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式变节流液压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1226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31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式变节流液压阻尼器,它是在缸筒(1)的内孔前端与活塞(4)的顶部之间设有无杆油腔(25),在无杆油腔内设有浮动活塞(3),活塞的内孔中装有阻尼弹簧(5)、钢球(6)、回油弹簧(7)、阻尼塞(8)及含有阻尼间隙(24)的阻尼堵(9),阻尼弹簧的内圈套在阻尼塞上,回油弹簧的内圈套在钢球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回油螺堵(10)上,阻尼堵则与活塞内孔螺纹连接在一起,缸筒内孔与活塞杆(13)之间设有有杆油腔(26),在有杆油腔(26)内设有复位弹簧(12),有杆油腔前端设有导向套(15),复位弹簧与导向套(15)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式变节流液压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式变节流液压阻尼器,属于液压
技术背景在冲击能量较大的场合,采用机械弹簧式阻尼器吸收能力差,且反弹力过大。因此,液压阻尼器作为能量的缓冲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因为液压阻尼器可将90%以上的冲击能量通过节流孔吸收并转化为油液的热能并散发掉,缓冲效率和衰减系数都比传统的缓冲器大为提高。国内现有的液压阻尼器,均采用的是收缩式液压阻尼,在使用中往往会受到部件安装的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改进的液压阻尼器一拉式变节流液压阻尼器, 该阻尼器能克服现有的收缩式液压阻尼存在的缺陷,使用方便。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式变节流液压阻尼器,其结构特点是它含有缸筒、活塞、活塞杆,活塞杆安装在缸筒的内孔内,活塞套在活塞杆上,并通过螺母锁定,在缸筒的内孔前端与活塞的顶部之间设有无杆油腔,在无杆油腔内设有浮动活塞,活塞的内孔中装有阻尼弹簧、钢球、回油弹簧、阻尼塞及含有阻尼间隙的阻尼堵,阻尼弹簧的内圈套在阻尼塞上,回油弹簧的内圈套在钢球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回油螺堵上,阻尼堵则与活塞内孔螺纹连接在一起,将阻尼弹簧、钢球、回油弹簧、阻尼塞固定在活塞内孔中,缸筒内孔与活塞杆之间设有有杆油腔,在有杆油腔内设有复位弹簧,有杆油腔前端设有导向套,复位弹簧与导向套相连接。在活塞杆的前端设有杆端关节轴承,以便于连接。在缸筒的前端还装有微型消声器,用于减少噪音。本技术在缸筒的内孔前端的无杆油腔内设有浮动活塞,这样可以避免当活塞杆被拉出时,无杆油腔容积增大,油液不能完全充满,而造成的吸空现象,通过空气推动浮动活塞,无杆油腔容积变小,油液完全充满油腔,从而避免吸空现象。活塞的内孔中装有阻尼弹簧、钢球、回油弹簧、阻尼塞及阻尼堵,阻尼弹簧的内圈套在阻尼塞上,回油弹簧的内圈套在钢球上,阻尼堵则与活塞内孔螺纹连接在一起,将阻尼弹簧、钢球、回油弹簧、阻尼塞固定在活塞内孔中,因此,当活塞杆拉出时,有杆油腔内的油液能通过阻尼小孔缓慢流到无杆油腔,吸收冲洗能量;而在缸筒内孔内设有复位弹簧,有杆油腔前端设有导向套,复位弹簧与导向套连接,这样,当缓冲结束后,弹簧复位,无杆油腔内的油液抵抗回油弹簧的弹力,打开钢球,快速流到有杆油腔,活塞杆缩回。本技术是利用流体流动的粘性阻尼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和热能,用来延长冲击负荷的作用时间,吸收并转化冲击能量。