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股骨颈粉碎性骨折后侧加压型固定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752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创股骨颈粉碎性骨折后侧加压型固定接骨板,接骨板呈与股骨颈后侧面吻合的H型曲面结构,H型接骨板的四脚均设有锁定孔,H型接骨板两前脚的锁定孔穿接有贯穿股骨颈、球头的球形钉,H型接骨板两后脚的锁定孔穿接有贯穿股骨颈、粗隆的球形钉。利用球形钉穿接在H型接骨板的前、后脚和中腰上的腰型球型槽内,球形钉锁定腰型球型槽内时方向和角度可调分别实现股骨颈与球头的拉紧、股骨颈与粗隆的拉紧和股骨颈内碎骨的拉紧,只须在股骨颈后侧切口即可安装接骨板,操作简单,切口小,对股骨颈粉碎骨折处全面固定,拉紧牢靠、无松动,长期使用无安全隐患,有利于复位准确,不变形,治疗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医疗
,具体说是一种微创股骨颈粉碎性骨折后侧加压型固定接骨板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中老年人的骨折疏松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有关资料显示,国内人均寿命已达73岁,而中老年的活动量逐渐减小,也是导致中老年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增多的原因之一,有文献报道90%以上的髋部(指股骨粗隆及股骨颈间)骨折的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其中3/4为女性。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动力髋为主,即DHS加压套筒鹅头钉,虽说其治疗效果早已得到认可,但在临床安装时较为复杂,并对骨架损伤太大,股骨颈与球头固定部分为一根拉力钉,相对的稳定性能差,临床应用发生产品断裂的现象较多;拉力钉安装后只产生拉力,术时要达到正确复位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接骨板与骨表面接触太少,导致复位不正确,固定不稳定,治疗效果差;DHS套筒鹅头钉的头部套筒直径为13mm, 长度25 30mm,在安装时骨架粗隆间打孔较大,安装好后鹅头钉套筒基本将粗隆间的髓腔堵塞,阻止了髓腔内血液和骨髓流通,同样影响了骨折处再生长速度,延长了愈合时间,增加了病患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切口小,锁紧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股骨颈粉碎性骨折后侧加压型固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接骨板呈与股骨颈后侧面吻合的H型曲面结构,H型接骨板的四脚均设有锁定孔,H型接骨板两前脚的锁定孔穿接有贯穿股骨颈、球头的球形钉,H型接骨板两后脚的锁定孔穿接有贯穿股骨颈、粗隆的球形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亚军顾玉祥冯健赵道芳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中兴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