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8836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涂布棒,它包括把手和与把手的端部连接的涂布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端呈圆环形,所述的把手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的涂布端所在的平面。由于所述涂布端呈圆环形,所以,不用转动平皿就可以接触到平皿培养基边缘位置,从而,能容易的涂布平皿培养基边缘,也能保证平皿培养基的所有区域能够被涂布。(*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布棒
本技术涉及生物器械,尤其涉及涂布菌液的涂布棒。技术背景中国专利申请200920020175. 3号和200920020175. 3号分别揭露了一种涂布棒。该两件专利申请中,涂布棒均呈L形。上述的涂布棒在涂布菌液时,手持把手部位,前端在平板上来回涂布,使菌液均勻分散在培养基上。但是,上述的涂布棒如果前端直边过长,则会使平皿培养基边缘区域很难涂布,特别是靠近操作者手的一边,往往只能来回转动平皿来涂布,效率不高且容易造成涂布不均勻。若前端直边过短,则会影响涂布效率且容易造成某些区域未能被涂布。另外,目前呈三角形的涂布棒也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平皿培养基边缘较难涂布或者平皿培养基某些区域未能被涂布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涂布棒,该涂布棒包括把手和与把手的端部连接的涂布端,所述涂布端呈圆环形,所述的把手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的涂布端所在的平面。可选地,所述涂布端的直径是2厘米至4厘米之间。可选地,所述把手呈L形。可选地,所述涂布端还开设有一开口。由于上述涂布棒通常为玻璃材质制造,该开口为玻璃成型时所留的工艺开口,其能够使菌液能够进入到涂布端的内圈中,在移动涂布端时,使涂布端两侧的菌液均能够被均勻分散,达到迅速分布均勻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技术的涂布端呈圆环形,扩大了单位涂布面积,不用转动平皿就可以接触到平皿培养基边缘位置,从而,能容易的涂布平皿培养基边缘,也能保证平皿培养基的所有区域能够被涂布。本技术的涂布棒还能够使菌液均勻分散在培养基表面,节约时间,提高涂布的成功率,更容易形成单菌落,而且,在保证涂布效果的前提下减小涂布棒体积,节约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涂布棒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涂布棒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创造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涂布棒包括把手1和涂布端2。把手1呈L形, 包括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第二连接段12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而与第一连接段11构成所述L形。所述涂布端2连接于所述把手1的端部,具体的,连接于把手1的第二连接段12的端部12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段12位于所述涂布端2内,所述第一连接段11垂直于所述涂布端2所在的平面,所述把手1和涂布端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其他方式,比如,所述第一连接段11倾斜于第二连接段12所在的平面,换言之,只要能带动涂布端2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即可。所述涂布端2呈圆环形,直径在2厘米至4厘米之间,具体的,所述涂布端2自第二连接段12的端部121弯折而呈圆弧形,从而,涂布端2的另一端部 21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端部121相隔而形成开口 3。本技术的涂布棒在使用时,手握住把手1,然后,用涂布端2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这样,由于所述涂布端2是圆环形,所以,不用转动平皿就可以接触到平皿培养基边缘位置,从而,能容易的涂布平皿培养基边缘,也能保证平皿培养基的所有区域能够被涂布。另外,采取上述结构后,扩大了单位涂布面积,还能够使菌液均勻分散在培养基表面,节约时间,提高涂布的成功率,更容易形成单菌落,而且,在保证涂布效果的前提下减小涂布棒体积,节约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涂布棒,它包括把手和与把手的端部连接的涂布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端呈圆环形,所述的把手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的涂布端所在的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端的直径是2厘米至4厘米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呈L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端还开设有一开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涂布棒,它包括把手和与把手的端部连接的涂布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端呈圆环形,所述的把手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的涂布端所在的平面。由于所述涂布端呈圆环形,所以,不用转动平皿就可以接触到平皿培养基边缘位置,从而,能容易的涂布平皿培养基边缘,也能保证平皿培养基的所有区域能够被涂布。文档编号C12M1/26GK202246690SQ201120382778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旭, 陈功 申请人:苏州先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功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先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