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5948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13:05
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电路板、若干灯板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若干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固定在所述灯板上,电路板上形成互相独立工作的电路,灯板上形成固定件,灯板通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电路板上,并使发光二极管与电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将发光二极管分设在若干灯板上,然后利用灯板与电路板的可拆卸性的连接达到能够随意更换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灯板的功效。如此,当仅有一个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损坏时,只需替换该单个灯板,而无需更换所有的发光二极管,可节省成本,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模组,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模组一般包括一个电路板及设置在该电路板上的若干发光二极管。电路板上设置有例如用印刷等方式形成的电路。发光二极管通常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该电路板上并与电路电连接。这种发光二极管模组的缺点在于当其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发光二极管损坏时,无法单独更换损坏的发光二极管,而需替换整个发光二极管模组,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该发光二极管模组内的发光二极管可随意更换。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电路板、若干灯板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若干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固定在所述灯板上,电路板上形成互相独立工作的电路,灯板上形成固定件,灯板通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电路板上,并使发光二极管与电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将发光二极管分设在若干灯板上,然后利用灯板与电路板的可拆卸性的连接达到能够随意更换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灯板的功效。如此,当仅有一个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损坏时,只需替换该单个灯板,而无需更换所有的发光二极管,可节省成本,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模组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电路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电路板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模组的一实施例中的灯板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一个灯板的剖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路板10凹槽11电路12、14、16电极121挡墙17灯板20、22、24固定件201发光二极管30主体31引脚3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电路板10,与电路板10 可拆卸连接的若干灯板20、22,及设置在灯板20、22上的若干发光二极管30。请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板10大致呈圆形,当然电路板10并不限于此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例如方形等其他形状。电路板10上设有互相独立工作的电路12、14、16。本实施例中仅示出三个电路12、14、16,可以理解在不同实施例中可以视需求变更电路的数量。每一电路具有露出电路板10表面的一对电极,例如电路12具有露出电路板10上表面的一对电极121。这些电路12、14、16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在构成电路板 10的多层板体上分别印刷电路12、14、16,然后同时在电路板10的上表面露出所有电路12、 14,16的电极121,使电极121位于同一个表面上。这样形成的电路12、14、16不会互相影响。优选的,各个电路12、14、16的电极121分别在电路板10的上表面延伸形成闭合的回路状。本实施例中,电路12、14、16的电极121均呈封闭的圆形,并且具有共同的圆心。在其他实施例中配合电路板10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闭合的形状,例如是方形等。在电路板10的上表面靠近边沿处形成一个凹槽11。该凹槽11在电路板10的上表面延伸具有一个预定的长度。优选的,该凹槽11的延伸形状与电路12、14、16的电极121 的延伸形状相同,也呈闭合的回路状。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即为圆形槽,也与电极121具有共同的圆心。电路板10的边沿向上形成一个挡墙17,挡墙17的高度以与灯板20、22的高度相同或者大于灯板20、22的高度为佳。请参考图4和图5,灯板20、22、M共同拼接在一起后具有的轮廓与电路板10的轮廓相同。灯板20、22、M共为六块,面积均等,拼接后呈圆形。灯板20、22、M的数量及拼接后的形状可依具体需求而作变更。本实施例中,灯板20为三个,其上具有一个发光二极管30,灯板22为一个,其上具有两个发光二极管30,灯板M为两个,其上具有三个发光二极管30。当然每个灯板20上的发光二极管30的数量均可不同,数量可依具体需求而设置, 灯板22J4也如此。组合所有灯板20、22、M后发光二极管30整体可呈现特定的形状,例如表示特定数字、符号等。这些灯板20、22、M除具有的发光二极管30的数量不同外,其他结构均相同。下面将以灯板20为例,介绍具体的结构特征。灯板20呈扇形板状,灯板20的下表面延伸形成固定件201。固定件201用于固定连接灯板20与电路板10。本实施例中该固定件201为朝向电路板10延伸的一个凸块, 并与电路板10上的凹槽11相对应,该固定件201卡设在电路板10的凹槽11内即可将灯板20与电路板10固定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固定件201亦可为形成在灯板10下表面的凹槽,此时电路板10上亦应设置与其对应的凸块。发光二极管30包括主体31及两个极性相反的引脚32。主体31设置在灯板20的上表面,通电后可发光,其包括发光二极管芯片、封装体等结构。引脚32与主体31电连接并穿设延伸至灯板20的下表面。引脚32的位置应与电路板10上的电路12 (或者电路14、 16)的电极121相对应。发光二极管30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灯板20上。当灯板20固定在电路板10上时,发光二极管30的两个引脚32与电路12的两个电极121分别接触,电路12再与外部电源连接即可提供发光二极管30工作所需的电流。请再参考图1,所述灯板20、22的固定件201卡设在电路板10的凹槽11内,使发光二极管30的引脚32与电路12的电极121接触。电路板10的挡墙17围设所述灯板20、 22。本专利技术中将发光二极管30分设在若干灯板20、22、M上,再将灯板20、22、M与电路板10实现可拆卸性连接,如此当一个灯板20、22、M上的发光二极管30损坏时,可仅更换该一个灯板20、22、对,不必替换所有的发光二极管30,达到节省使用成本的功效。另外, 灯板20、22、M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随意变更,因而其上的发光二极管30整体呈现的形状也可改变,从而改变整体视觉效果,达到用户特定需求。再者,本专利技术中的凹槽11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因而灯板20、22、M的固定位置也可沿凹槽11的延伸长度方向作一定的调整。 当灯板20、22、M固定在凹槽11的不同位置处时,可得到不同的光形。现有技术中都是将发光二极管与电路板模组化形成发光二极管模组以达到可替换发光二极管的功效,然而当发光二极管模组中仅一个或少数个发光二极管损坏时就更换整个发光二极管模组是一种浪费。本专利技术冲破该种惯性的思维,克服对模组化概念的理解过于简浅的偏见,使单个发光二极管模组中的发光二极管再模组化,达到节能降耗的功效。 另外因为发光二极管30固定在灯板20、22、M上,发光二极管30的功率可不受限制,即IW 以上的大功率的发光二极管30均可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可解决直插式发光二极管功率小,其应用场合受到限制的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电路板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若干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灯板,发光二极管固定在所述灯板上,电路板上形成互相独立工作的电路, 灯板上形成固定件,灯板通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电路板上,并使发光二极管与电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上的固定件为由灯板朝向电路板延伸而出的凸块,所述电路板上对应该凸块形成凹槽,所述凸块卡设在该凹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孟贤
申请(专利权)人: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