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短应力线轧机辊系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5233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效果的新型短应力线轧机辊系密封结构,由传动侧轴承座(1)、四列圆柱滚子轴承(2)、迷宫盖(3)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迷宫环(7)热装于轧辊(8)辊颈处,且端部顶住四列圆柱滚子轴承(3)的内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迷宫盖(3)、迷宫环(7)的结构,使迷宫环(7)热装于轧辊(8)辊颈上,达到紧密配合,克服轧机使用过程中辊系传动侧的渗油问题。通过改变密封圈的型号,避免了装配过程中密封圈阻止迷宫环(7)推入的情况,从而不必改变密封圈开口的方向,达到了实际的密封效果。通过上述改变,本结构减少了辊系密封装置所需零件的数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装配工艺性和装配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短应力线轧机辊系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短应力线轧机辊系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热轧短应力线轧机辊系密封装置结构有两道密封首先是迷宫盖与迷宫环构成一迷宫式密封,其次是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的密封,两道密封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在装配过程中,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必须开口朝外进行装配,但在将迷宫环推入轧辊辊颈时,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的密封唇会阻止迷宫环的推入,导致迷宫环难以到达装配位置。所以装配车间装配时一般都将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开口朝内装配,导致密封效果大大降低。其次,由于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的存在,迷宫环不能热装于轧辊上,迷宫环与轧辊之间只能采用间隙配合。由于采用间隙配合从而导致轧辊辊颈与迷宫环之间存在间隙,在轧机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渗油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效果的新型短应力线轧机辊系密封结构,由传动侧轴承座(1)、四列圆柱滚子轴承O)、迷宫盖(3)、螺钉、垫圈 (5)、U形无骨架橡胶油封(6)、迷宫环(7)、轧辊(8)组成,其特征在于迷宫环热装于轧辊辊颈处,且端部顶住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迷宫环与轧辊辊颈过盈配合,U形无骨架橡胶油封装配在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景良段广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