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驱动润滑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0186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压驱动润滑泵,包括泵单元、双线器、配油阀组、换向机构、泵体以及油罐,泵单元对称安装在换向机构两侧,与设置在换向机构内的换向杆相连;双线器安装在换向机构上,与设置在换向机构内的泵单元出口相连;配油阀组安装在所述双线器上,与双线器出口相连;换向机构安装在所述泵体上,与设置在泵体上的吸油口相连;油罐安装在泵体上,与泵体相连;配油阀组上设有出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应用在混凝土泵车等重型机械上,此类机械的工作条件一般都比较恶劣,在恶劣的环境下设备上的摩擦副需要经常添加润滑脂,以便使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达到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检修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不污染环境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掘进机用液压驱动润滑泵,属于机械设备润滑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用于对混凝土泵车等重型机械进行润滑主要有电动润滑泵、进口的气动润滑泵系统和液动润滑泵等;如美国的LINCOLN公司生产的气动、液动润滑泵系列等。由于液动润滑泵在设计和生产上的规模性和特殊性,目前国内还没有生产液动润滑泵系统的专业厂家。所以开发和生产液动润滑泵系列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此类润滑泵的开发要解决的难题是润滑剂泵送与输入动力液压的同步性;出口数量的自由变换等,这一研发对于润滑行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重型工程机械等运用液压油的场合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液压驱动润滑泵,使受润滑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达到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检修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不污染环境的目的。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驱动润滑泵,包括泵单元、双线器、配油阀组、换向机构、泵体以及油罐,所述泵单元对称安装在所述换向机构两侧,与设置在所述换向机构内的换向杆相连;所述双线器安装有所述换向机构上,与设置在所述换向机构内的泵单元出口相连;所述配油阀组安装在所述双线器上,与所述双线器出口相连; 所述换向机构安装在所述泵体上,与设置在泵体上的吸油口相连;所述油罐安装在所述泵体上,与所述泵体相连;所述配油阀组上设有出油口。本技术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是前述的液压驱动润滑泵,配油阀上设有出四个油口,所述出油口分别设有压力脉冲阀,且出油口数量可在1-3之间,自由改变出油口的数目。进一步的,前述的液压驱动润滑泵,在所述出油口处还设有安全阀,当润滑泵的压力超过最大工作压力时,安全阀自动打开,排出油脂,以保护泵的零件不被损坏。本技术适用于对需同步润滑的润滑点进行直接的同步润滑,也适用于递进式润滑系统和单线阻尼润滑系统,通过程控器可将润滑脂定时定量地输送至各润滑点,故广泛应用于工程、运输、机床、轻工、锻压等机械的间歇集中润滑系统。尤其可应用在混凝土泵车等重型机械上,此类机械的工作条件一般都比较恶劣,在恶劣的环境下设备上的摩擦副需要经常添加润滑脂,以便使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达到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检修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不污染环境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与传统的润滑相比有以下的优点(1)液压驱动的润滑泵,比传统电机驱动的润滑泵环境适应性更好;2)同步润滑,与传统润滑相比较,可实现对某些特殊润滑点实施同步润滑,大大提高润滑效果;(3)出油口数的自由变换,可根据不同设备,不同厂家的润滑需求,自由调整出油口的数量;(4)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整个润滑泵为全封闭结构,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 集中润滑是定时自动润滑,因此无需人工操作,润滑时不需要停机,这样就大大的节省了维护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驱动润滑泵,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泵单元1、双线器2、配油阀组3、换向机构4、泵体5以及油罐6,泵单元1对称安装在换向机构4的两侧, 与设置在换向机构4内的换向杆相连;双线器2安装有换向机构4上,与设置在换向机构4 内的泵单元出口相连;配油阀组3安装在双线器2上,与双线器2的出口相连;换向机构安装在泵体上,与设置在泵体5上的吸油口相连;油罐6安装在泵体上,与泵体5相连;配油阀组3上设有出四个油口 7,出油口分别设有单独调节开关和安全阀8,以保护泵的零件安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液压油由设在泵单元1上的液压油进口输入泵单元1 从而驱动泵单元运动并泵油,同时泵单元1运动过程中触动换向杆并带动另一侧泵单元1 换向,泵单元1泵出的润滑剂经内部孔道流入双线器2,及经过双线器2计量以及分配后输出。当往另一侧泵单元1输入液压油时,重复以上动作,交替往复,可实现连续泵油。在泵出油口 7处,安装有安全阀8,当泵的压力超过最大工作压力时,安全阀8打开,排出油脂,以保护泵的零件不被损坏。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驱动润滑泵,包括泵单元、双线器、配油阀组、换向机构、泵体以及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单元对称安装在所述换向机构两侧,与设置在所述换向机构内的换向杆相连;所述双线器安装在所述换向机构上,与设置在所述换向机构内的泵单元出口相连; 所述配油阀组安装在所述双线器上,与所述双线器出口相连;所述换向机构安装在所述泵体上,与设置在泵体上的吸油口相连;所述油罐安装在所述泵体上,与所述泵体相连;所述配油阀组上设有出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油阀上设有出四个油口,所述出油口分别设有压力脉冲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润滑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油口处还设有安全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单元出口数量在1-3 的范围内自由变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液压驱动润滑泵,包括泵单元、双线器、配油阀组、换向机构、泵体以及油罐,泵单元对称安装在换向机构两侧,与设置在换向机构内的换向杆相连;双线器安装在换向机构上,与设置在换向机构内的泵单元出口相连;配油阀组安装在所述双线器上,与双线器出口相连;换向机构安装在所述泵体上,与设置在泵体上的吸油口相连;油罐安装在泵体上,与泵体相连;配油阀组上设有出油口。本技术适合应用在混凝土泵车等重型机械上,此类机械的工作条件一般都比较恶劣,在恶劣的环境下设备上的摩擦副需要经常添加润滑脂,以便使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达到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检修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不污染环境的目的。文档编号F16N13/22GK202252763SQ20112038672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陈连伟 申请人: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连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