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唑系氧化膦化合物和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018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咔唑系氧化膦化合物和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的化合物能够改善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的已知化合物问题的热不稳定和低效率特性,特别地,通过使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的咔唑系氧化膦化合物,可以在纯蓝色磷光器件中实现优异的效率特性,还提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的咔唑系氧化膦化合物,还提供能够实现热稳定性和高效率特性的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咔唑系氧化膦化合物,其能够改善常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热稳定性并增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特性,尤其是纯蓝色磷光器件,还涉及一种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与诸如液晶显示器(IX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场发射显示器(FED)等其他平板显示装置相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更简单的结构、各种加工优势、更高的亮度、优异的视角、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低的工作电压,因而正在进行多种尝试以将它们用作诸如壁挂电视等平板显示装置或用作显示器、照明装置、广告牌等背光单元的光源。通常,当将直流电压施加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时,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和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复合形成电子-空穴对,即,激子,其后激子返回到稳定的基态,并且相应的能量转移到发光材料,从而转换成光。在努力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时,C. W. Tang等人,Eastman Kodak(C. W. Tang, S. A. Vanslyk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vol. 51, pp. 913,1987)报道称,通过在两个相对电极之间形成串联的有机薄膜而制作在低电压下操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且正在对多层薄膜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的有机材料进行深入研究。这种串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与薄膜和材料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例如,当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时,材料可能会在高温或工作温度下结晶,从而不希望地缩短了器件的寿命。各种已知的化合物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常规主体材料。这些包括三嗪系化合物、噁二唑系化合物、苯并咪唑系化合物、苯基吡啶系化合物和硅系化合物。然而,由于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不能实现优异的效率特性,所以这类化合物存在问题,并且能够在蓝色磷光器件中表现出优异特性的主体材料相当有限。因此,发展解决这类问题的新型化合物是必需的。作为新型的主体材料,新型的氧化膦系化合物已有报道。然而,使用这种化合物,很难获得高效率。韩国专利公开No. 10-2006-0109524披露了一种芳基氧化膦系化合物、芳基硫化膦系化合物或芳基硒化膦系化合物以及使用它们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但是由于在纯蓝色磷光器件中不能实现高效率,所以存在问题。Applied Physics Letter (Appl. Phys. Lett. 92,083308, 2008)披露了一种使用具有芴结构的氧化膦化合物的蓝色磷光器件,但该器件的量子效率只有约9%,从而不希望地造成低器件效率。因此,有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意图研发一种新型的主体材料,g卩,具有咔唑结构的氧化膦化合物,并将其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主体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常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热不稳定和低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咔唑系氧化膦化合物,其表现出高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空穴输送特性,从而可以应用于空穴输送层,也可作为从红色磷光到蓝色磷光的任何发光层用的主体材料,还可以在纯蓝色磷光器件中实现高效率特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咔唑系氧化膦化合物和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方案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以下化学式1代表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的化合物权利要求1. 一种由以下化学式1代表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的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Y1代表氧原子,Ar1和Ar2是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每一个代表具有6 34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Ar3代表具有6 34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 和R1和R2中的部分或全部独立地是氢原子,或者R1和R2是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每一个代表卤原子、氰基、硝基、具有6 34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其中具有6 34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独立地形成或与相邻基团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其中适于在Ar1 Ar3、R1或R2上取代的基团是卤原子、氰基、硝基、具有6 34个环碳原子的芳基、具有5 34个环原子的杂芳基、具有1 3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3 34 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1 34个碳原子的硫基或具有1 34个碳原子的甲硅烷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Y1代表氧原子,Ar1和Ar2每一个代表苯基,Ar3代表苯基和R1和R3每一个代表苯基。4.一种由一下化学式2代表的有机电致发器件用的化合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Y2和Y3代表氧原子,Ar4 Ar7是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每一个代表具有6 34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Ar8代表具有6 34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 和R3和R4中的部分或全部独立地是氢原子,或者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每一个代表卤原子、氰基、硝基、具有6 34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其中具有6 34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独立地形成或与相邻基团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其中适于在Ar4 Ar8、R3或R4上取代的基团是卤原子、氰基、硝基、具有6 34个环碳原子的芳基、具有5 34个环原子的杂芳基、具有1 3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3 34 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1 34个碳原子的硫基或具有1 34个碳原子的甲硅烷基。6.一种由以下化学式3代表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的化合物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合物,其中Y4代表氧原子,Ar9代表具有6 34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 Ar10和Ar11是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每一个代表具有6 34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和R5和R6中的部分或全部独立地是氢原子,或者R5和R6是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每一个代表卤原子、氰基、硝基、具有6 34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其中具有6 34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独立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烨田顺玉陆庚修金娱永
申请(专利权)人:檀国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