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凭专利>正文

湿式尾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327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湿式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含污尾气导入管和洁净尾气排出管,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气雾室和除雾室,气雾室包括一级气雾室和二级气雾室,含污尾气导入管与一级气雾室相连通,含污尾气导入管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水膜喷头,洁净尾气排出管与除雾室相连通,一级气雾室和除雾室底部分别设置有漏斗形水池,一级气雾室和二级气雾室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喷淋装置、造雾滤网和锯齿形板,除雾室顶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下方设置有多层锯齿形板,上述的尾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除尘效果好,适用于建筑陶瓷、高压电瓷、冶金材料等行业中的喷雾干燥塔和冲天炉等设备的尾气净化。(*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净化装置,具体为应用于建筑陶瓷、高压电瓷、冶金材料等行业中的喷雾干燥塔等尾气排放量较大且尾气具有一定温度的设备进行尾气净化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尾气的排放量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尾气中大量含尘含硫等有害物质如果没有性能优异的设备进行处理,将会扩散于大气中,随着人体皮肤、呼吸道进入人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目前尾气净化常用的有干式、半干式、湿式除尘除硫设备,其中,湿式除尘除硫设备被广泛应用,湿式除尘除硫设备包括液膜式、冲击式、旋流式、喷淋式、气泡式、筛板式等。但现有的除尘除硫设备不是结构复杂、维修保养困难,就是大幅增加设备能耗、明显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的湿式尾气净化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湿式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含污尾气导入管、 一级气雾室、二级气雾室、气雾混合通道、除雾室、洁净尾气排出管以及泥水沉淀罐,其特征在于含污尾气导入管插入一级气雾室中,与一级气雾室相连通,其出口端往下正对漏斗形水池液面,含污尾气导入管内设置有3水膜喷头; 一级气雾室与二级气雾室之间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锯齿形板、造雾滤网和喷淋装置;二级气雾室与除雾室之间设置有气雾混合通道,除雾室上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下方设置有多层锯齿形板;洁净尾气排出管与除雾室相连通, 一级气雾室和除雾室底部分别设置有漏斗形水池。所述水膜喷头由"T"字形水管和安装于"T"字形水管两出水端的水膜喷嘴组成。水膜喷嘴由两个对合的钹状夹片组成,两钹状夹片中部均设有安装孔,第一夹片通过安装孔与"T"字形水管出水端固定,第二夹片通过安装孔和定位螺母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双头螺柱一端,双头螺柱通过一安装部固定于"T"字形水管中。所述喷淋装置由循环水管道和多个喷淋头组成。所述两个漏斗形水池的底部通过排污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污管道设置有水位调节器。所述锯齿形板沿竖向形成均匀的锯齿状通道,其通道通风但不透光。所述净化装置中所使用的喷淋水为循环使用,并定期定量添加除硫化学物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去除含污尾气中能溶于水的有毒物质、硫化物以及细微粉尘;能自动清除粉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能循环利用除污水,有效节约水资源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结构简单,能耗低,运行成本低,净化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图3为水膜喷头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图4为水膜喷头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图中l.壳体,2.喷淋装置,3.造雾滤网,4.锯齿形板,5.—级气雾室,6.水膜喷头,7.含污尾气导入管,8.水膜循环水管道,9.二级气雾室,IO.气雾混合通道,ll.洁净尾气排出管,12.除雾室,13.多层锯齿形板,14.水位调节器,15.排污管道,16.泥水沉淀罐,17.物料回收管道,18.再利用循环水管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l、图2。 一种湿式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l、含污尾气导入管7、一级气雾室5、 二级气雾室9、气雾混合通道10、除雾室12、洁净尾气排出管11以及泥水沉淀罐16。洁净尾气排出管11安装于除雾室12的顶部并与除雾室12相连通。喷淋装置2由循环水管道201和多个喷淋头202组成。参照图3、图4。