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6918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下称为“第一面板”),进行图像显示;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以下称为“第二面板”),配置于第一面板的背面侧,显示透过区域与遮光区域的视差屏障图案;背光装置,配置于第二面板的背面侧,通过第二面板对第一面板照射背光;第一SP波反射板,配置于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使正交的两个偏振成分的光中一个偏振方向的偏振成分的光透过,使与该一个偏振方向正交的偏振成分的光反射,第一SP波反射板将透过了第二面板的背光中与遮光区域对应的背光反射到第二面板。由此,在使用两个面板中的一个面板形成视差屏障而切换二维显示与三维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提高三维显示时的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能够针对多个视点视认不同的图像的视差屏障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具备视差屏障而能够切换二维显示(2D显示)与三维显示(3D显示)的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1和图12所示那样构成为具备图像显示用的液晶显示面板即第一液晶显示面板IXDl ;对作为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而发挥作用的条纹图案(stripe pattern)进行显示的视差屏障用液晶显示面板即第二液晶显示面板LCD2 ;以及照射背光的背光装置BLU。具有这种结构的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以下两个配置方式在第二液晶显示面板IXD2与背光装置BLU之间配置第一液晶显示面板IXDl的方式(参照图11);以及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LCDl与背光装置BLU之间配置第二液晶显示面板LCD2的方式(参照图12)。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被公开在日本特开平10-123461号公报中。
技术实现思路
图13示出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IXDl与背光装置BLU之间配置有第二液晶显示面板LCD2的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详细结构。在该图 13示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从背光装置BLU —侧起依次重叠配置有SP波反射板BEM、偏振板P0L2、第二液晶显示面板IXD2、偏振板P0L1、第一液晶显示面板IXDl以及偏振板P0L3。 在使用该液晶显示装置进行3D显示的情况下,在第二液晶显示面板LCD2中显示黑色条纹, 该条纹作为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而发挥作用,并且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IXDl中显示与3D显示对应的图像。此时,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从背光装置BLU照射、透过SP 波反射板BEM和偏振板P0L2而入射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IXD2的背光中的、与形成视差屏障的黑色条纹部分对应的背光,其被偏振板POLl吸收。例如,在视差屏障中的遮光区域(黑色条纹部分)与透过区域(背光所要透过的部分)以1对1的方式设计的情况下,入射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IXD2的背光中的一半背光被偏振板POLl吸收。其结果,导致3D显示时的显示亮度大幅降低,因此希望得到该问题的解决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些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技术其能够提高以两个液晶显示面板中的一个液晶显示面板形成视差屏障、切换二维显示与三维显示这种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三维显示时的亮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其进行图像显示;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进行透过区域与遮光区域的视差屏障图案的显示;背光装置,其配置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经由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对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照射背光;以及第一 SP波反射板,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使正交的两个偏振成分的光中一个偏振方向的偏振成分的光透过,并使与所述一个偏振方向正交的偏振成分的光反射,其中,所述第一 SP波反射板将透过了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中的、与所述遮光区域对应的背光反射到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因而,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以两个液晶显示面板中的一个液晶显示面板形成视差屏障、 切换二维显示与三维显示这种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提高三维显示时的亮度。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效果将由说明书整体的记载而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3D显示的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内的视差屏障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2D显示时与3D显示时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2D显示时与3D显示时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SP波反射板的效果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SP波反射板的效果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串扰与屏障遮蔽率的关系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亮度与屏障遮蔽率的关系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亮度增加率与屏障遮蔽率的关系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图13是用于说明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LCD1、2 液晶显示面板BEM ;BEMU 2 =SP 波反射板BLU 背光装置POL、POLl 3 偏振板LC 液晶TRA 透过区域OPA 遮光区域CT:公共电极PXl、2 像素电极SUBl 第一基板SUB2 第二基板EF 电场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实施方式。但是,在以下说明中,对相同结构要素附加相同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截面图。以下基于图1说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在以下说明中,除了偏振板POL和SP 波反射板BEM以外,省略棱镜片、漫射板等公知的光学片。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图像显示用的液晶显示面板、即第一液晶显示面板IXDl ;以及对起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作用的条纹图案进行显示的视差屏障用的液晶显示面板、即第二液晶显示面板LCD2,特别是,在背光装置BLU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LCDl之间配置有第二液晶显示面板LCD2。如图1所示,具有该结构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为从背光装置BLU起依次分别重叠配置有第二 SP波反射板BEM2、第二偏振板P0L2、第二液晶显示面板IXD2、第一 SP波反射板BEM1、第一偏振板P0L1、第一液晶显示面板IXDl以及第三偏振板P0L3。实施方式1的第二液晶显示面板IXD2由扭曲向列方式(以下称为TNCTwisted Nematic))的液晶显示面板形成,配置成第一偏振板POLl与第二偏振板P0L2的偏振轴倾斜 90°,以夹持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IXD2。由此,第二液晶显示面板IXD2变为常白模式(常开模式),该常白模式指的是在不向各像素施加电场的状态下变为使背光透过(通过)的白色显示,通过施加电场而变为遮挡背光的黑显示。同样地,第一 SP波反射板BEMl与第二 SP 波反射板BEM2也被配置成其偏振轴倾斜90°。此外,后面详细说明第一 SP波反射板BEMl 与第二 SP波反射板BEM2。另外,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为在比第一偏振板POLl更靠未图示的观察者侧、即图像显示侧配置有第一液晶显示面板LCD1,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为使用TN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VA(Vertical Alignment 垂直取向)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 IPSdn-Plane Switching 横向取向)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等任何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LCDl的显示面侧即未图示的观察者侧配置有第三偏振板P0L3。此时,根据第一液晶显示面板LCDl的方式而适当地设定相对于第一偏振板POLl的偏振轴的第三偏振板P0L3的偏振轴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真一郎小村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