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背门门框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818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背门门框加强结构,其背门门框由顶盖后横梁(1)和对称设置在顶盖后横梁(1)左右两侧的侧后内蒙板(2)焊接而成,该背门门框整体呈“∩”形,所述顶盖后横梁(1)与侧后内蒙板(2)焊接位置处的外侧焊接有加强板(3),所述加强板(3)与其焊接位置处的背门门框贴合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加强板(3)的展开面积大于40cm2,加强板(3)的厚度大于6mm。在不改变现有车辆背门门框的整体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较小的改进,提高顶盖后横梁与侧后内蒙板焊接位置处的强度,避免背门门框开裂、疲劳破损等现象的发生,其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可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用于提高汽车背门门框的强度。
技术介绍
对于微型面包车及部分轿车来说,背门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背门门框上。背门门框由顶盖后横梁、侧后内蒙板焊接而成,侧后内蒙板对称设置在顶盖后横梁下方的左右两侧,整体呈“ η ”形。为增强背门门框的强度,在背门门框的左右两侧还设置车身D柱,车身D柱位于侧后内蒙板的内侧,是背门门框的主要支撑结构。侧后内蒙板的外侧还设置有侧后外蒙板,共同构成了侧后围板。在背门开闭过程及车辆行驶过程中,背门对整个背门门框的强度要求较高。随着近年来微型面包车用途的变化,微型面包车内部空间有所增大,并使用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使整车重量更大,通过CAE分析,并结合车辆综合路况进行的加载试验情况发现顶盖后横梁与侧后内蒙板焊接位置附近出现了开裂、疲劳破损等现象,焊接区域的强度明显偏弱,车身D柱对背门门框的支撑已不能完全满足此类车辆的安全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不改变现有车辆背门门框的整体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较小的改进,提高顶盖后横梁与侧后内蒙板焊接位置处的强度,避免开裂、疲劳破损等现象的发生,且无需花费较高的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背门门框加强结构,其背门门框由顶盖后横梁(1)和对称设置在顶盖后横梁(1)左右两侧的侧后内蒙板(2 )焊接而成,该背门门框整体呈“ η ”形,关键在于所述顶盖后横梁(ι)与侧后内蒙板(2)焊接位置处的外侧焊接有加强板(3),所述加强板(3)与其焊接位置处的背门门框贴合在一起。其中,所述加强板(3)的展开面积大于40cm2,加强板(3)的厚度大于6mm,以充分保证顶盖后横梁与侧后内蒙板焊接位置处的强度。本技术针对顶盖后横梁与侧后内蒙板焊接位置附近出现的开裂、疲劳破损等现象,在相应位置处焊接加强板,使原车背门门框的强度薄弱区域变成了双层钢板结构;加强板焊接在背门门框的外侧,在侧后内蒙板外侧还会安装侧后外蒙板,加强板隐藏在侧后内蒙板与侧后外蒙板之间,不会影响车内、外美观;不改变原车背门门框结构,其构思巧妙、 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可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汽车背门门框加强结构,由一个顶盖后横梁1、两个侧后内蒙板2和两个加强板3组成。两个侧后内蒙板2对称地设置在顶盖后横梁1的左右两侧;位于左侧的侧后内蒙板2,其上端与顶盖后横梁1的左端焊接在一起;位于右侧的侧后内蒙板2,其上端与顶盖后横梁1的右端焊接在一起;顶盖后横梁1和侧后内蒙板2构成了背门门框,背门门框整体呈“H”形。区别在于顶盖后横梁1与侧后内蒙板2焊接位置处的外侧焊接有加强板3(粗线条表示),加强板3与其焊接位置处的背门门框贴合在一起,使得加强板3的一部分与顶盖后横梁1贴合在一起,其余部分与侧后内蒙板2贴合在一起。可采用电阻焊将加强板3焊接在背门门框上。加强板3的展开面积最好大于40cm2,加强板3的厚度最好大于6mm,以保证足够背门门框足够的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背门门框加强结构,其背门门框由顶盖后横梁(1)和对称设置在顶盖后横梁(1)左右两侧的侧后内蒙板(2)焊接而成,该背门门框整体呈“η”形,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后横梁(1)与侧后内蒙板(2 )焊接位置处的外侧焊接有加强板(3 ),所述加强板(3 )与其焊接位置处的背门门框贴合在一起。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背门门框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的展开面积大于40cm2,加强板(3)的厚度大于6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背门门框加强结构,其背门门框由顶盖后横梁(1)和对称设置在顶盖后横梁(1)左右两侧的侧后内蒙板(2)焊接而成,该背门门框整体呈“∩”形,所述顶盖后横梁(1)与侧后内蒙板(2)焊接位置处的外侧焊接有加强板(3),所述加强板(3)与其焊接位置处的背门门框贴合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加强板(3)的展开面积大于40cm2,加强板(3)的厚度大于6mm。在不改变现有车辆背门门框的整体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较小的改进,提高顶盖后横梁与侧后内蒙板焊接位置处的强度,避免背门门框开裂、疲劳破损等现象的发生,其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可行。文档编号B62D25/04GK202272065SQ20112035272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兴海, 彭自力, 熊建华 申请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海彭自力熊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