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2847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其核心设备-反应器的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直流流线型进口烟道、吸收剂均布器、声波吹灰器、静态混合器、反应器壳体、增湿活化喷嘴、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气固分隔导流筒、脱硫烟气出口烟道和双曲线灰斗。本发明专利技术配置合理,使反应器内的烟气与吸收剂充分碰撞、混合;并获得稳定均匀的流场、温度场和压力场;吸收剂获得高循环倍率和利用率;而且不存在粘壁、结垢、塌床的问题;同时明显降低了出口烟气的含尘量,大大减轻了后部袋式除尘器的负荷,确保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有效解决了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中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脱硫技术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钢铁行业烧结机、燃煤电厂和垃圾焚烧电厂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技术介绍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投资省、占地少、无废水排放、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脱硫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系统基本不腐蚀、可用一般碳钢制造,符合我国国情,因而受到青睐。目前国内外技术较成熟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有旋转喷雾干燥法(SDA法)、增湿灰循环半干法(NID法)、悬浮循环流化床法和密相干塔法。但它们都有各自的弱点1.旋转喷雾干燥法(SDA法)①旋转喷头昂贵,制浆系统复杂;②吸收塔内烟气流速很低,塔直径很大,占地面积较大;③Ca/S摩尔比高达1.5,而且需要较高品质的石灰,吸收剂利用率仅为50%左右;④浆液带水,又需加水调节,造成由温度信号而引起的水路调节复杂化;⑤净化后的烟气会对后部除尘设备产生腐蚀;⑥装置运行过程中,塔壁易积灰,塔底易堵灰;⑦投资较高,运行费用(电耗)较高;⑧副产物大部分为CaSO3,难以处理,利用价值不高。2.增湿灰循环半干法(NID法)①进入反应器内的增湿灰与烟气同时由下而上高速(约为18m/s)运行,相当于气力输送。二者几乎同步运动,相互摩擦、碰撞几率低,反应效果较差;②反应器阻力降较大,磨损严重(需采用耐磨钢制造);③反应器出口烟气含尘量非常高,进后部除尘器之前,应设预除尘设备;④吸收剂(即增湿灰)加水量有限(<5% ),循环倍率较低(约为25),利用率较低,脱硫效率较低。3.悬浮循环流化床法①流场不均勻,甚至严重偏流或局部涡流;②反应器阻力降较大(1500pa以上);③脱硫灰粘壁、结块、塌床、堵塔多有发生,装置难以保持长周期、稳定运行。4.密相干塔法①缺少运行经验,技术成熟度较低;②反应器内烟气流场偏流十分严重,很大一部分烟气走短路③脱硫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烟气流场、温度场、压力场非常均勻的“下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反应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下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反应器”,由上至下(见图1)的结构依次为直流流线型进口烟道、吸收剂(新鲜消石灰及循环灰)均布器、声波吹灰器、静态混合器、反应器壳体、增湿活化喷嘴、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气固分隔导流筒、脱硫烟气出口烟道和本专利技术“下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反应器”,由上至下(见图1)的结构依次为直流流线型进口烟道、吸收剂(新鲜消石灰及循环灰)均布器、声波吹灰器、静态混合器、反应器壳体、增湿活化喷嘴、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气固分隔导流筒、脱硫烟气出口烟道和双曲线灰斗。所述的直流流线型进口烟道,为正方形截面,内设3片不等距圆弧形气流均布导流板,另接扩散段。所述的吸收剂(新鲜消石灰及循环灰)均布器,共有6个布料管,每个布料管口分别对准各自对应的静态混合器中心。所述的声波吹灰器,设在6个静态混合器中心的空档处。所述的静态混合器为SK型,位于吸收剂(新鲜消石灰及循环灰)均布器下方,反应器筒体的上部,其下端板中心处为圆形开孔。所述的反应器壳体,为园形截面。所述的增湿活化喷嘴,为双流体喷嘴,设在静态混合器组中心的下方。所述的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设在反应器壳体下部的中心部位。所述的气固分隔导流筒,入口端伸入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内底部,下部带有一锥段。