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疲劳试验机龙门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2381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9 22:47
一种疲劳试验机龙门框装置,构成中包括立柱、横梁和可移动横桥板,所述立柱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包括盖板、立撑、斜立板、小筋板、大筋板和底板,所述盖板固定在立撑顶部,在其四角设置螺纹孔,所述立撑为型钢结构,在其前后侧面上半部设置一定数量的连接孔,所述斜立板与立撑紧固连接,所述小筋板、大筋板固定在立撑下端,所述底板上设置连接孔,立撑、小筋板、大筋板固定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立柱和横梁上的连接孔,实现横梁在立柱上的上下调节;通过可移动横桥板结构设置,实现作动器左右位置的调节;达到了一机多用,满足汽车底盘主要零部件疲劳强度试验要求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疲劳试验装置,尤其适用于汽车底盘零部件疲劳试验机作动器的吊装,属测试

技术介绍
汽车整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是决定汽车技术状况的重要指标,而底盘部分的扭转梁、摆臂、副车架等零部件的抗疲劳强度直接影响到整车安全性、NVH特性和动力学性能。因此,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前提下,进行底盘零部件的疲劳耐久性试验验证是非常必要的。一般用于此项试验的设备为动态伺服作动器,它需要安装在龙门框式结构的底架上,目前普遍采用固定作动器底部和固定作动器中部两种安装方式,其中以固定作动器底部方式安装的试验设备存在着专机专用,通用性差的弊病,并且在操作过程中缺少必要防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而以固定作动器中部方式安装的试验设备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也不适于全面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疲劳试验机作动器固定框架存在的弊病,提供一种疲劳试验机龙门框装置,实现一机多用,完成汽车底盘主要零部件的疲劳耐久性试验验证工作。本技术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疲劳试验机龙门框装置,构成中包括立柱、横梁和可移动横桥板,所述立柱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包括盖板、立撑、斜立板、小筋板、大筋板和底板,所述盖板固定在立撑顶部,在其四角设置螺纹孔,所述立撑为型钢结构,在其前后侧面上半部设置一定数量的连接孔,所述斜立板与立撑紧固连接,所述小筋板、大筋板固定在立撑下端, 所述底板上设置连接孔,立撑、小筋板、大筋板固定在底板上。上述疲劳试验机龙门框装置,所述横梁由两块结构相同的矩形板组成,在其两端设置连接孔,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立柱前后两侧面上。上述疲劳试验机龙门框装置,所述可移动横桥板由一组结构相同且独立设置的桥板组成,所述桥板为方形结构,包括上桥板和下桥板两部分,所述上桥板和下桥板由长连接件贯穿连接,并将横梁夹持在中间。本技术对现有疲劳试验机作动器固定框架进行了改进,通过设置在立柱和横梁上的连接孔实现横梁在立柱上的上下调节;通过可移动横桥板结构设置,实现作动器左右位置的调节;通过斜立板结构设置,起到了横梁固定加强作用,并具备保护功能。采用以上措施使本技术通用性能得到加强,能够满足汽车底盘主要零部件疲劳强度试验验证要求。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各标号为1、盖板,2、立撑,3、横梁,4、斜立板,5、小筋板,6、底板,7、大筋板, 8、下桥板,9、上桥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图3,本技术构成中包括立柱、横梁和可移动横桥板,所述立柱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包括盖板1、立撑2、斜立板4、小筋板5、大筋板7 和底板6,所述盖板1固定在立撑2顶部,在其四角设置螺纹孔,所述立撑2为型钢结构,在其前后侧面上半部设置一定数量的连接孔,所述斜立板4与立撑2紧固连接,所述小筋板5、 大筋板7均固定在立撑2下端,所述底板6上设置连接孔,立撑2、小筋板5、大筋板7固定在底板6上。参看图1、图2,本技术构成中的横梁3由两块结构相同的矩形板组成,在其两端设置连接孔,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立柱前后两侧面上。参看图1、图2、图4,本技术各组成元件连接方式为焊接及螺纹连接,作动器通过螺栓连接在横桥板下;盖板1、立撑2、斜立板4、小筋板5、大筋板7和底板6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组成整体立柱;其它部件通过螺栓连接件与整体立柱连接到一起,组成龙门框。本技术能够实现横梁3在立柱上的上下调节,并通过斜立板4实现横梁安装加强作用。立撑2的连接孔设置原则为左右间隔100mm,上下间隔200mm,设置区域长度为 1200mm。横梁3的连接孔设置原则为左右间隔200mm,上下间隔100mm。横梁3与立撑2 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横梁3可在800 mm的范围内上下调节,调节间隔为100mm。本技术还能够实现可移动横桥板在横梁3上左右位置的调节,上桥板9与下桥板8通过长螺栓连接,中间夹持横梁3,松开螺栓后,上下桥板可在横梁上滑动,进行位置调整。参看图1、图4,本技术可在其盖板1的螺纹孔处安装吊环装置,实现设备整体移动。权利要求1.一种疲劳试验机龙门框装置,其特征是,构成中包括立柱、横梁和可移动横桥板,所述立柱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包括盖板(1)、立撑(2)、斜立板(4)、小筋板 (5)、大筋板(7)和底板(6),所述盖板(1)固定在立撑(2)顶部,在其四角设置螺纹孔,所述立撑(2)为型钢结构,在其前后侧面上半部设置一定数量的连接孔,所述斜立板(4)与立撑 (2)紧固连接,所述小筋板(5)、大筋板(7)均固定在立撑(2)下端,所述底板(6)上设置连接孔,立撑(2)、小筋板(5)、大筋板(7)固定在底板(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试验机龙门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横梁(3)由两块结构相同的矩形板组成,在其两端设置连接孔,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立柱前后两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疲劳试验机龙门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可移动横桥板由一组结构相同且独立设置的桥板组成,所述桥板为方形结构,包括上桥板(9)和下桥板(8)两部分,所述上桥板(9)和下桥板(8)由长连接件贯穿连接,并将横梁(3)夹持在中间。专利摘要一种疲劳试验机龙门框装置,构成中包括立柱、横梁和可移动横桥板,所述立柱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包括盖板、立撑、斜立板、小筋板、大筋板和底板,所述盖板固定在立撑顶部,在其四角设置螺纹孔,所述立撑为型钢结构,在其前后侧面上半部设置一定数量的连接孔,所述斜立板与立撑紧固连接,所述小筋板、大筋板固定在立撑下端,所述底板上设置连接孔,立撑、小筋板、大筋板固定在底板上。本技术通过设置在立柱和横梁上的连接孔,实现横梁在立柱上的上下调节;通过可移动横桥板结构设置,实现作动器左右位置的调节;达到了一机多用,满足汽车底盘主要零部件疲劳强度试验要求的目的。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2216843SQ201120261980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如意, 白雪娟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如意白雪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