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车架可升降式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943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铰接车架可升降式运输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下面的车轮组件,前车架上设有操控台,中间铰接体的前端与前车架相铰接,后端与后车架相铰接,且中间铰接体前、后两端的铰接轴线相垂直,车轮组件安装在悬挂系统上,悬挂系统包括悬挂座、摆动臂和悬挂油缸,悬挂座的上端固定在车架的底部,悬挂座的下端与摆动臂的一端相铰接,车轮组件安装在摆动臂的另一端,悬挂油缸的上端铰接在悬挂座上,悬挂油缸的下端铰接在摆动臂的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铰接结构与悬挂系统的巧妙结合,具有转向灵活、可以方便地实现车架的升降的特点;前后车轮的悬挂系统在升降时,不需要有严格的同步性要求,可以简化控制系统,降低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铰接式车架结构的运输车。
技术介绍
铰接式车架结构的运输机械非常广泛,如轮式装载机械、渣罐运输机械等。铰接式车体结构的车辆具有转向灵活可靠的特点。目前,在大吨位的搬运工艺中,具有高效运输特点的就是采用的“一车多斗运输” 工艺,即一部运输车可以配多个斗子,实现一车多点、多斗运输。在冶金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框架运输车,该种运输工艺就是一部框架运输车可以配多个框架(即多斗)。但该种车型目前大都是采用整体式车架结构,配以多轴悬挂和转向桥支撑的结构方式。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0810205230. 6就公开了一种钢厂用动力升降平板框架运输车,它包括一发动机、一车架、液压系统、至少一个驾驶室、驾驶室内部的控制按钮和操作手柄,所述液压系统包括驱动液压泵。现有的这种平板框架运输车由于采用的是整体式车架结构,在举升时对同步性的要求很高,因此,需要非常复杂的控制系统来支持。另外,由于整全式车架转向不灵活,其转向结构也比较复杂,具有制作维护、综合使用成本较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举升时对同步性要求低、转向灵活的可升降式运输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铰接车架可升降式运输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下面的车轮组件,所述车架分为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上设有操控台,还包括一中间铰接体,所述中间铰接体的前端与前车架相铰接,中间铰接体的后端与后车架相铰接,且中间铰接体前、后两端的铰接轴线相垂直,所述车轮组件安装在悬挂系统上,所述悬挂系统包括悬挂座、摆动臂和悬挂油缸,悬挂座的上端固定在车架的底部,悬挂座的下端与所述摆动臂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车轮组件安装在摆动臂的另一端,所述悬挂油缸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悬挂座上,悬挂油缸的下端铰接在摆动臂的中部。优选地,所述中间铰接体前端与前车架相铰接的铰接轴线沿水平方向,所述中间铰接体后端与后车架相铰接的铰接轴线沿竖直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后车架的前端设有一鞍部,所述鞍部与中间铰接体的后端相铰接。进一步地,所述鞍部与中间铰接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转向油缸,转向油缸的一端铰接在中间铰接体上,另一端铰接在鞍部上。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铰接体的后端设有两个同轴的竖直销轴座,所述两个竖直销轴座分别通过销轴与鞍部相铰接。优选地,所述中间铰接体前端的底部设有两个同轴的水平销轴座,所述两个水平销轴座分别通过销轴与前车架相铰接。优选地,所述后车架包括一车架平板,所述车架平板呈长方形。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货物框架,所述货物框架包括一托盘和连接在托盘下面的两排支腿,两排支腿之间设有供所述车架平板插入的空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前后车架之间通过铰接结构连接,具有转向灵活的特点; 车轮通过液压悬挂系统与车架相连接,可以方便地实现车架的升降;同时,由于这种铰接结构与悬挂系统的巧妙结合,使得前后车轮的悬挂系统在升降时,不需要有严格的同步性要求,可以简化控制系统,降低故障率。