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2378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9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中的极芯、将极芯封装于壳体中的盖板组件及漏液保护结构,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及贯穿盖板与盖板绝缘密封的用于引出电池内部电流的电极;电极的一端位于壳体内与极芯电连接,电极的另一端位于盖板外,穿过漏液保护结构;漏液保护结构位于盖板上表面,其中,漏液保护结构包括吸液元件。可以使泄露的电解液不流到电池盖板上,防止电池产生短路等安全隐患,实现对电池的保护,避免电池失效,可以使电池得到长久利用,同时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吸液元件和储液槽可以很好的对渗漏的电解液进行存储,同时保护片易拆卸,易实现漏液保护结构中吸液元件的更换和储液槽中液体的转移,使其继续使用,不用复杂拆装,结构简单易实现。(*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容量、高输出功率、安全、环保、无污染的可充电电池,近年来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电动汽车、空间站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电动汽车,电池作为新型环保、可循环利用能源,是现有新能源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但汽车为移动使用,即存在长期的震动和颠簸,电极和盖板一般采用绝缘密封件绝缘密封,由于不同材料的相互结合,结合力较弱,为结合薄弱环节,在电池颠簸过程中易造成电池密封松动,存在微量漏液现象,同时电池本身密封连接处的电解液渗液(或者爬碱) 现象也一直是现有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泄露的电解液不仅会腐蚀损坏设备,而且会造成电池短路,使电池失效,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电池存在漏液造成电池短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能防止泄露电解液对设备和电池的进一步影响,防止电池短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中的极芯、将极芯封装于壳体中的盖板组件及漏液保护结构,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及贯穿盖板与盖板绝缘密封的用于引出电池内部电流的电极;电极的一端位于壳体内与极芯电连接,电极的另一端位于盖板外,穿过漏液保护结构;漏液保护结构位于盖板上表面,其中,漏液保护结构包括吸液元件。优选,漏液保护结构还包括储液槽和保护片,其中,吸液元件位于储液槽中,保护片与储液槽封装,储液槽底部与盖板上表面接触。进一步优选,储液槽的上边缘周边设有圆周槽,保护片边缘位于圆周槽中,保护片与储液槽间通过双面胶连接。进一步优选,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储液槽底部设有第二通孔,保护片上设有第三通孔,电极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进一步优选,第二通孔周边设有延伸入储液槽中的凸台,凸台与电极表面贴合。进一步优选,储液槽底面为圆形,第二通孔位于储液槽底部中心;保护片表面为圆形,第三通孔位于保护片中心。进一步优选,吸液元件为吸液填料,可以为粉末状填料填充在储液槽中,也可以为棉花等块状物位于储液槽中。也可以优选吸液元件直接为吸液圈,吸液圈上设有第四通孔,电极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吸液圈可以是吸液填料压制的饼状物。优选,漏液保护结构底面与盖板上表面通过双面胶连接。优选,电极包括多个,漏液保护结构包括多个,其中,一个电极分别穿过一个漏液保护结构。4进一步优选,漏液保护结构还包括储液槽和保护片,吸液元件位于储液槽中,保护片与储液槽封装,储液槽底部与盖板上表面接触;储液槽底部设有第二通孔,保护片上设有第三通孔,其中,一个电极依次穿过一个漏液保护结构上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进一步优选,盖板上表面还设有绝缘垫板,绝缘垫板连接多个漏液保护结构的储液槽底部。优选,电极包括多个,多个电极穿过一个漏液保护结构。进一步优选,漏液保护结构还包括储液槽和保护片,吸液元件位于储液槽中,保护片与储液槽封装,储液槽底部与盖板上表面接触;储液槽底部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保护片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多个电极分别依次穿过与其对应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优选,电极与盖板间夹持有绝缘密封件绝缘密封;绝缘密封件含有延伸出盖板外包覆在电极外表面的绝缘包覆件,电极和漏液保护结构夹持绝缘包覆件。本技术在电池盖板与电极密封连接处设置漏液保护结构,可以使泄露的电解液不流到电池盖板上,防止电池产生短路等安全隐患,实现对电池的保护,避免电池失效, 可以使电池得到长久利用,同时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吸液元件和储液槽可以很好的对渗漏的电解液进行存储,同时保护片易拆卸,易实现漏液保护结构中吸液元件的更换和储液槽中液体的转移,使其继续使用,不用复杂拆装,结构简单易实现。