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导轴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121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4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导轴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针对现有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存在的一次印花规模较小等问题,将一种相组合的两种介质传送平板设备以及含有两个导轴且每个导轴上携带两个喷头组与相应的双供墨系统的机头组件引入到平板式喷墨印花机上,开发一种双导轴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从而在满足个性化打印的同时有效提高印花规模。该装置可以直接应用于一般的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的改造,设备整体安装简便、便于维护、性价比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数字喷墨印花新
,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导轴平板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通过采用两种介质传送平板相组合代替原导带传送装置以及含有两个导轴且每个导轴上携带两个喷头组与相应的双供墨系统的机头组件,可同时对组合后的四个介质传送平板上的打印织物进行相同图案的打印,有效提高印花规模。
技术介绍
数字喷墨印花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集机械、计算机机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项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完善,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先进的生产原理及手段,给纺织印染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被誉为21世纪纺织工业革命技术,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印花方式成为纺织品印花的主要设备。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因其可实现成衣等的个性化打印,技术不断完善,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也不断完善。对于机头固定式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客户端将文档提交到印花设备的PC主机,PC主机经过图像转化以及色彩分析软件的处理,将图像信息转化为相应的喷印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传递给喷印控制器控制喷印。打印过程中,首先喷头组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的运动一个导程,运动过程中喷印控制器根据所得到的喷印控制命令控制喷嘴是否喷墨; 其次伺服电机控制打印平板在织物长度方向上向前移动一个打印宽度,两种运动相互协调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打印任务。相比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对于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如何提高印花速度或者每一次打印成衣等的数量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此,本专利技术开发一种双导轴平板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通过采用两种介质传送平板相组合代替原导带传送装置以及含有两个导轴且每个导轴上携带两个喷头组与相应的双供墨系统的机头组件,可同时对组合后的四个介质传送平板上的打印织物进行相同图案的打印,也即每次打印可以完成四件成衣等的打印,从而在满足个性化打印的同时有效提高印花规模有效提高印花规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相组合的两种介质传送平板设备以及含有两个导轴且每个导轴上携带两个喷头组与相应的双供墨系统的机头组件引入到平板式喷墨印花机上,开发一种双导轴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从而在满足个性化打印的同时有效提高印花规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两种介质传送平板一种普通介质传送平板,一种中间可加装隔板的多功能介质传送平板;两根导轴每根导轴上含有两个喷头组与相应的双供墨系统的机头组件,每个打印喷头组由一个供墨系统供墨;一个隔板,多功能介质传送平板通过将介质传送平板沿着打印织物宽度方向利用隔板均分为两部分;一组高度可调支撑杆,支撑杆高度调节控制系统,每个打印平板由四个高度可调支撑杆支撑在机架底座上;一含有两个导轴且每个导轴上携带两个喷头组与相应的双供墨系统的机头组件,两个导轴上的四个喷头组可同时工作对组合后的四个介质传送平板上的打印织物进行相同图案的打印,也即每次打印可以完成四件成衣等的打印,从而在满足个性化打印的同时有效提高印花规模。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普通介质传送平板外部由皮带包裹,左右两个侧面均设置为圆弧形状,前后两个侧面均装有两个驱动轮主动驱动轮和被动驱动轮,主动驱动轮由电机带动, 从而带动包裹在外面的皮带绕驱动轮做圆周运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介质传送平板分两部分两边为外部由皮带包裹的传送部分,中间为上面可安装隔板的固定部分。传送部分左右两个侧面均设置为圆弧形状,前后两个侧面均装有两个驱动轮主动驱动轮和被动驱动轮,主动驱动轮由电机带动,从而带动包裹在外面的皮带绕驱动轮做圆周运动,固定部分由质地较为坚硬的金属组成,其左右两个侧面均设置为圆弧形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介质传送平板的固定部分上钻有小孔,隔板侧面有铆钉,铆钉口径与小孔口径大小相同,隔板通过其上的铆钉嵌入到质传送平板的孔洞里面而将平板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两种介质传送平板的每个传送部分上平面底部装有加热装置,位于喷头组的右侧,加热装置可以是电热丝或微波、红外加热器,加热装置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两种介质传送平板,其四角由四个高度可调支撑杆支撑在机架底座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杆包括两部分支撑杆部分与旋转部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杆可通过旋转部分的转动改变支撑杆部分的高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杆的旋转部分逆时针(顺时针)方向转动可调高 (低)支撑杆部分的高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伺服电机以及触摸屏通过相关外围电路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度调节操作可通过触摸屏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摸屏可实时显示当前介质传送平板距离喷头组的高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头组件的导轴上含有两个导轴,每个导轴上包含两个喷头组与相应的双供墨系统,两个喷头组分别位移隔板的左右两侧,两个供墨系统分别位于机头组的左右两端,左右两侧的喷头组分别由左右两端的供墨系统供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头组件的两个导轴上含有四个喷头组采用同一个的喷印控制系统控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平板两端为普通介质传送平板,中间位多功能介质传送平板, 三个平板交错排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中一个导轴上的两个喷头组完成组合平板两端的普通介质传送平板上介质的打印,另外一个导轴上的两个喷头组完成组合平板中间功能介质传送平板上两个介质传送部分上打印介质的打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个平板上十二个高度可调支撑杆的旋转部分由一皮带相连,皮带由伺服电机控制转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导轴上的四个喷头组可同时对四个传送平板上的打印织物进行相同图案的打印。本专利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一般的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改造,设备整体简洁、有效, 便于安装、维护,性价比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普通介质传送平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介质传送平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传送平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杆高度调节控制系统示意图。图6为两导轴上的两喷头组初始位置示意图。图7为两导轴上的两喷头组运行一个导程后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主要由高度可调支撑杆(I)、普通介质传送平板(II)、多功能介质传送平板(IV)传送部分(II)与固定部分(III)、含有两个导轴且每个导轴上携带两个喷头组与相应的双供墨系统的机头组件(V)、支撑杆高度调节控制系统(VI)组成。高度可调支撑杆⑴包括两部分支撑杆部分(5)与旋转部分(6);支撑杆高度调节控制系统(VI)包括伺服电机(2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4),皮带(22),触摸屏(25)以及相关外围电路(23);三个传送平板底部的十二个高度可调支撑杆⑴的旋转部分(6)由皮带(22)相连,皮带(22)由伺服电机(21)控制转动,伺服电机(21)以及触摸屏(25)通过相关外围电路(23)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4)相连。普通介质传送平板(II)前后两个侧面均装有两个驱动轮主动驱动轮(3)与被动驱动轮(2),外部包裹着皮带(1),皮带可绕四个驱动轮(2 3)做圆周运动,上平面底部装有加热装置(4),位于喷头组(17 18)的右侧;多功能介质传送平板(IV)分两部分两边为外部由皮带包裹的传送部分(II),中间为上面可安装隔板的固定部分(III),每个传送部分(II)前后两个侧面均装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伯俊刘新金苏旭中谢春萍王颖梅恒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