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铜合金箔片的交叉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27232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3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钨铜合金箔片的交叉轧制方法,将0.8~3mm厚的钨铜合金烧结板坯进行多道次冷轧,当轧制变形量约40%时,进行90°交叉轧制,变形量仍然控制在40%以内,然后对交叉轧制坯料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700~900℃。根据产品厚度需要,可对退火后的坯料继续进行交叉轧制,每次退火前进行一次交叉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单向轧制过程中出现的表面龟裂问题,减少了退火次数,能制备出厚度为0.05~2mm厚的高致密度钨铜合金箔片。该方法具有对设备要求低、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适于大批量生产,适用于钨的质量分数为50~95%的钨铜合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加工
,尤其是。
技术介绍
钨具有高熔点、高密度、低膨胀系数和高强度等优点,铜具有很好的导热、导电性能,钨和铜复合而成的钨铜合金则兼备钨和铜的优点,具有高密度、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较小的热膨胀系数等优点,在电接触材料、电极材料、电子封装材料和热沉材料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钨铜合金的致密化方法主要有熔渗法、热等静压法、液相烧结法等。其中,熔渗法是先预烧钨骨架,然后将铜与预烧的钨骨架叠置在一起,在还原或真空气氛中进行液相烧结,通过熔融的铜在毛细管力作用下渗入钨骨架中,该方法可获得较高致密度的钨铜合金。然而,熔渗法是依靠钨骨架的毛细作用将铜渗入,钨骨架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闭孔, 易造成铜凝固相粗大且分布不均勻,此外,烧结坯表面留有一层铜,需要打磨去,浪费原料。 而热等静压法则对设备要求较高,且很难实现大块箔片的生产。传统的液相烧结法不能通过液相烧结制备致密的钨铜合金,尽管一些后续加工,如复压、热锻、热压等可提高钨铜合金的相对密度,但这些工艺增加了模具损耗。轧制是一种提高钨铜合金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适合片状的产品,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热轧工艺生产厚度大于2 m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钨铜合金箔片的交叉轧制方法,对钨铜合金烧结坯料在室温下进行多道次冷车L,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ι)对坯料先进行一个方向的轧制;(II)当步骤I轧制的变形量达到30 40%时,改变钨铜合金的轧制方向,即将坯料旋转90°,形成与步骤I中相正交的方向,进行轧制;(III)当步骤II轧制的变形量达到30 40%时,对坯料进行退火;(IV)重复步骤I至III,直至轧制至需要的厚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铜合金箔片的交叉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钨铜合金烧结坯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晓波田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乐普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