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通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125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通风机,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回风机、送风机及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出口(13)、第二出口(2),所述壳体的壳身具有第三出口,内部设置有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三个子空间的第一隔离部(01)及第二隔离部(02),所述壳体的第一出口所在的子空间、第二出口所在的子空间或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所在的子空间设置有挡板。通过第一隔离部及第二隔离部将热交换通风机的空间进行分割,优化了壳体内部的结构,提高了热交换通风性能;通过壳体内设置的挡板,强制性的改变了气流的方向,增加了噪声通路的长度且为增加更多的吸音棉创造了条件,有效地削弱了噪声的能量,降低了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通风机
技术介绍
热交换通风机广泛应用于工厂、住宅、办公室、银行、医院、餐厅、茶楼、网吧、歌舞厅、酒吧等需要通风的场合。热交换通风机通常与空调一起使用,工作时,从室外引入新鲜空气,该新鲜空气与从室内排出的混浊气流在热交换通风机内的热交换器处进行能量交换,以将一部分能量回收,从而降低因从室外引入新鲜空气对室内温度、舒适度及空调负荷的影响。现有技术中,热交换通风机包括壳体、回风机、送风机及热交换器。回风机、送风机及热交换器均设置于壳体内,壳体为长方体。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回风机及送风机传输气体时,气流与壳体摩擦产生的噪音较大,无法满足低噪声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通风机,以提高热交换通风机的热交换通风性能并降低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通风机,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回风机、送风机及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所述壳体的壳身具有第三出口,内部设置有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三个子空间的第一隔离部及第二隔离部,所述三个子空间包括所述第一出口所在的子空间、所述第二出口所在的子空间及所述第三出口所在的子空间;所述第三出口、送风机及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二隔离部之间,所述热交换器通过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回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壳体的第二出口之间;所述第一隔离部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送风隔板、第二送风隔板及第三送风隔板,所述第一送风隔板、第三送风隔板与气流流向平行,所述第二送风隔板与气流流向垂直,所述第一送风隔板、第三送风隔板背离所述第二送风隔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送风隔板具有与所述送风机的出风口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送风隔板上,所述送风机的出风口扣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第一送风隔板位于所述送风机与所述壳体的第一出口之间;所述第二隔离部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回风隔板、第二回风隔板及第三回风隔板,所述第一回风隔板、第三回风隔板与气流流向平行,所述第二回风隔板气流流向垂直; 所述第一回风隔板、第三回风隔板背离所述第二回风隔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回风隔板具有与所述回风机的出风口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回风机位于所述第二回风隔板上,所述回风机的出风口扣在所述第二通孔上,所述回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回风隔板与所述壳体的第二出口之间;所述热交换器位于所述第三送风隔板与第三回风隔板之间;所述壳体的第一出口所在的子空间、第二出口所在的子空间或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所在的子空间设置有挡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交换通风机,通过第一隔离部及第二隔离部将热交换通风机的空间进行分割,确定了进入回风机的气流、热交换器的交换气流以及送风机排出的气流的通道,优化了壳体内部的结构,保证并提高了热交换通风性能;通过壳体内设置的挡板,对气流起到了导流作用,强制性的改变了气流的方向,增加了噪声通路的长度且为增加更多的吸音棉创造了条件,所以有效的削弱了噪声的能量,达到了降低噪声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通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通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通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通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图1 图4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热交换通风机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回风机5、送风机9及热交换器7。