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当正行程时,活塞杆被拉出时,有杆油腔内的油液通过活塞上的阻尼间隙缓慢流向无杆油腔,复位弹簧同时被压缩,储存能量,油液在运动过程中通过阻尼间隙受到的阻力很大,油液摩擦生热,将功量转变为热能耗散;当反行程时,被压缩的弹簧回弹,无杆油腔的油液打开钢球,流向有杆油腔,活塞杆缩回。本技术通过弹簧存储能量,吸收和消散能量则通过油液以一定的控制速度流经阻尼间隙节流阻尼实现,而阻尼间隙的流经油液的面积依据冲击速度而变化,冲击速度快,油液面积大,抗力小;冲击速度慢,油液面积小,抗力大,从而提高缓冲效率,降低阻尼抗力。本技术结构新颖,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然而所述的实施例不应以限制的方式解释。由图1可以看出,本技术含有缸筒1、活塞4、活塞杆13,活塞杆13安装在缸筒 1的内孔内,活塞4则套在活塞杆13上,并通过螺母11锁定,在缸筒1的内孔前端与活塞4 的顶部之间形成无杆油腔25,在无杆油腔25内设有浮动活塞3,活塞4的内孔中装有阻尼弹簧5、钢球6、回油弹簧7、阻尼塞8及含有阻尼间隙对的阻尼堵9,阻尼弹簧5的内圈套在阻尼塞8上,回油弹簧7的内圈套在钢球6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回油螺堵10上,阻尼堵8则与活塞4的内孔螺纹连接在一起,将阻尼弹簧5、钢球6、回油弹簧7、阻尼塞8固定在活塞4 内孔中,缸筒1内孔与活塞杆13之间形成有杆油腔沈,在有杆油腔沈内设有复位弹簧12, 有杆油腔26前端设有导向套15,复位弹簧12与导向套15相连接。在活塞杆13的前端设有杆端关节轴承18。缸筒1与导向套15采用螺纹连接,采用乐泰242胶锁固,将浮动活塞3、活塞4、 阻尼弹簧5、钢球6、回油弹簧7、阻尼塞8、阻尼堵9、回油螺堵10、螺母11、复位弹簧12、 活塞杆13、档套14封闭在缸筒1的内孔中,活塞4的内孔套在活塞杆13上,通过7级间隙配合,保证两者的同轴精度,并通过螺母11进行锁固,保证轴向无窜动;浮动活塞3在缸筒 1的内孔前端与活塞4的顶部之间形成的无杆油腔25中浮动;阻尼弹簧5的内圈套在阻尼塞8上,回油弹簧7的内圈套在钢球6上,阻尼堵9与活塞4螺纹连接,将阻尼弹簧5、阻尼塞8、钢球6、回油弹簧7固定在活塞4的内孔中;在缸筒1的前端还装有微型消声器2,微型消声器2与缸筒1用螺纹连接,采用乐泰242胶锁固;螺母11与活塞杆13采用螺纹连接。复位弹簧12的内圈套在螺母11及导向套15上,导向套15与缸筒1采用螺纹连接,用乐泰242胶锁固;杆端关节轴承18与活塞杆13采用螺纹连接,通过锁紧螺母16、锁紧垫片 17锁固;防尘圈19、0形圈20及0形圈21为橡胶件,利用材料的弹性套在导向套15的沟槽四-1、29-2、四-3中,将油液密封在缸筒1的内腔里,防止油液外漏;0形圈22套在活塞杆 13的沟槽观中,阻止有杆油腔内的油液的泄漏;0形圈23套在浮动活塞3的沟槽30中,阻止无杆油腔内油液的泄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式变节流液压阻尼器,其特征是它含有缸筒(1)、活塞(4)、活塞杆(13),活塞杆(13)安装在缸筒(1)的内孔内,活塞(4)套在活塞杆(13)上,并通过螺母(11)锁定,在缸筒(1)的内孔前端与活塞(4)的顶部之间设有无杆油腔(25),在无杆油腔(25)内设有浮动活塞(3),活塞(4)的内孔中装有阻尼弹簧(5)、钢球(6)、回油弹簧(7)、阻尼塞(8)及含有阻尼间隙(24)的阻尼堵(9),阻尼弹簧(5)的内圈套在阻尼塞(8)上,回油弹簧(7)的内圈套在钢球(6)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回油螺堵(1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安王金辉武光玉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航空液压控制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