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座式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7078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3:24
一种基座式夹具,其由下述两大部分组成:基础座(1)、胀套体(3),其中:基础座(1)由方箱(101)和固定于其上的基础板(102)组成,用于固定被装夹的工件(5)的胀套体(3)固定布置在基础板(102)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夹零件个数多,加工成本低,结构简单而又实用,便于实际加工操作,适宜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应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件加工エ装设计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基座式夹具
技术介绍
在机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车间对零件加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针对某一大批量生产的零件的高效而又低成本的エ装夹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针对图I所示的ー款典型的零件自动调整臂铣侧端面エ序的エ装。国外最先进水平对于该零件该序的エ装(图2、3),在基座上一面可以装夹2个零件,四个面共装夹8个零件,优点是该エ装上每个零件的装夹零件都有很高的精度,有很好的互換性,不足之处是该套エ装约15万元人民币,造价高。该行业的人们期望获得ー种更加高效而又低成本的专用エ装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而又低成本的专用エ装夹具ー种基座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由下述两大部分组成基础座I、胀套体3,其中基础座I由方箱101和固定于其上的基础板102组成,用于固定被装夹的エ件5的胀套体3固定布置在基础板102上;所述胀套体3具体由下述结构构成胀套底座301、胀套座302、转换轴303、调节螺栓304、胀套端盖305、斜块309 ;其中胀套底座301的中央处设置有阶梯状的孔型结构,其下部的孔径小于上部的孔径,转换轴303设置在胀套底座301内部的孔径相对较大的空腔内;胀套底座301外部为上小下大的阶梯轴状结构,胀套座302套装在胀套底座301外部的阶梯轴上;转换轴303中央的轴心附近设置有孔,孔内布置有用于将转换轴303与胀套底座301固定在一起的调节螺栓304 ;胀套底座301、转换轴303、调节螺栓304三者的靠近外径相对较小的胀套体3的那一端端部外部设置有垂直于三者的公共轴线方向的胀套端盖305,胀套端盖305固定在胀套底座301上;斜块309布置在转换轴303外部的胀套底座301上的孔洞内,斜块309上靠近调节螺栓304 —侧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满足下述要求其在靠近胀套端盖305处与调节螺栓304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在远离胀套端盖305处与调节螺栓304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斜块309的靠近胀套端盖305处沿平行于调节螺栓304的轴线方向被胀套端盖305轴向限位。胀套体3的工作原理属于ー种简单的斜楔机构,将被固定的エ件5通过ー销两面的定位方式放置在夹具上吋,拧动调节螺栓304,由于定位键310的作用,转换轴303不会沿着轴线转动,只能推动转换轴303在图6中所示方位产生向下的位移,转换轴303上的斜槽面在向下移动的时候通过斜块309的斜面推动斜块309产生均匀的径向位移,从而胀紧被固定的エ件,实现夹紧功能。本技术所述基座式夹具,还有求保护下述优选内容基础板102有1-4块,固定设置在长方体形状的方箱101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中的至少I个侧面上,每个侧面上固定有I块基础板102。胀套体3中伸出到胀套底座301外部的调节螺栓304处还设置有用于限定调节螺栓304轴向位置的限位轮307。胀套体3中,还设置有用于将胀套端盖305固定在胀套底座301上的连接螺栓6 ;胀套座30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其相对于胀套底座301周向定位的定位销308 ;胀套底座30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定转换轴303相对于胀套底座301的周向相对位置关系的定位键310,以保证斜块309与转换轴303在恰当位置配合接触,并满足斜块309在适当位置向径向胀出并顶紧被固定的エ件5的有效动作发生。本技术的优点I基础座I由方箱101和固定于其上的基础板102组成,其优点在于,基础板102与方箱101分开加工,再装配在一起,方箱101的侧面与基础板102的主要表面之间的垂直度容易保证,加工成本低。2胀套体3的结构简单而又实用,便于实际加工操作。3如图5所示,本技术一面可以装夹4个エ件5,基础座I的4个侧面最多就可以装夹16个エ件5,相比国外已有水平,エ件5的装夹数量整整超出一倍。4本技术属于可调夹具,其特点是由通用基本部分基础座I和可调整部分即胀套体3组成,在加工其他零件或者エ件5的其他エ序吋,更换可调整部分就可以组成所需的夹具,減少了夹具的重复设计,降低了金属材料的的消耗,同时降低了夹具的制造劳动量和制造费用。