壳体1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出口 13、第二出口 2,壳体1的壳身具有第三出口(图中未示出),内部设置有将壳体1内的空间划分为三个子空间的第一隔离部01及第二隔离部02。三个子空间包括第一出口 13所在的子空间,第二出口 2所在的子空间及第三出口 (图中未示出)所在的子空间。其中,第一出口 13即送风口,第二出口 2即回风口。送风机9及热交换器7设置于第一隔离部01与第二隔离部02之间。回风机5位于第二隔离部02与壳体1的第二出口 2之间。第一隔离部01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送风隔板011、第二送风隔板012及第三送风隔板013,第一送风隔板011、第三送风隔板013与气流流向平行,第二送风隔板012气流流向垂直,第一送风隔板011、第三送风隔板013背离第二送风隔板012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第二送风隔板012具有与送风机9的出风口相匹配的第一通孔0121,送风机 9设置于第二送风隔板012上,送风机9的出风口扣在第一通孔0121上,第一送风隔板011 位于送风机9与壳体1的第一出口 13之间。第一送风隔板011与第二送风隔板012及壳体1的内壁形成送风机腔8。第二隔离部0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回风隔板021、第二回风隔板022及第三回风隔板023,第一回风隔板021、第三回风隔板023与气流流向平行,第二回风隔板022气流流向垂直;第一回风隔板021、第三回风隔板023背离第二回风隔板022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 的内壁上,第二回风隔板022具有与回风机5的出风口相匹配的第二通孔0221,回风机位于第二回风隔板022上,回风机的出风口扣在第二通孔0221上,回风机位于第一回风隔板 021与壳体1的第二出口 2之间。第一回风隔板021与第二回风隔板022及壳体1的内壁形成回风机腔4。第三回风隔板023与第二回风隔板022相连的一端具有向上的延伸部,使第二出口 2与第三回风隔板023及壳体内壁形成回风腔3。热交换器7位于第三送风隔板013与第三回风隔板023之间,与第三送风隔板013 及壳体1的内部形成排气腔10,与支撑板20形成进气腔11。支撑板20用来支撑热交换器 7,并与第二回风隔板022、第三回风隔板023及壳体1的内壁形成回风静压腔6。壳体1的第一出口 13、第二出口 2所在的子空间或第一出口 13及第二出口 2所在的子空间可设置有挡板。如图1所示,壳体1的第一出口 13所在的子空间设置有送风静压腔挡板15。送风静压腔挡板15的两侧、第一送风隔板011面向第一出口 13的一侧以及第一出口 13所在端的壳体1的内壁均贴有吸音棉14,以进一步降低噪音。其中,送风静压腔挡板15为第一送风隔板011与第二送风隔板012连接的一端具有的延伸部,延伸部的尾部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送风静压腔挡板15与第二送风隔板012、第三送风隔板013及壳体1的内壁形成送风静压腔12,与第一出口 13所在端的壳体1的内壁形成送风腔19。送风机9通过第一通孔0121输出的气流在送风静压腔挡板15的阻挡作用下,沿箭头路径X流通,延长了气流的流通路径,有效地削弱了噪声的能量,达到了降低噪声的目的。如图2所示,回风机5与壳体1的第二出口 2之间还设置有回风静压腔挡板16,回风静压腔挡板16的一端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回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通风机,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回风机( 、送风机(9)及热交换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出口(13)、第二出口 O),所述壳体的壳身具有第三出口,内部设置有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三个子空间的第一隔离部(01)及第二隔离部(02),所述三个子空间包括所述第一出口所在的子空间、所述第二出口所在的子空间及所述第三出口所在的子空间;所述第三出口、送风机及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二隔离部之间,所述热交换器通过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回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壳体的第二出口之间;所述第一隔离部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送风隔板(011)、第二送风隔板(012)及第三送风隔板(013),所述第一送风隔板、第三送风隔板与气流流向平行,所述第二送风隔板与气流流向垂直,所述第一送风隔板、第三送风隔板背离所述第二送风隔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送风隔板具有与所述送风机的出风口相匹配的第一通孔 (0121),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送风隔板上,所述送风机的出风口扣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第一送风隔板位于所述送风机与所述壳体的第一出口之间;所述第二隔离部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回风隔板(021)、第二回风隔板(022)及第三回风隔板(023),所述第一回风隔板、第三回风隔板与气流流向平行,所述第二回风隔板与气流流向垂直;所述第一回风隔板、第三回风隔板背离所述第二回风隔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回风隔板具有与所述回风机的出风口相匹配的第二通孔 (0221),所述回风机位于所述第二回风隔板上,所述回风机的出风口扣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占庚许永玖
申请(专利权)人:森德中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