加工中心中还设置有冲水式排屑结构。HMC40L型卧式加工中心属于一种小型的、轻型的、高速的卧式加工中心,它既可以完成壳腔类零件加工,又可以利用卧式结构排屑好的特点完成较深孔、腔的加工,更可以通过使用回转工作台完成阀板、活塞等零件的加工,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配备转台以完成多面加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HMC40L型卧式加工中心提供了一种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精度高,且成本较低的小型高速的卧式加工中心;其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机床采用正挂箱卧式结构,其中立柱2以螺纹方式连接固定在床身1上形成固定龙门框架,托架7在立柱2上通过丝杠和直线导轨左右移动形成X轴,滑鞍6在托架7上通过丝杠和直线导轨上下移动作为Y轴。方滑枕4通过直线导轨与滑鞍6连接,直线导轨固定在方滑枕4上,滑块固定在滑鞍6上,方滑枕4在滑鞍6上做前后运动实现Z轴。直线导轨安装在方滑枕4上,方滑枕4 刚性较好。刀库5采用伞形刀库固定在立柱顶端,采用主轴PICK-UP抓刀形式。此结构空间位置较好,可以大大缩小机床外形尺寸。HMC40L型卧式加工中心采用整机全防护,方滑枕4前端安装铠甲式防护。排屑方式采用冲水式排屑,利用床身1铸造斜度实现排水及排屑,既节省了机床的占地面积,又降低了机床成本。HMC40L型卧式加工中心采用西门子802DSL数控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工作台3标准配固定不动,本实施例既可以完成壳腔类零件加工,又可以利用卧式结构排屑好的特点完成较深孔、腔的加工,除标准工作台3外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选择配备转台,通过使用回转工作台完成阀板、活塞等零件的加工,本实施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紧凑,受力均勻的Y轴拖动机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HMC40L型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Y轴由滑鞍在托架上下移动形成,丝杠的丝母通过轴承固定在机床上,在Y轴方向上相对静止,丝杠下端固定在滑鞍上部重心位置,电机通过齿形带和一对带轮带动丝母旋转,丝母带动螺杆在Y轴方向上移动形成Y轴。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上述结构,与以往技术相比,机床空间布局较好,结构更加紧凑,大大缩小机床外形尺寸,丝杠下端固定在滑鞍上部重心位置,使得机床整体受力均勻,Y轴拖动更加平稳顺滑,减少丝杠及直线导轨等件因不均勻受力造成的磨损,本结构可以普遍适用与卧式加工中心及其它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HMC40L型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HMC40L型卧式加工中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标记含义如下床身1、立柱2、工作台3、方滑枕4、刀库5、滑鞍6、托架7 ;电机11、丝杠螺杆12、齿形带13、带轮14、丝母15、轴承16、套17、块18、主轴箱 19。实施例1一种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其由下述几部分组成电机11、丝杠螺杆12、丝母15、主轴箱19 ;其中丝杠螺杆12与丝母15配合组成丝杠螺母副,丝杠螺杆12的一端以能相对于主轴箱19相对旋转的方式轴向固定在主轴箱19上;电机11输出轴与丝母15构成传动配合连接结构。所述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中还设置有齿形带13、带轮14 ;电机11输出轴与丝母15之间通过一对带轮14和布置在这一对带轮14上的齿形带13构成传动配合连接结构;丝母15与套装在丝杠螺杆12上的那一个带轮14以能够实现二者同步转动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丝杠螺杆12与主轴箱19固定的一端具体是通过固定在主轴箱19上的块18轴向固定在主轴箱19上的,所述块18允许丝杠螺杆12相对于主轴箱19旋转。所述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中,电机11固定安装在托架7上,托架7相对于主轴箱19的上下动作即为Y轴动作;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中还设置有轴承16、套17 ;其中丝母15的外表面与管状结构的套17的内表面配合形成有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童易刚苗壮李涛朱玉英仲辉杨彬郑东荣杜尊令马松田楠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中捷钻镗床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