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初始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4797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初始化方法。该装置包括:印刷处理部;加热辊,具有发热体,并且通过发热体使辊温度从基准温度向第一规定温度升温;加压辊,具有加热器,通过加热器使辊温度从基准温度向第二规定温度升温;电源部,具有小于加热辊以及加压辊的各加热所需要的加热电力与用于调整图像形成处理条件的初始电力之和且大于加热电力的电力上限值;电源控制部,控制向发热体以及加热器分配的加热电力的分配量以使电源部所供给的电力的量不超过电力上限值,并且控制初始电力的供给或停止;多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加热辊以及加压辊的各辊温度;以及判断部,判断是否需要电源控制部供给初始电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初始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使用了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初始处理(初始化处理)。初始处理是指为了使图像浓度适当而维持画质的处理和检查色调剂量和废色调剂量的处理等。在图像形成装置为彩色机的情况下,初始处理包含对准各色的位置的对位处理。图像形成装置在启动时实施初始处理。或者在图像形成装置印刷输出数千张薄片之后或者在图像形成装置被短暂放置之后,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初始处理。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定影加热。定影加热是指将定影器内的加热辊以及加压辊的各表面温度提高到能够印刷的定影温度。在加热过程中,使来自热源的热量传递至加热辊以及加压辊,并使定影器的温度上升。定影加热所需要的时间较长。该时间在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启动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定影器产生的电力消耗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是最大的。目前,图像形成装置在定影加热的同时执行初始处理。启动时,图像形成装置一并执行初始处理和定影加热。但是,从商用交流电源向图像形成装置供给的电力的总量受到限制。执行初始处理所需要的电力总量与定影加热所需要的电力总量的和受到限制。在执行初始处理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不能够向定影器分配定影加热所需要的充分电量。图像形成装置在启动时不能够向定影器供给足够大量的电力。并且,为了通过电源部所分配量的电力使各辊温度分别升温到规定温度,图像形成装置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进行定影器的加热而花费时间是指,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从初始处理中的状态回到能够印刷状态发生延迟。图像形成装置在电源接通时或者印刷输出数千张之后或者放置之后再打开时,图像形成装置比本来预期的恢复时间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包括印刷处理部,在薄片上形成未定影的显影剂图像;加热辊,具有向来自所述印刷处理部的所述薄片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产生热量的发热体,并且通过所述发热体使辊温度从基准温度向第一规定温度升温;加压辊,与所述加热辊一起对所述薄片进行加压,并具有加热器,通过所述加热器使辊温度从所述基准温度向第二规定温度升温;电源部,具有小于所述加热辊以及所述加压辊的各加热所需要的加热电力与用于调整图像形成处理条件的初始电力之和且大于所述加热电力的电力上限值;电源控制部,控制向所述发热体以及所述加热器分配的所述加热电力的分配量以使所述电源部所供给的电力的量不超过所述电力上限值,并且控制所述初始电力的供给或停止;多个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加热辊以及所述加压辊的各辊温度;以及判断部,根据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各辊温度的温度差判断是否需要所述电源控制部供给所述初始电力。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器的纵向截面构造的视图;图3是将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器的控制作为主体的控制系统的构成图;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初始处理的执行方法中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图5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加热辊以及加压辊的带有初始处理的升温特性的视图;图5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分别分配给加热辊的加热、力口压辊的加热以及初始处理的带有初始处理的电力消耗随时间推移的视图;图6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加热辊以及加压辊的无初始处理的升温特性的视图;图6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分别分配给加热辊的加热、力口压辊的加热以及初始处理的无初始处理的电力消耗随时间推移的视图;图7A是示出相关技术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定影器温度充分冷却后开启电源时的定影器的升温特性的视图;图7B是示出相关技术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定影器温度充分冷却后开启电源后的定影器的电力消耗随时间推移的视图;图8A是示出相关技术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定影器温度未冷却期间开启电源后的定影器的升温特性的视图;图8B是示出相关技术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定影器温度未冷却期间开启电源后的定影器的电力消耗随时间推移的视图;以及图9是使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印刷处理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初始处理的执行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在各图中,对同一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使用了电子照相方式进行单色印刷的 MFP (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初始处理的执行方法为MFP启动时、或者印刷输出设定张数的薄片(sheet)之后、或者MFP被短暂放置之后进行印刷时执行初始处理的方法。图1为MFP的构成图。MFP 10包括主体11、扫描部12、图像处理部13、印刷处理部14、定影器15、供纸部16、传送机构17、系统控制部18、电源部19以及电气基板20。扫描部12对原稿面进行光学扫描。扫描部12根据读取的图像信号输出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部13对图像数据进行修正。印刷处理部14将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显影剂图像)形成在薄片上并输出薄片。定影器15通过外壳21内的加热辊22、加压辊23使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薄片上。供纸部16具有2阶的纸盒16a。供纸部16通过拾取辊16b将薄片供给至印刷处理部14。传送机构17包括加热辊22、加压辊23、多对传送辊M、一对对位辊25、转印辊沈以及一对排纸辊27。传送辊M向传送路径输送单张薄片。对位辊25对歪斜进行修正。定影器15输出定影后的薄片。排纸辊27将薄片排出至托盘四。系统控制部18是控制MFP 10整体动作的主控制器。系统控制部18控制扫描以及图像形成。系统控制部18使传送机构17传送薄片。系统控制部18在主基板73上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30、R0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31、RAM (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32 以及 LSI (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CPU 30执行程序,使MFP 10执行本实施方式的初始处理的执行方法。ROM 31储存程序。ROM 31储存加热辊22以及加压辊23的各辊温度的温度差的阈值。辊温度是指辊外周面上的表面温度。RAM 32向CPU30提供操作区域。电源部19从商用交流电源33生成例如4种电源电压。4种电源电压包括针对电气基板20上的感应加热电路34的AC (Alternative Current,交流)电压;针对电气基板20上的卤灯驱动电路35的AC电压;针对带电、显影、 转印用的充电器的高电压的DC(DirectCurrent,直流)电压;以及针对主基板73和电气基板20的低电压的DC电压。电源部19作为一例包括交互转换开关36 (图3),切换向/不向MFP10供给来自商用交流电源33的电力;以及继电器电路37,根据来自系统控制部18的指令开闭电路。交互转换开关36为用户用的主开关。继电器电路37向感应加热电路34以及卤灯驱动电路35供给AC电压。此外,电源部19包括从商用交流电源33生成高电压的DC电压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