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捻牵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35560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捻牵伸装置,包括微型高速电机、速度控制和显示系统、旋转方向转换器、退捻牵伸器,所述微型高速电机上连接有速度控制和显示系统,微型高速电机还通过旋转方向转换器与退捻牵伸器连接,所述退捻牵伸器包括固定圆筒、滚珠、滚轴、滚轴拨齿、拨子,固定圆筒内部通过滚珠与滚轴连接组成一个整体,在滚轴上有多个滚轴拨齿,在滚轴的中间设置有多个拨子。该装置可以克服现有纺纱技术中纱的支数限制,以纺后牵伸方式提高纱的支数,而且可以不受纤维类别和纺纱方式限制,不需做化学或湿处理,退捻牵伸后的纱更柔软而且扭矩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纱线的退捻牵伸装置
技术介绍
粗纱机、细纱机的牵伸装置是纺纱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牵伸倍数和牵伸后纱线粗细直接决定着纱的质量,并最终决定所织布料的档次。在牵伸过程中,纤维之间将克服静摩擦力,尽可能进行一致的移动,得到尽可能均勻的纤维束和平滑的纱。但是,由于传统纺纱机中,纤维粗细不均勻、长短不一致、纤维之间粘力影响、浮游纤维的存在以及与牵伸罗拉作用的不均勻,严重影响了牵伸倍数和纱线质量,导致纱线断头多、毛羽多、支数低,难以达到均勻平滑纱线要求。目前,虽然有些专利在尽可能增加牵伸倍数和提高纱线质量上做了大量工作,如 K印a牵伸装置、INA-V型牵伸装置、四胶圈牵伸装置等,但是由于采用的是对现有牵伸装置的改良,通过增加罗拉作用的均勻性,减少断头率等方法,难以实现有效牵伸和高倍数牵伸。也有几个专利采用压力棒解捻、压力空气解捻和细纱机用后去牵伸退捻器等方法,但是,由于是被动解捻,效率和效果较差,也难以达到高档纱线质量要求,特别是象羊绒类的短、细纤维的纺纱后,无论怎样调整也得不到较细纱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退捻牵伸装置,该退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悟王训该吴雨川徐卫林向新柱吴济宏张尚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