水膜喷头6,由"T"字形水管601和安装于"T"字形水管601两出水端的水膜喷嘴组成,水膜喷嘴由两个对合的钹状夹片604、 605组成,两钹状夹片604、 605中部均设有螺母孔,第一夹片604通过螺母孔与"T"字形水管601出水端的螺牙固定,第二夹片605通过螺母孔以及定位螺母606安装在双头螺柱603 —端,通过螺母调节两钹状夹片之间的间隙以形成最佳的水膜,双头螺柱603通过一安装部602固定于"T"字形水管601中,"T"字形水管601与循环水管道相连通。参照图1至图3。壳体1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一级气雾室5、 二级气雾室9、气雾混合通道10和除雾室12。含污尾气导入管7可在壳体1的半圆形壳壁上180度水平范围内的任一点插入一级气雾室5中,与一级气雾室5相连通,其出口端正对漏斗形水池501的液面,含污尾气导入管7内设置有一组以上水膜喷头6,通过独特的可调节水膜喷嘴6,在导入管内形成均匀的平面式(或锥面式)水膜,能将导入管的截面完全帘遮。导入管内具有一定速度的含污尾气穿过水膜面,夹带水膜水珠对漏斗形水池501的液面产生剧烈的冲击,在一级气雾室5内形成大量的水雾,水雾与含污尾气充分接触,溶入含污尾气中的有毒物质和尘埃,上行至设置在一级气雾室5与二级气雾室9之间的锯齿形板4内,大部分含污水雾便会黏附在锯齿形板上,被穿过造雾滤网3的喷淋水冲刷到漏斗形水池501中。经过一级气雾室5和锯齿形板4净化后的尾气,在穿过造雾滤网4的无数孔隙时,将喷淋装置2喷下的水吹成大量水雾,水雾与经初级净化的尾气再次充分接触,在二级气雾室9和气雾混合通道10内最大限度地溶合尾气中残余的有毒物质和尘埃。含水雾的尾气沿气雾混合通道10下冲与漏斗形水池502的液面碰触,液面可融合较大颗粒的含污水珠。进入除雾室12的含污水雾在上升过程中均会黏附在多层锯齿形板13上,再配合安装于除雾室12上方的间歇性喷淋头204对多层锯齿形板13进行冲刷,可将大量水雾去除。通过水位调节器14可对漏斗形水池501、 502液面的高低进行调节。两个漏斗形水池501、 502通过排污管道15相连通,排污管道15可将泥水连续性地导入泥水沉淀罐16中进行泥水的回收再利用。以上结合了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这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任何在同样的构思下作出的修改、变化和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湿式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含污尾气导入管和洁净尾气排出管,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通过气雾混合通道相互连通的气雾室和除雾室,气雾室包括一级气雾室和二级气雾室,含污尾气导入管与一级气雾室相连通,含污尾气导入管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水膜喷头,洁净尾气排出管与除雾室相连通,一级气雾室和除雾室底部分别设置有漏斗形水池,一级气雾室和二级气雾室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喷淋装置、造雾滤网和锯齿形板,除雾室顶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下方设置有多层锯齿形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污尾气 导入管的出口端正对漏斗形水池液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水膜喷头由"T" 字形高压水管和安装于"T"字形髙压水管两出水端的水膜喷嘴组成。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膜喷嘴 由两个对合的钹状夹片组成,两钹状夹片中部均设有安装孔,第一夹片通过安 装孔与"T"字形高压水管出水端固定,第二夹片通过螺母和安装孔可移动地安 装在双头螺柱一端,双头螺柱通过安装部固定于"T"字形高压水管中。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漏斗 形水池通过排污管道相连通。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式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设置有水位调节器。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湿式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 由循环供水管道和位于循环水管道下方的喷头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湿式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含污尾气导入管和洁净尾气排出管,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通过气雾混合通道相互连通的气雾室和除雾室,气雾室包括一级气雾室和二级气雾室,含污尾气导入管与一级气雾室相连通,含污尾气导入管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水膜喷头,洁净尾气排出管与除雾室相连通,一级气雾室和除雾室底部分别设置有漏斗形水池,一级气雾室和二级气雾室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喷淋装置、造雾滤网和锯齿形板,除雾室顶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下方设置有多层锯齿形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凭
申请(专利权)人:冯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