本专利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框架运输车,增加了车架升降功能,从而实现了 “一车多框架、多点运输”,具有高效的特点;同时,在运输环节不需要起吊设备的配合,可以自行装卸货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铰接车架可升降式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悬挂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货物放置在货物框架上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图7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运输车自动装载货物并运输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铰接车架可升降式运输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下面的车轮组件6,所述车架分为前车架1和后车架3,前车架1上设有操控台11。前车架 1和后车架3之间还包括一中间铰接体2,中间铰接体2前端的底部设有两个同轴的水平销轴座22,这两个水平销轴座22分别通过销轴与前车架1相铰接。后车架3的前端设有一鞍部31,中间铰接体2的后端设有两个同轴的竖直销轴座 21,这两个竖直销轴座21分别通过销轴与鞍部31的前端相铰接。中间铰接体2前、后两端的铰接轴线是互相垂直的,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中间铰接体2前端与前车架1相铰接的销轴是沿水平方向的,而中间铰接体2后端与后车架的鞍部31相铰接的销轴是沿竖直方向的。鞍部31与中间铰接体2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转向油缸4,转向油缸4的一端铰接在中间铰接体2上,另一端铰接在鞍部31上,两个转向油缸4用于在车辆转向时传递力矩。车架1、3的下面设有多个悬挂系统5,车轮组件6均安装在悬挂系统5上。如图2所示,每个悬挂系统包括悬挂座51、摆动臂52和悬挂油缸53,其中悬挂座 51的上端固定在车架的底部,悬挂座51的下端与摆动臂52的一端相铰接,而车轮组件6安装在摆动臂52的另一端,悬挂油缸53的上端铰接在悬挂座51上,悬挂油缸53的下端铰接在摆动臂52的中部(也就是摆动臂52的两端与悬挂座51、车轮组件6的连接点之间)。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为平板运输车,如图1所示,其后车架3除鞍部31 外还包括一车架平板32,车架平板32呈长方形。本专利技术平板运输车可以配置多个货物框架,与所述货物框架搭配使用。如图3、图4所示,货物框架8包括一托盘81和连接在托盘81下面的两排支腿82, 两排支腿82之间设有供后车架的车架平板插入的空档83。货物7可以放置在托盘81的上面。下面说明利用本专利技术运输车自动装卸货物的过程。如图5所示,货物预先放置在货物框架上,本专利技术运输车的各个悬挂油缸处于收缩状态,从而使前、后车架下降到一个最低的高度,该高度正好低于货物框架底部的空档高度。然后,将本专利技术运输车驶入,使后车架的车架平板插入货物框架底部的空档中,如图6 所示。如图7所示,当货物完全处于后车架的车架平板上方时,各个悬挂油缸伸长,使前、后车架同时上升,直到后车架将货物框架顶起,且货物框架的支腿离开地面一定高度, 以便于保持该状态将货物运输转移。在前、后车架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由于前、后车架之间采用铰接结构,因此并不需要保持很严格的同步性。当货物被运输到目的地后,可以按照与上述相反的过程,将货物自动卸载到地面上。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运输车配合货物框架,可以不利用起吊设备,就能进行装卸作业。本专利技术在铰接式车体结构转向灵活、可靠的基础上,增加相对固定的升降悬挂,实现车体结构的升降,达到框架运输车的功能;具有生产制造容易,维护、使用可靠性优越的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铰接车架可升降式运输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下面的车轮组件(6),其特征是,所述车架分为前车架(1)和后车架(3),前车架(1)上设有操控台(11),还包括一中间铰接体O),所述中间铰接体⑵的前端与前车架⑴相铰接,中间铰接体⑵的后端与后车架C3)相铰接,且中间铰接体( 前、后两端的铰接轴线相垂直,所述车轮组件(6)安装在悬挂系统(5)上,所述悬挂系统(5)包括悬挂座(51)、摆动臂(52)和悬挂油缸(53), 悬挂座(51)的上端固定在车架的底部,悬挂座(51)的下端与所述摆动臂(5 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车轮组件(6)安装在摆动臂(5 的另一端,所述悬挂油缸(5 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悬挂座(51)上,悬挂油缸(5 的下端铰接在摆动臂(5 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会良任中立张吉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