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以三碳菁为母体的pH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2871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3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三碳菁为母体的pH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具体的说是以三碳菁染料IR-780为母体,与胺类反应合成的pH荧光探针,其结构式如右图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荧光探针在近红外区有特征荧光,而且在不同的pH值下,该pH荧光探针具有不同的最大吸收波长,可用于监测生物体内pH的变化,同时该pH荧光探针的荧光响应面比较广,具有很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而且合成简便,产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小分子荧光探针、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三碳菁为母体的PH 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人体正常情况下,机体的pH值应该维持在6. 8 7. 4之间,略呈碱性。低于或高于这个值,会导致心、肺病变或神经类疾病,严重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身体的病变会导致体内PH值的变化,因此在数量上测量pH值用来检测疾病和病变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为止,pH荧光探针有很多种,荧光素类、半萘酚罗丹荧类、金属配合物类等。荧光探针有的已经应用于商业生产,但是大多数荧光探针的吸收和发射波长在可见区域,很少有近红外区域的PH荧光探针。近红外光谱的范围是650-900nm或者700-1000nm,而可见光谱的范围一般在400-750nm,三碳菁染料IR-780的吸收和发射光谱都在近红外区,而且能有效地避开生物样品的自吸收和自发荧光所造成的背景干扰。专利号WO 2011119114 Al以染料类荧光团为母体合成了一系列的物质与纳米粒子结合用于生物体传感器、标记生物分子、以及生物分子的检测等。IR-780是一种三碳菁类染料,具有摩尔消光系数大、荧光性能良好、最大吸收波长可调范围大、合成简单并且稳定性相对较高等优点,因此基于三碳菁染料IR-780的荧光探针能有效的用于测定生物体内 PH值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以三碳菁染料IR-780为母体的PH荧光探针,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权利要求1. 一种以三碳菁为母体的PH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胺类为异丙胺、苄胺、甲乙胺、N-甲基苯胺、乙二胺、己二胺、对苯二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三碳菁染料IR-780与胺类的物质的量比为1 8 1 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洗脱剂为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 3 1 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结晶的溶剂为正己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是20 80°C;反应时间为1 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具体的说是以三碳菁染料IR-780为母体,与胺类反应合成的pH荧光探针,其结构式如右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荧光探针在近红外区有特征荧光,而且在不同的pH值下,该pH荧光探针具有不同的最大吸收波长,可用于监测生物体内pH的变化,同时该pH荧光探针的荧光响应面比较广,具有很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而且合成简便,产率高。文档编号G01N21/64GK102491930SQ20111040684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夏晓莉, 季文艳, 宋启霞, 王海军, 许冰冰 申请人:江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宋启霞季文艳夏晓莉许冰冰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