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冷却循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9947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进水池(1)、冷却塔(2)、水泵(3)、泵房(4)、出水管路(5)、换热器(6)和回水管路(7),所述的进水池(1)和所述的冷却塔(2)设在所述的泵房(4)的顶部。采取这种布置方式能降低水泵扬程,提高整个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循环水系统,具体说是一种节能冷却循环水系统
技术介绍
冷却循环水系统的作用是带走在生产过程中由工艺设备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冷却设备。广泛应用在钢铁、石化、水泥、制药等高耗能行业。传统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由进水池1、冷却塔2、水泵3、泵房4、出水管路5、换热器6、回水管路7组成。这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布置存在如下问题(1)进水池布置在泵房侧面,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 从换热器出来的回水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冷却塔处泄压泄能,白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能耗低的节能冷却循环水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节能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进水池、冷却塔、水泵、泵房、出水管路、换热器和回水管路,所述的进水池和所述的冷却塔设在所述的泵房的顶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节能冷却循环水系统,把进水池和冷却塔设置在泵房顶部, 充分利用回水能量,将回水尽量送到高处,以提高水泵的进口压力,降低水泵扬程,提高整个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采用上述方案的循环水系统具有如下优点(1)进水池和冷却塔移到了泵房顶部,减少了占地面积。(2)新型冷却循环水系统进水池水面到泵中心线的距离比传统冷却循环水系统高,而到换热器最高点的距离则比传统冷却循环水系统低。这样,新型冷却循环水系统比传统冷却循环水系统可选扬程低一点的水泵,水泵配套电机功率减少,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3)冷却塔放在最高处,通风效果好,增强了冷却塔的冷却效果,比传统冷却循环水系统可适当降低水泵流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能耗低的节能冷却循环水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冷却循环水系统图。图2是节能冷却循环水系统图。图中1.进水池、2.冷却塔、3.水泵、4.泵房、5.出水管路、6.换热器、7.回水管路、8.进水池水面到水泵中心线距离、9.进水池水面到冷却器最高点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2,一种节能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进水池1、冷却塔2、水泵3、泵房4、出水管路5、换热器6、回水管路7,其中进水池1和冷却塔2设在泵房4的顶部,采用这种布置方式能增加进水池1水面到水泵3中心的距离8,同时能减少进水池1水面到换热器6最高点的距离9。由于进水池1水面到水泵3中心的距离8增加了,而到换热器6最高点的距离9 减少了,故可以选扬程低一点的水泵3,水泵3配套电机功率减少,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另外,由于冷却塔2放在最高处,通风效果好,增强了冷却塔2的冷却效果,故可适当降低水泵流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建造成本低,运行能耗低的新型节能冷却循环水系统。本
内的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作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任何对上述实施例技术变化、变型方案均未超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节能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进水池(1)、冷却塔O)、水泵(3)、泵房0)、出水管路(5)、换热器(6)和回水管路(7),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池(1)和所述的冷却塔( 设在所述的泵房的顶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进水池(1)、冷却塔(2)、水泵(3)、泵房(4)、出水管路(5)、换热器(6)和回水管路(7),所述的进水池(1)和所述的冷却塔(2)设在所述的泵房(4)的顶部。采取这种布置方式能降低水泵扬程,提高整个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文档编号F25D1/00GK202254561SQ20112033809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海华, 叶丹映, 吴波 申请人:长沙翔鹅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刘海华叶丹映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翔鹅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