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福嘉专利>正文

用于空气干燥机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4005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空气干燥机的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有一冲击式蒸发器和一预冷器。该冲击式蒸发器内回旋环设有冷媒管,且具有螺旋或梯阶式板,底端则设有排水阀;预冷器环设在冲击式蒸发器的外围,底部则与冲击式蒸发器侧缘相通,顶端设有干燥空气出口;该预冷器内以回旋状隔板分隔成回旋引导通路,该通路一端连接于湿空气入口,另一端则与气液分离器连接至冲击式蒸发器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湿空气在预冷器和冲击式蒸发器内进行两次冷凝分离,以确保得到洁净的干燥空气及避免能源浪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空气干燥机的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它是将湿空气经由旋风式分离器及冲击式蒸发器两次凝结过程、以将水分子及油污确实由空气中分离。空气干燥机系利用冷媒将湿空气冷凝成水分子,再使空气与水分子分离而得到干燥的空气,而先前技术如图二所示,冷媒11′在一封闭的冷媒管12回路内循环、冷媒11′经过压缩机13′压缩之后流经一冷凝器14′及一冷媒干燥器15′再通过一热交换器18′之后,流回压缩机13′内,在流程中由散热风扇17′对其散热,并由压力控制阀16′控制冷媒11′的压力,当湿空气由空气入口181′进入热交换器18之后,受冷媒11′的作用冷凝成水分子,此水分子会和空气混在一起,再经过热交换器18′上方空气出口182′时才由自动排水器19把水排出,而部分空气仍和微粒水分子及油污混合在一起带去出,因而无法得到完全干净的干燥空气,致后来改良成螺旋状构造,其虽能得到较干净的干燥空气,但仍无法达到真正洁净的干燥空气,且螺旋状隔板周缘因设有排沟因而固定不易,冷媒管及中央的空气导管位置易产生偏移,致影响热交换效益,使产生干燥空气并未能有效利用其低湿效用,且凝结水于热交换器内阻绝热交换效果,又造成阻力,致使空气产生压降,浪费宝贵能源。有鉴于此,本创作人积十数年从事空气干燥机制作设计经验,悉心研究竭尽心智,并经过多次修改测试,而终于设计出本技术,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干燥机的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促使湿空气得经过旋风式分离器及冲击式蒸发器两段式分离凝结过程,以提升干燥空气干净度。本技术目的之二在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干燥机的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藉由干燥空气的低温以先行对湿空气降温促使水分子凝结,并迅速排出,以达到避免浪费能源及产生阻绝阻力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干燥机的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藉其稳固平稳的安装方式以提升热交换效果及产生的精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空气干燥机的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有一冲击式蒸发器和一予冷器;该冲击式蒸发器内回旋环设有冷媒管,且具有螺旋或梯阶式隔板,底端则设有排水阀;予冷器环设在冲击式蒸发器的外围,底部则与冲击式蒸发器侧缘相通,顶端设有干燥空气出口;该予冷器内以回旋状隔板分隔成回旋引导通路,该通路一端连接于湿空气入口,另一端则与气液分离器连接至冲击式蒸发器的顶端。本技术还可由如下措施来实现予冷器的底部与顶端以两个以上的导管穿设连接于冲击式分离器中。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端连接有排水阀。所述的冲击式底端所设的排水阀和气液分离器底端的排水阀连接至自动排水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湿空气先经由环设在冲击式蒸发器外围的予令器内的旋风式分离器,利用冲击式蒸发器及其内干燥空气的低温,促使空气中的水分子及油污凝结、并先由气液分离器分离一次,再经由导管连通至冲击式蒸发器内以冷媒再次冷却分离后由干燥空气出口排出,如此经由两次冷凝分离。