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位堵片压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080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在铸件工艺孔上安装堵片的堵片压头,特别涉及一种自定位堵片压头。这种自定位堵片压头,包括一个外滑套,该外滑套具有一个沿轴向延伸的盲孔,该盲孔内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套设有一个内滑套。进一步地,在所述外滑套和所述内滑套之间还设有一根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孔底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定位所述弹簧的凹坑。进一步地,所述内滑套上开设有一个用于定位所述弹簧的盲孔。进一步地,所述外滑套远离所述内滑套的一端设有与堵片相配合的凸台。优选地,所述凸台是台阶式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不受堵片和工艺孔的对位偏差影响的自定位堵片压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铸件工艺孔上安装堵片的堵片压头,特别涉及一种自定位堵片压头
技术介绍
在铸造时,往往需要根据工艺的要求在铸件上设计一些工艺孔,例如用于清理铸件内砂芯的工艺孔或用于定位和搬运的工艺孔,这些工艺孔在铸件完成加工后要使用堵片堵住,以防止造成泄漏,尤其是在发动机气缸体上,对缸体的密封性要求很高。堵片的压装方式可以分为手工和机械两种,为了获得较好地密封效果,现在广泛使用机械压装方式进行堵片的压装。这种方式一般是用液压缸作为动力输出,在液压缸的活塞杆头部安装一个压头,然后把堵片放在压头上,将活塞杆对准工艺孔,利用液压缸的动力推动活塞杆,把堵片压入到工艺孔内。但是,这种工艺安装的堵头会因为活塞杆头部的压头和工艺孔的位置之间存在的偏差而造成堵片和工艺孔的配合不良,从而产生额外的压装压力,使得堵片出现切边、压不到位等缺陷,从而使返工率升高,不利于控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不受堵片和工艺孔的对位偏差影响的自定位堵片压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定位堵片压头,包括一个外滑套,该外滑套具有一个沿轴向延伸的盲孔,该盲孔内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套设有一个内滑套。进一步地,在所述外滑套和所述内滑套之间还设有一根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孔底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定位所述弹簧的凹坑。进一步地,所述内滑套上开设有一个用于定位所述弹簧的盲孔。进一步地,所述外滑套远离所述内滑套的一端设有与堵片相配合的凸台。优选地, 所述凸台是台阶式凸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内外滑套配合的结构作为堵片压头,在和工艺孔相配合时具有一定的柔性,从而外滑套和内滑套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的受力情况自动做出调整,克服了现有的压头在压装堵片时容易造成堵片和工艺孔配合不良的缺陷。2、弹簧可以增加压头的柔性,使外滑套和内滑套之间的配合间隙在径向和轴向上都具有一定的自调整范围,进一步增强了压头的自定位性能。3、外滑套内的凹坑和内滑套的盲孔相配合,可以使弹簧的位置保持在中心轴上, 有助于提高压头适应不同方向压力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的堵片压头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工艺孔,2-堵片,3-压头,4-活塞杆,5-液压缸,31-外滑套,32-内滑套,33-弹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的堵片压头结构剖视图,其中工艺孔1是铸件上需要密封的工艺孔,堵片2是与工艺孔1相配合的密封件。液压缸5是动力源,其上的活塞杆4的头部固定有一个压头3,该压头3上具有一个用于安装堵片2的凸台。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用点划线框起来的压头3是一个自定位堵片压头,这部分是本实施例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地方。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压头3包括一个外滑套31、一个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套设在外滑套31内的内滑套32和一根设置在外滑套31和内滑套32之间的弹簧33。该外滑套31具有一个沿轴向延伸的盲孔,此盲孔的孔底还开设有一个凹坑。所述内滑套32上开设有一个盲孔。弹簧33的一头定位在外滑套31 的盲孔凹坑里,另一头定位在内滑套32的盲孔底部。外滑套31远离内滑套32的一端设有与堵片2相配合的台阶式凸台,以便于堵片2的安装。由于外滑套31和内滑套32之间是间隙配合,所以外滑套31相对于内滑套32的轴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偏摆。弹簧33的弹性会使外滑套31可以相对于内滑套32在轴向上具有一定的位移空间。这样,当活塞杆4顶着压头3和堵片2与工艺孔1刚刚接触时,由于受到阻力,外滑套31会压缩弹簧33,堵片2不会直接进入工艺孔1中。在弹簧33被压缩的过程中,堵片2会受到工艺孔1的孔壁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取决于堵片2和工艺孔1的位置干涉情况,哪处的位置干涉比较严重,哪处的孔壁对堵片2的作用力就大。 此作用力会使外滑套31相对于内滑套32产生径向移动,其结果是堵片2和工艺孔1的对位得到改善。在最理想的对位状态下,工艺孔1的孔壁对堵片2的压力是各向均勻的。当弹簧33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内外滑套32和31在轴向上产生接触,然后随着活塞杆4的继续伸出,堵片2就被压装入工艺孔1中。采用图2的压装方式,堵片2与工艺孔1的结合非常良好,可以大大增强密封效果,还可以显著降低返工率,节省加工成本。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优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自定位堵片压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外滑套,该外滑套具有一个沿轴向延伸的盲孔,该盲孔内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套设有一个内滑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定位堵片压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滑套和所述内滑套之间还设有一根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定位堵片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孔底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定位所述弹簧的凹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定位堵片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套上开设有一个用于定位所述弹簧的盲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定位堵片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滑套远离所述内滑套的一端设有与堵片相配合的凸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定位堵片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是台阶式凸台。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在铸件工艺孔上安装堵片的堵片压头,特别涉及一种自定位堵片压头。这种自定位堵片压头,包括一个外滑套,该外滑套具有一个沿轴向延伸的盲孔,该盲孔内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套设有一个内滑套。进一步地,在所述外滑套和所述内滑套之间还设有一根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孔底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定位所述弹簧的凹坑。进一步地,所述内滑套上开设有一个用于定位所述弹簧的盲孔。进一步地,所述外滑套远离所述内滑套的一端设有与堵片相配合的凸台。优选地,所述凸台是台阶式凸台。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不受堵片和工艺孔的对位偏差影响的自定位堵片压头。文档编号B22D31/00GK202207793SQ201120314838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健, 李忠财, 谢江盛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江盛张健李忠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