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宜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应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被加工的エ件5 自动调整臂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针对被加工的エ件5的国外先进水平夹具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基座式夹具结构简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所述基座式夹具结构简图之ニ ;图5为胀套体3结构示意简图之一;图6为胀套体3结构示意简图之ニ。具体实施方式各个附图说明含义如下基础座I、胀套体3、方箱101、基础板102、エ件5、胀套底座301、胀套座302、转换轴303、调节螺栓304、胀套端盖305、限位轮307、定位销308、斜块309、定位键310、连接螺栓6 ;机床工作台16、紧固螺栓17、基座18。实施例Iー种基座式夹具,其由下述两大部分组成基础座I、胀套体3,其中基础座I由方箱101和固定于其上的基础板102组成,用于固定被装夹的エ件5的胀套体3固定布置在基础板102上;所述胀套体3具体由下述结构构成胀套底座301、胀套座302、转换轴303、调节螺栓304、胀套端盖305、斜块309 ;其中胀套底座301的中央处设置有阶梯状的孔型结构,其下部的孔径小于上部的孔径,转换轴303设置在胀套底座301内部的孔径相对较大的空腔内;胀套底座301外部为上小下大的阶梯轴状结构,胀套座302套装在胀套底座301外部的阶梯轴上;转换轴303中央的轴心附近设置有孔,孔内布置有用于将转换轴303与胀套底座301固定在一起的调节螺栓304 ;胀套底座301、转换轴303、调节螺栓304三者的靠近外径相对较小的胀套体3的那一端端部外部设置有垂直于三者的公共轴线方向的胀套端盖305,胀套端盖305固定在胀套底座301上; 斜块309布置在转换轴303外部的胀套底座301上的孔洞内,斜块309上靠近调节螺栓304 —侧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满足下述要求其在靠近胀套端盖305处与调节螺栓304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在远离胀套端盖305处与调节螺栓304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斜块309的靠近胀套端盖305处沿平行于调节螺栓304的轴线方向被胀套端盖305轴向限位。胀套体3的工作原理属于ー种简单的斜楔机构,将被固定的エ件5通过ー销两面的定位方式放置在夹具上吋,拧动调节螺栓304,由于定位键310的作用,转换轴303不会沿着轴线转动,只能推动转换轴303在图6中所示方位产生向下的位移,转换轴303上的斜槽面在向下移动的时候通过斜块309的斜面推动斜块309产生均匀的径向位移,从而胀紧被固定的エ件,实现夹紧功能。所述基座式夹具,基础板102有4块,固定设置在长方体形状的方箱101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上,每个侧面上固定有I块基础板102。胀套体3中伸出到胀套底座301外部的调节螺栓304处还设置有用于限定调节螺栓304轴向位置的限位轮307。胀套体3中,还设置有用于将胀套端盖305固定在胀套底座301上的连接螺栓6 ;胀套座30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其相对于胀套底座301周向定位的定位销308 ;胀套底座30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定转换轴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基座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由下述两大部分组成基础座(I)、胀套体(3),其中基础座(I)由方箱(101)和固定于其上的基础板(102)组成,用于固定被装夹的エ件(5)的胀套体(3)固定布置在基础板(102)上; 所述胀套体(3)具体由下述结构构成胀套底座(301)、胀套座(302)、转换轴(303)、调节螺栓(304)、胀套端盖(305)、斜块(309);其中 胀套底座(301)的中央处设置有阶梯状的孔型结构,其下部的孔径小于上部的孔径,转换轴(303 )设置在胀套底座(301)内部的空腔内;胀套底座(301)外部为上小下大的阶梯轴状结构,胀套座(302)套装在胀套底座(301)外部的阶梯轴上; 转换轴(303)中央的轴心附近设置有孔,孔内布置有用于将转换轴(303)与胀套底座(301)固定在一起的调节螺栓(304);胀套底座(301)、转换轴(303)、调节螺栓(304)三者的靠近胀套体(3)的那一端端部外部设置有垂直于三者的公共轴线方向的胀套端盖(305), 胀套端盖(305)固定在胀套底座(301)上; 斜块(309)布置在转换轴(303)外部的胀套底座(301)上的孔洞内,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壮郑永平张金霞易刚郭生涛孙岗存张凯才革刘强杨勇金志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中捷钻镗床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