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赤霉烯酮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齐U盒。
技术介绍
玉米赤霉烯酮又称F-2毒素,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等产生的2,4- 二羟基苯甲酸内酯类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318。玉米赤霉烯酮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高粱等谷类作物和奶制品中,具有生殖发育毒性、免疫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主要是由于对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生殖器官及其功能的毒性,导致雌激素过多症。该毒素污染相当广泛,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意大利、苏联等国均有因玉米赤霉烯酮引起中毒事件报告。该毒素在我国谷物中普遍存在,不仅可以污染谷物、饲料,对动物造成毒性,而且还可以通过污染或残留玉米赤霉烯酮的肉、乳等动物源性食品进入人体,其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无力、头痛、头晕、呕吐、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给人的健康造成威胁。玉米赤霉烯酮在人体中人体中大量地还原成具有更高雌激素活性的a— 玉米赤霉烯醇,然后再进一步降解,部分玉米赤霉烯酮经粪、尿排出体外,经饮水、食物造成二次污染或环境污染。所以,世界各国均明确禁止将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用于畜禽促生长,同时还制定了该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兵,刘国文,李冬娜,张燚,孔涛,张志刚,杨威,唐佳佳,杨文涛,王哲,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