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121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4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中心端子以及弹性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孔及与中心孔相通的侧边孔;所述中心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心孔内;所述弹性端子收容于所述侧边孔内并设置在所述中心端子的一侧,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沿绝缘本体高度方向贯穿绝缘本体的散热通槽,所述散热通槽与所述侧边孔相连通,藉以形成散热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源连接器的绝缘本体设有沿绝缘本体高度方向贯穿绝缘本体的散热孔,从而电源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后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孔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可以提高电连接器的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到电路板上的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2009年12月16日公告的中国技术专利第CN201325041号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主壳体、安装在绝缘本体的前端的前壳体、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中心端子、与中心端子电性连接并可将中心端子电性连接到外部电路板上的第一连接端子、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并设置在中心端子侧边的弹性端子。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收容孔,所述中心端子收容在中心收容孔内,对接连接器可插入到中心收容孔内与中心端子形成电性连接。熟知电源连接器并未设有散热结构,从而在该电源连接器工作时,容易散热性能不良,影响信号传输质量。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源连接器作进一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散热效果的电源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孔及与中心孔相通的侧边孔;中心端子,所述中心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心孔内;及弹性端子,所述弹性端子收容于所述侧边孔内并设置在所述中心端子的一侧,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沿绝缘本体高度方向贯穿绝缘本体的散热通槽,所述散热通槽与所述侧边孔相连通,藉以形成散热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端子包括一对端子,该对端子对称设置在中心端子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顶壁及与顶壁平行间隔设置的底壁,所述散热通槽在绝缘本体的高度方向贯穿顶壁及底壁。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弹性端子均包括收容在侧边孔中的弹性接触部、将弹性端子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固持部,所述一对弹性接触部分别露置于相应的散热通槽。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的底壁上开设有容置槽供所述弹性端子安装到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容置槽分别与所述散热通槽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安装块,所述弹性端子的固持部上设有卡扣弹片,所述卡扣弹片与安装块卡扣配合以将弹性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连接顶壁与底壁的对接面及与对接面相对设置的后端面,所述容置槽向后开口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连接器进一步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外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有与所述散热通槽相贯通的散热孔。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凸块,所述外壳体设有与凸块配合的卡孔以将外壳体固持在绝缘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端子包括柱形接触头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的绝缘本体设有沿绝缘本体高度方向贯穿绝缘本体的散热孔,从而电源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后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孔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可以提高电连接器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电源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电源连接器的分解图。图4为图1所示电源连接器的另一视角分解图。图5为图1所示电源连接器的外壳体移除后的立体图。图6为图1所示电源连接器的外壳体移除后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7为图5所示电源连接器的俯视图。图8为图5所示电源连接器的前视图。图9为图5所示电源连接器的仰视图。图10为图5所示电源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1为图5所示电源连接器的另一角度剖视图。图12为图1所示电源连接器的外壳体分离的立体图。图13为图1所示电源连接器的外壳体分离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100可安装在外部电路板上(未图标),所述电源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在绝缘本体10内的中心端子20、收容在绝缘本体10内的弹性端子30、及遮覆于绝缘本体10外的外壳体40。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连接器100具有一个柱形的中心端子20及一对片状的弹性端子30,所述弹性端子30对称设置在该中心端子20的两侧。但是中间端子20的形状、弹性端子30的数量、形状及排列方式不加以局限,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不同的形状、数目及排列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7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顶壁101、与顶壁101在绝缘本体 10的高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底壁102、连接顶壁101与底壁102的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的对接面103、与对接面103在绝缘本体10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后端面104、连接顶壁102与底壁103的平行间隔设置的一对侧壁105、106。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对接面103的中心孔11、设置在中心孔11两侧并与中心孔11相通的一对侧边孔12。所述侧边孔12对称地设置在中心孔11的两侧。所述绝缘本体10的侧壁 105、106上均设有凸块109。所述绝缘本体10上开设有沿绝缘本体10的高度方向贯穿绝缘本体10的散热通槽13,所述散热通槽13与所述侧边孔12相连通,藉以形成散热通道以散发中心端子20产生的热量。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连接器100的顶璧101及底壁102上均设有两个所述散热通槽13,所述散热通槽13在绝缘本体10的高度方向贯穿顶壁101及底壁102。顶壁101 及底壁102上相应的散热通槽13与对应的侧边孔12排成一直线。所有的散热通槽13可以通过中心孔11连通在一起,从而可以提高热量的散发。所述绝缘本体10的底壁102上开设有容置槽107供所述弹性端子30安装到所述绝缘本体10,所述容置槽107分别与所述散热通槽13连通。所述容置槽107向后端面104 方向延伸并向后开口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后端面104上。所述容置槽107内设有与弹性端子30配合的安装块108。请参阅图2至图4、图10及图11所示,所述中心端子20包括柱形接触头部21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电性连接、尺寸较大的凸台部22、延伸出底壁102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的安装部23、及设置在凸台部22与安装部23之间的固持部24。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中心孔11设有台阶部111,所述中心端子20的凸台部22与台阶部111配合并在向后的方向上限位中心端子20。所述固持部M上设有多个凸刺241与绝缘本体10干涉配合以将中心端子20固持安装在绝缘本体10上。请参阅图2至图4、图6及图9至图11所示,所述一对弹性端子30均包括收容在相应的侧边孔12中的弹性接触部31、将弹性端子30固持在绝缘本体10上的固持部32、及延伸出底壁102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的安装部33。所述一对弹性接触部31分别露置于相应的散热通槽13中。所述弹性端子30的固持部32上设有卡扣弹片321,所述卡扣弹片321 与安装块108卡扣配合以将弹性端子30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所述弹性接触部31具有弧形的结构,散热通槽13的形状与弹性接触部31的弧形类似,从而提高了弹性接触部暴露的面积,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请参阅图1至图4、图12及图13所示,所述外壳体40包括顶壁41、自顶壁41的相对两侧平行延伸的一对侧壁42、及自侧壁42上向外并向下延伸的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地安装脚43。所述外壳体40的侧壁42上设有与绝缘本体10的一对侧壁105,106上设有的凸块109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万益苟亚娟戴宏骐
申请(专利权)人: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