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一个叶轮组件固定到粉碎球磨机的研磨平台上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110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支承粉碎球磨机(10)的叶轮组件(12)的装置(38)可操作以将叶轮组件(12)可靠精确地固定到粉碎球磨机(10)的旋转研磨平台(16)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碎球磨机,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粉碎球磨机之叶轮组件的装置。在现有技术中,适用于对材料进行研磨即粉碎的设备早就是公知的设备,而煤炭就是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更具体地说,迄今为止,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用于粉碎多种不同的材料。这样,在许多情况下,都能够发现上述各个设备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特征差别。这些区别的存在大部分归因于这些设备所应用的各个领域的不同功能要求。例如,在选择特定类型的设备用于特定应用条件下的过程中,一个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因素是要在该设备内被研磨的材料的特性。本领域内一种特定类型的煤炭粉碎设备是一种被通称为球磨机的设备。球磨机的名字来源于下述事实煤炭的粉碎即研磨是在该设备内一个结构上类似球形的研磨表面上进行的。具体的实例可参阅在1969年9月9日授权给J.F.Dalenberg等人的美国专利3465971和/或于1977年1月11日授权给C.J.Skalka的美国专利4002299,这两个专利均已转让给同一受让人,即本申请的申请人,用来为现有技术中适用于火力发电系统的用于粉碎将作为燃料燃烧的煤炭的球磨机的结构特性和操作方式提供技术启示。接下来,在上文引用的粉碎设备中,需要对在球磨机内正被粉碎的材料例如煤炭进行初选。在上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初选是指将被粉碎的材料从夹带这些材料的空气中分离出来。具体而言,是指被粉碎材料的分离,即使夹带有被粉碎材料的空气沿一条弯曲的通道流过球磨机,从而在其改变方向的过程中,使较大颗粒的粉碎材料失去动量并被迫返回研磨平台表面,以使其受到进一步的粉碎。根据现有技术的启示,已经有人在球磨机内采用一个叶轮组件,用于在球磨机内完成对粉碎材料的初选。例如,这样的球磨机包括在1985年6月18日授权给T.V.Maliszewski等人并已转让给本专利技术的受让人的美国专利4523721所涉及的主题。将一叶轮组件刚性固定到球磨机的研磨平台上用于与研磨平台一起转动的尝试已经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由于热膨胀不同而产生的断裂。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仍然需要一种能够将一叶轮组件可靠精确地固定到球磨机的旋转研磨平台上的改进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一叶轮组件可靠固定到球磨机的旋转研磨平台上的设备。专利技术概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将一叶轮组件固定到球磨机的研磨平台上的装置,其中叶轮组件包括一组互相周向隔开安装在至少一个护套亚组件上的叶片。该设备包括可与球磨机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固定装置和可与护套亚组件固定到一起的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相互配合,从而将护套亚组件和球磨机夹持在一起,用于在研磨平台的转动过程中使叶片与研磨平台一起旋转。此外,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还能够以下述方式活动接合允许内部护套亚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一预定的方向相对研磨平台自由移动,而内部护套亚组件与研磨平台处于夹持状态下。 附图说明图1为粉碎球磨机的垂直剖面的前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粉碎球磨机的叶轮组件的局部顶视图;图3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将一叶轮组件固定到研磨平台上以与该研磨平台一起旋转的装置的一种变形结构的放大透视图,图中还示出了处于一个操作位置上的第一和第二相对移动装置;图3B为图3A所示的设备的一种变形结构的放大透视图,图中示出了处于另一操作位置上的第一和第二相对移动设备;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之另一变形结构的放大透视图。