本技术的漏液保护结构进一步可以作为电池串并联连接的绝缘垫片,直接实现盖板表面绝缘,节约成本,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漏液保护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技术电池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电池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中的极芯、将极芯封装于壳体中的盖板组件及漏液保护结构3。壳体1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电池的壳体,例如可以为一端开口的铝壳盒或钢壳盒等,也可以采用两端开口的铝壳或钢壳,可以拉拔成型,也可以组装焊接成型等。极芯一般含有正极片、负极片以及用于把正、负极片分隔开的隔膜纸,一般为将正极片/隔膜纸/负极片卷绕或层叠而成。正极片和负极片上可以焊接有正极耳和负极耳用于引出电流,也可以直接在正极片或负极片上设置未辅料区作为正极耳和负极耳用于引出电池电流。盖板组件包括盖板2及贯穿盖板2与盖板2绝缘密封的用于引出电池内部电流的5电极4。盖板2用于封装壳体1,形状与壳体1的开口匹配,盖板2的材料一般为不锈钢、 铝等,盖板2与壳体1的组装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组装方式,例如焊接等。盖板 2的个数本技术也没有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一端开口的电池壳体1,采用一端引出电极4的方式,则可以采用一个盖板2封装壳体1。一般通过在盖板2上设置第一通孔21,电极4通过穿过第一通孔21贯穿盖板,电极4的一端位于壳体内与极芯电连接,电极4的另一端延伸出盖板外,用于引出电池内部电流。第一通孔21的个数没有限制,根据电极4的个数进行设计,一般如果电池采用一端引出的方式,则电池在一端引出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时,则此端盖板含有两个第一通孔21,用于正电极和负电极的穿设。根据需要,盖板上2还可以设置其他结构,例如防爆阀、注液口等其他电池所需结构。电极4用于引出电池内部电流,电极4的一端位于壳体内与极芯电连接,电极4的另一端位于盖板2外。一个盖板上的电极4的个数没有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如果电池为一端引出电极时,一般电极4包括两种极性的电极,即正电极和负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的个数也没有限制。正电极和负电极可以与位于极芯端部的正极耳和负极耳焊接引出电流,也可以通过软连接片等与正极耳、负极耳焊接引出电流。电极4的形状本技术没有限制,可以为圆柱状,也可以为扁平长方形。材料一般为铜、铝、不锈钢、镍等。电极4可以是先与极耳焊接或者通过软连接片等与极耳焊接,后贯穿盖板2与盖板2绝缘密封组装成盖板组件,也可以是先与盖板2通过注塑等做成一体结构的盖板组件,后在盖板2封装壳体1焊接前与极耳焊接或者软连接片焊接等。漏液保护结构3可以只含有吸液元件32,例如可以为只含有海绵圈,位于盖板2上表面,电极4穿过海绵圈,通过海绵圈来吸收泄露到盖板2上的电解液,防止电池短路,发生安全问题,海绵圈可以通过胶黏等方式固定在盖板2表面。本实施例具体描述漏液保护结构3包括储液槽31、吸液元件32和保护片33,吸液元件32位于储液槽31中,保护件33与储液槽31封装,储液槽31底部与盖板2上表面接触。即漏液保护结构3穿设于电极4与盖板2密封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中的极芯、将极芯封装于壳体中的盖板组件及漏液保护结构,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及贯穿盖板与盖板绝缘密封的用于引出电池内部电流的电极;电极的一端位于壳体内与极芯电连接,电极的另一端位于盖板外,穿过漏液保护结构;所述漏液保护结构位于盖板上表面,所述漏液保护结构包括吸液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保护结构还包括储液槽和保护片,所述吸液元件位于储液槽中,所述保护片与储液槽封装,所述储液槽底部与盖板上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的上边缘周边设有圆周槽,所述保护片边缘位于圆周槽中,所述保护片与储液槽间通过双面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储液槽底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保护片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电极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孑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周边设有延伸入储液槽中的凸台,所述凸台与电极表面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底面为圆形,第二通孔位于储液槽底部中心;所述保护片表面为圆形,第三通孔位于保护片中心。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元件为吸液填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元件为吸液圈,所述吸液圈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电极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忆宁冷陈伟周燕飞高睿吴海平王令龙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