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管桩制造设备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08579 阅读:4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桩制造设备和方法,该混凝土管桩制造设备方法包括步骤:利用输送管道将混凝土料输送到管桩模内进行布料;实时测量布料时该管桩模的动态重量Gx;根据该动态重量Gx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该管桩模在输送管道的延伸线作后退移动;确认布料完成,停止布料并驱动该管桩模在输送管道的延伸线退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混凝土管桩制造设备和方法通过实时测量布料时所述管桩模的动态重量Gx,并根据该动态重量Gx及该管桩模的预设重量阈值Gi控制该管桩模的往返运动状态,对混凝土料的重量进行精确的监测和控制,使布料后的混凝土料均匀分布,且制造的混凝土管桩密度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管桩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高强度。
技术介绍
在制造管桩特别是制造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简称PHC管桩)的过程中,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将端头板、钢筋骨架以及拉张装置安装在管桩模的下模体内;将该下模体放置于活动工作台上,其中,该活动工作台可定向往返运动且保证有部分工作台始终位于搅拌站的正下方;向该下模体布料,当混凝土料布满该下模体后,合上上模体(即合模),其中,该下模体和该上模体形成管桩模;经过离心成型后拆掉管桩模,制成PHC管桩。其中,在布料的步骤中,由于布料的不均勻或布料时的惯性,混凝土料会洒落到下模体与上模体贴合的地方。因此在合模前,需要4 6个人清理这些洒落的混凝土料,这个过程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偏低,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这种采用手工的清理方法,存在清理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合模后的管桩模密封不严,增加了成品的质量风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先合模,再通过相对地面往返移动的布料机架和输送管道往固定的管桩模一端的浇注通口输送混凝土料以进行布料的方式,此时,混凝土输送装置和输送管道设置在可沿布料机轨道运动的布料机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管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输送管道将混凝土料输送到管桩模内进行布料;实时测量布料时所述管桩模的动态重量;根据所述动态重量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管桩模在输送管道的延伸线作后退移动;确认布料完成,停止布料并驱动所述管桩模在输送管道的延伸线退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动态重量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管桩模在输送管道的延伸线作后退移动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动态重量和预设重量阈值Gi的大小,以及判断步长变量i是否小于预定最大步数η;如果动态重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重量阈值Gi,且步长变量i小于预定最大步数n,则继续进行所述根据所述动态重量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管桩模在输送管道的延伸线作后退移动的步骤,同时步长变量i加1 ;如果动态重量小于预设重量阈值Gi,则继续进行利用输送管道将混凝土料输送到管桩模内进行布料的步骤;如果动态重量等于预设重量阈值Gi,且步长变量i不小于预定最大步数n,则进入确认布料完成,停止布料并驱动所述管桩模在输送管道的延伸线退出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混凝土管桩沿纵身方向重量均勻分布时,所述预设重量阈值Gi的计算式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混凝土管桩沿纵身方向重量均勻分布时,所述预设重量阈值Gi的计算式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动态重量&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管桩模在输送管道的延伸线作后退移动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动态重量Gx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管桩模在输送管道的延伸线作后退预定步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输送管道将混凝土料输送到管桩模内进行布料的步骤之前包括驱动所述管桩模往混凝土输送装置作靠近的前进移动,直到所述输送管道的出料端进入到所述管桩模内腔的末端。7.—种混凝土管桩制造设备,用于将混凝土料输送至管桩模内进行混凝土管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