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排烟通风系统动力模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1620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合排烟通风系统动力模块,它涉及建筑通风排烟技术领域。它包括球面导流板、混合通风风道、射流风机;所述球面导流板表面平滑,混合通风风道为矩形或圆形,球面导流板和射流风机都通过钢结构支架、螺栓与混合通风风道固定连接,球面导流板中球面弧度小于90°且大于75°,球面导流板顶部与混合通风风道上端出口水平面距离,大于等于混合通风风道圆截面半径,或者是球面导流板顶部与混合通风风道上端出口水平面距离,大于等于混合通风风道矩形长边长度的一半,球面导流板的中心与混合通风风道、射流风机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可保证混合排烟通风系统有更高的排烟功率和更稳定的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通风排烟
,具体涉及混合排烟通风系统动力模块
技术介绍
混合排烟系统相对现有的自然排烟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有更高的排烟功率和更稳定的控制效果。混合排烟通风系统动力模块是混合排烟通风系统中独有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混合排烟通风系统动力模块,它可保证混合排烟通风系统有更高的排烟功率和更稳定的控制效果,广泛应用于地下车库、地下车辆基地及大型商场等建筑面积较大的建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球面导流板、混合通风风道、射流风机;所述球面导流板表面平滑,混合通风风道作为排烟道,为矩形或圆形,球面导流板通过钢结构支架和螺栓与混合通风风道固定连接,射流风机也通过钢结构支架和螺栓与混合通风风道固定连接,球面导流板中球面弧度小于90°且大于75°,球面导流板顶部与混合通风风道上端出口水平面距离,大于等于混合通风风道圆截面半径,或者是球面导流板顶部与混合通风风道上端出口水平面距离,大于等于混合通风风道矩形长边长度的一半,球面导流板的中心与混合通风风道、射流风机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可保证混合排烟通风系统有更高的排烟功率和更稳定的控制效果,广泛应用于地下车库、地下车辆基地及大型商场等建筑面积较大的建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球面导流板1、混合通风风道2、射流风机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球面导流板1、混合通风风道2、射流风机3;所述球面导流板1表面平滑,混合通风风道2作为排烟道,为矩形或圆形,球面导流板1通过钢结构支架和螺栓与混合通风风道2固定连接,射流风机3也通过钢结构支架和螺栓与混合通风风道2固定连接,球面导流板1中球面弧度小于90°且大于75°,球面导流板1顶部与混合通风风道2上端出口水平面距离,大于等于混合通风风道2圆截面半径,或者是球面导流板1顶部与混合通风风道2上端出口水平面距离,大于等于混合通风风道2矩形长边长度的一半,球面导流板1的中心与混合通风风道2、射流风机3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球面导流板1可根据使用的具体场景调整为双向、三向、四向、全角度等四种情况,混合通风风道2为烟气迅速排出外部环境提供通道,同时四周侧窗的补风气流会抑制高温烟气向四周的扩散,补风气流形成将高温烟气向中心射流风机3位置压迫的合力,烟气本身的热浮力则使得烟气迅速寻找向上的通道,因此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效抑制烟气的快速扩散,同时烟气在射流风机3作用下迅速向夹层运动,有效降低底层空间的烟气浓度,多种因素作用下使得混合排烟模式有较为优秀的烟气控制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可保证混合排烟通风系统有更高的排烟功率和更稳定的控制效果,广泛应用于地下车库、地下车辆基地及大型商场等建筑面积较大的建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合排烟通风系统动力模块

【技术保护点】
混合排烟通风系统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球面导流板(1)、混合通风风道(2)、射流风机(3);所述球面导流板(1)表面平滑,混合通风风道(2)为矩形或圆形,球面导流板(1)通过钢结构支架和螺栓与混合通风风道(2)固定连接,射流风机(3)也通过钢结构支架和螺栓与混合通风风道(2)固定连接,球面导流板(1)中球面弧度小于90°且大于75°,球面导流板(1)顶部与混合通风风道(2)上端出口水平面距离,大于等于混合通风风道(2)圆截面半径,或者球面导流板(1)顶部与混合通风风道(2)上端出口水平面距离,大于等于混合通风风道(2)矩形长边长度的一半,球面导流板(1)的中心与混合通风风道(2)、射流风机(3)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排烟通风系统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球面导流板(1)、混合通风风道(2)、射流风机(3);所述球面导流板(1)表面平滑,混合通风风道(2)为矩形或圆形,球面导流板(1)通过钢结构支架和螺栓与混合通风风道(2)固定连接,射流风机(3)也通过钢结构支架和螺栓与混合通风风道(2)固定连接,球面导流板(1)中球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旭海汪志雷杨娟华敏蒋军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