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图示的球磨机10包括一个叶轮组件12和一个基本封闭的壳体部分,该壳体部分包括一分离器的壳体14和球磨机的侧面区域16。研磨平台18安装在一根轴20上,该轴20又与一个合适的驱动机构(未示出)可操作地相连接,从而能够被旋转地驱动。由于上述元件以图1所示的方式安装在封闭的壳体部分内,因此研磨平台18设计成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围绕一个由轴20之轴线限定而成的球磨机轴线BA被驱动。下面继续对球磨机10加以说明,一组研磨辊22,根据常规的设计其数量最好为三个,合适地支撑在分离器壳体14的内部,从而等间隔地分布在封闭壳体部分的圆周上。为使附图简明起见,图中仅示出了两个这样的研磨辊22。就研磨辊22而言,每个辊都最好支撑在一个轴24上,而轴24又与某种形式的偏压装置配合连接。将在球磨机10内被粉碎的材料例如煤炭由任何一个合适的传统进料装置输送至球磨机内。例如,可用于这种目的的进料装置可以是一个皮带进料装置(未示出)。当煤炭从进料装置(未示出)送出时,煤炭通过一个整体上由附图标记26表示的给煤设备进入球磨机10内,其中与封闭壳体部分之间适当地设置有该装置。根据图1所示的球磨机10的实施例,给煤设备26包括一个具有合适尺寸的输送管28,该输送管的一端延伸到封闭壳体部分的外部并最好终止于一个漏斗形的部件(未示出)。该部件(未示出)被加工成适当的形状,以利于收集进入球磨机10内的煤粉,并接着将这些煤粉导入输送管28内。给煤设备26的输送管28之另一端30能够将煤炭卸在研磨平台16的表面上。为此,如图1所示,最好通过使用任何常规支撑装置(未示出)将输送管的端部30适当地支撑在封闭壳体内,从而使输送管的端部30与支承研磨平台16并用于旋转的轴18同轴对准并定位于相对一个合适的出口32有一定距离的位置上,而出口32设置于一般由附图标记34表示的分选机内,在煤炭输送到研磨平台16的表面的过程中,也流过该出口。根据具有图1所示结构形式的球磨机的操作方式,气体例如空气被用于从研磨平台18经过封闭壳体部分的内部运送煤炭,用于将煤炭从球磨机10内排出。用于这种条件下的空气通过一个由附图标记36表示的合适开口进入球磨机的侧面区域16,其用于此目的形成于其内。空气从上述位于球磨机侧面区域16内的开口从研磨平台18下方环流到后者的表面上方。具体而言,空气流过由附图标记38表示的空间,为此该空间形成于球磨机侧面区域16的内壁表面和研磨平台16的圆周之间。下面,结合对设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之球磨机10上的叶轮组件12的说明,对空气流入后的流动路线加以描述。空气被迫流过球磨机10的内部,而放置在研磨平台18之表面上的煤炭通过研磨辊22的动作被粉碎。当煤炭被粉碎时,产生的颗粒被离心力向外地远离研磨平台18之中心抛掷。当其到达研磨平台18的外围区域内时,煤粉被从研磨平台18的下方向上流动的空气所接收并随空气一起被带走。此后,夹带有煤粉颗粒的空气流沿一条弯曲的路线流过球磨机10的内部。另外,在沿弯曲路线流动的过程中,较大的煤粉颗粒与夹带有它们的空气分离并被迫返回研磨平台18的表面,在该表面上,这些煤粉颗粒受到进一步的粉碎加工。另外,较轻的煤粉继续被夹带在空气流中。最后,空气和夹带在空气中的煤粉的混合气流流向分选机34,有关分选机34的说明请参阅上文。在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分选机34能够对滞留在空气流中的煤粉作进一步的分选。就是说,具有所需颗粒大小的粉碎煤穿过分选机34并与空气一起从该分选机34内排出,接着从球磨机10中排出。另一方面,大于所需尺寸的煤粉返回研磨平台18的表面,煤粉在该表面上受到进一步的粉碎。此后,按照上述的加工过程对这些煤粉颗粒重复处理。即,颗粒被抛向研磨平台18的外侧并被来自研磨平台18之下方的空气所吸收,然后与空气一起经下述的弯曲路线流过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一叶轮组件固定到一个粉碎球磨机上的装置,所述叶轮组件包括一组安装于互相周向间隔的至少一个护套亚组件上的叶片,所述装置包括:可与所述球磨机固定到一起的第一固定装置;可与所述护套亚组件固定到一起的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 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相互配合以将所述护套亚组件和球磨机夹持在一起,以使叶轮在球磨机的转动过程中与球磨机一起旋转,而且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还以下述方式活动地互相接合:允许相对所述球磨机沿一预定的所述内部护套亚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向自由移动,同时使所述内护套亚组件和球磨机处于夹持状态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G伊斯曼LS法里斯RS普费里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斯托姆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