所述的双曲线灰斗,位于反应器底部。所述的脱硫烟气出口烟道,为正方形截面,位于反应器壳体下方一侧,与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下方的气固分隔导流筒相接。该烟道在反应器内部分的上方,设有使粉尘滑落下来的尖顶。本专利技术采用实际工程数据,经过严谨的工艺计算,并运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场分析,效果十分理想。本专利技术配置合理,使反应器内的烟气与吸收剂充分碰撞、混合;并获得稳定均勻的流场、温度场和压力场;吸收剂获得高循环倍率和利用率;而且不存在粘壁、结垢、塌床的问题;同时明显降低了出口烟气的含尘量,大大减轻了后部袋式除尘器的负荷,有效解决了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中的技术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下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直流流线型进口烟道,2.吸收剂均布器,3.声波吹灰器,4.静态混合器, 5.反应器壳体,6.增湿活化喷嘴,7.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8.气固分隔导流筒,9.脱硫烟气出口烟道,10.双曲线灰斗。图2为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下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反应器,由上至下依次为直流流线型进口烟道1、吸收剂均布器2、声波吹灰器3、静态混合器4、反应器壳体5、增湿活化喷嘴6、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7、气固分隔导流筒8、脱硫烟气出口烟道9和双曲线灰斗10。直流流线型进口烟道、吸收剂均布器、声波吹灰器、静态混合器、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和位于该气固分离器下方的气固分隔导流筒,以及脱硫烟气出口烟道,双曲线灰斗,为本专利技术的独特结构。钢铁行业的烧结机烟气、燃煤电厂和垃圾焚烧电厂锅炉的出口烟气,从本反应器顶部的直流流线型进口烟道1进入反应器,经3片不等距圆弧形气流均布导流板进入反应器,继续向下运动,均勻地充满反应器整个截面;新鲜消石灰及循环灰通过吸收剂均布器2 进入反应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7的叶片间隙,形成了旋转气流,一部分固相颗粒物在惯性作用下,被迎风面旋流板所吸附,沿旋流板边缘的圆弧沟槽向下滑落,落入底部双曲线灰斗 10 ;脱硫烟气则被吸进气固分隔导流筒8及脱硫烟气出口烟道9 ;位于静态混合器组中心部位的声波吹灰器3,定时开启,使反应器内的烟气与粉尘颗粒产生振荡,破坏和阻止粉尘颗粒在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7叶片,以及反应器器壁之间的结合,使之处于悬浮流化状态,以便被烟气带走;经过初步气固分离的脱硫烟气,经过气固分隔导流筒8及脱硫烟气出口烟道9,进入系统后部的袋式除尘器,进一步进行脱硫反应及气固分离;经袋式除尘器净化了的烟气,通过引风机送进烟囱,排入大气;被袋式除尘器分离出的固相(即脱硫灰,亦称循环灰),大部分通过气力输送,回送到反应器顶部的吸收剂均布器2,进入反应器继续参加脱硫反应;少部分送到灰库,另行处理;反应器下部双曲线灰斗10内的脱硫灰定期排出,送至灰库。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直流流线型进口烟道(包括3片不等距圆弧形导流板及扩散段)符合烟气流动的自然流线,在弯道导流板分割区形成不等量过流,有效降低侧向涡流,防止烟气偏流, 使烟气进入反应器后,均勻地充满反应器整个截面,确保反应器内烟气流场分布均勻,且阻力降较小。2)吸收剂均布器可确保吸收剂(新鲜消石灰和循环灰)通过每个分布管,对准各自对应的静态混合器中心处,注入静态混合器。3)静态混合器可使吸收剂与烟气激烈碰撞、不断更新吸收剂的表面,使二者充分混合、传质、传热、并加速脱硫反应的进行。4)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可对脱硫烟气进行初步的气固分离,使颗粒较大的、 重度较大的、品位不高的脱硫灰分离出来,从而减轻后部袋式除尘器的负荷,减轻系统的动力消耗。5)声波吹灰器定时开启,使反应器内的烟气与粉尘颗粒产生振荡,破坏和阻止粉尘颗粒在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叶片,以及反应器器壁之间的结合,使之处于悬浮流化状态,以便被烟气带走,或落入反应器下部的双曲线灰斗中,保证锥形旋流板式气固分离器的分离效率。6)气固分隔导流筒,位于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经中徐纲赵钰慧李敦明黄灵芝蒋平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朗环境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刁经中徐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