可切实得到洁净的干燥空气;又,在分离中产生的水分子及油污分两段排出,减少了过程中的阻力而不至产生压降及阻隔热交换、浪费能源的情况;另本技术内冷媒管及各隔板的安置简易稳固且间距接触面平均,故可提升热交换的效益,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应用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空气干燥机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其冷媒循环系统同于常规的空气干燥机,系于冷冻压缩机10的冷媒回流管30连通有热气旁路阀9及冷媒膨胀阀12,而于冷媒流出管31则连通热气旁路阀9及冷却器11,由于热气旁路阀9的自动调节,使避免回流的冷媒过冷结冰损坏冷冻压缩机10;冷却器11的另端则经由干燥过滤器6连接至冷媒膨胀阀12。本技术的冷媒经由冷媒入口32,以冷媒管40成回旋状纵向或横向环列于冲击式蒸发器内,而其内设螺旋状或交错成阶梯式隔板33,底端则设有排水阀34,在底部周缘设有出口35连通至环设于冲击式蒸发器3的予冷器4的底部,再经由管状导管连通至予冷器上部干燥空气出口42,该导管36上则固设有密闭的导引回旋隔板37,以构成引导通路,该通路其一端连接于空气入口38,另端则连接至气液分离器2,以形成旋风式分离器41,气液分离器2底端连设有排水阀34,顶端则经由导管39连接至冲击式蒸发器31的顶部,两排水阀34则连通自动排水器1上,以达自动排水。当湿空气经由空气入口38进入本技术时,会于旋风式分离器41内循密闭的导引回旋隔板37的方向流动,而因冲击式蒸发器3及导管36内干燥空气的低温,将湿空气冷凝成水分子,当至气液分离器2时,将水分子和油污由排水阀34立即排出,以减低推压空气的阻力,提升热交换的效益,空气则经由导管39送至冲击式蒸发器3的顶端,而经由隔板33的导引,以冷媒管40内的冷媒再次冷凝,至底端亦由排水阀34将水分子和油污排出,而洁净的干燥空气则经由出口35及导管36由干燥空气出口42排出。如此经由两次冷凝及水分子可分两段排除,将可减少过程中不需要的阻力以免产生压降及阻隔热交换的效果,而本技术中冷媒管40及隔板33、37的安置简易稳固而且间距接触面平均,故可提升热交换的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空气干燥机的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冲击式蒸发器和一予冷器;该冲击式蒸发器内回旋环设有冷媒管,且具有螺旋或梯阶式隔板,底端则设有排水阀;予冷器环设在冲击式蒸发器的外围,底部则与冲击式蒸发器侧缘相通,顶端设有干燥空气出口;该予冷器内以回旋状隔板分隔成回旋引导通路,该通路一端连接于湿空气入口,另一端则与气液分离器连接至冲击式蒸发器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用于空气干燥机的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予冷器的底部与顶端以两个以上的导管穿设连接于冲击式分离器中。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用于空气干燥机的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端连接有排水阀。4.根据权利要求1或3的一种用于空气干燥机的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击式底端所设的排水阀和气液分离器底端的排水阀连接至自动排水器。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空气干燥机的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有一冲击式蒸发器和一预冷器。该冲击式蒸发器内回旋环设有冷媒管,且具有螺旋或梯阶式板,底端则设有排水阀;预冷器环设在冲击式蒸发器的外围,底部则与冲击式蒸发器侧缘相通,顶端设有干燥空气出口;该预冷器内以回旋状隔板分隔成回旋引导通路,该通路一端连接于湿空气入口,另一端则与气液分离器连接至冲击式蒸发器的顶端。本技术可使湿空气在预冷器和冲击式蒸发器内进行两次冷凝分离,以确保得到洁净的干燥空气及避免能源浪费。文档编号B01D53/26GK2185153SQ9321311公开日1994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杨福嘉 申请人:杨福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气干燥机的两段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冲击式蒸发器和一予冷器;该冲击式蒸发器内回旋环设有冷媒管,且具有螺旋或梯阶式隔板,底端则设有排水阀;予冷器环设在冲击式蒸发器的外围,底部则与冲击式蒸发器侧缘相通,顶端设有干燥空气出口;该予冷器内以回旋状隔板分隔成回旋引导通路,该通路一端连接于湿空气入口,另一端则与气液分离器连接至冲击式蒸发器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福嘉
申请(专利权)人:杨福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