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具有集成的印制导线的塑料成型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0138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7 03:17
描述一种用于制造具有集成印制导线(3)的塑料成型件(9)的方法,所述塑料成型件特别是用作用于进一步加工成可电加热的镜子(1)的中间产品。该方法步骤为:a)通过由电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基体(2)制造基片(7),所述基片具有在所述基体(2)的表面(8)上或表面中的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印制导线(3);b)用液态的电绝缘的涂层材料淹盖所述基片(7)的装备有印制导线(3)的表面(8)或者所述基片(7)的与该表面相对置的表面(11)。利用淹盖使由于在所述基体的厚、薄区域中的不均匀的收缩引起的凹陷平坦化,并且可以产生平滑的表面,该表面紧接着可利用反射层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所述塑料成型件例如用于进一步加工成可电加热的镜子。优选的应用领域为制造用于机动车的可电加热的外后视镜。
技术介绍
由EP 0 732 865 Bl已知一种具有加热装置的成型体,特别是机动车的外后视镜。 该已知的外后视镜具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具有导电连接且被胶合剂硬化的碳纤维。该碳纤维与该胶合剂形成碳纤维制的纤维网(Vlies),其中在该纤维网中在碳纤维之间存在自由空间。在浇注工艺中,由电绝缘塑料包围注塑该纤维网,其中该塑料还渗透入自由空间。由此,碳纤维在完成的成型体中除了汇流条导线之外完全被电绝缘塑料包围。由WO 2008/006483 Al已知用于机动车的可电加热的外后视镜的另一实施形式。 该外后视镜的制造以如下方式实现,即借助于按照DIN EN 657的热注射工艺将电阻材料制的印制导线施设在纤维网的前侧,接着用塑料材料从后方注射成型纤维网的后侧。以这种方式,该塑料材料同时形成用于镜子玻璃的基板,该镜子玻璃借助于胶粘剂或绝缘漆固定在纤维网的前侧。矿物玻璃和由热塑性或热固性材料制成的透明的基板考虑作为镜子玻璃,其中反射层处于基板的侧面。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外后视镜在多个工作步骤中由多个单独的部件制造, 这对次品率产生不利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从该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制造作为外后视镜的基础的塑料成型件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高度自动化,并且其中次品率相对较小。此外,在此要获得平坦的没有凹陷(Einfallstellen)的外观表面。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和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找到。由此,首先通过由电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基体制造基片,所述基片具有在所述基体的表面上或表面中的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印制导线,接着用液态的电绝缘的涂层材料淹盖所述基片的装备有印制导线的表面或者所述基片的与该表面相对置的表面,在基片的这样涂覆的表面上的所有不平整被平坦化。产生具有极其平滑的表面的非常薄的层,接着例如通过喷涂可将用于可加热镜子的反射层施设到该层上。该不平整由于在基体的材料在该基体的不同厚度区域中的不同收缩而出现。这一方面是用于将制成的后视镜安装在保持器中的夹片所处在的区域,另一方面为在基体中的不同厚度的区域,这些区域由此导致印制导线或深或浅地嵌入到表面中,从而在该表面处出现凹槽。在凹槽附近的区域中,基体相对较厚。由此,在基体的两侧形成或深或浅地的波浪状的表面,该表面不适于直接施设反射镜层。基片可以在印制导线所处在的一侧设有反射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视为印制导线处于基片的镜子侧上。但基片也可在相对置的一侧设有反射层。在该情况下可以视为印制导线处于镜子相对侧上。涂层在此总是设置在要施设反射层的位置。制成的外后视镜的特征在于,没有点状温度峰值(所谓的热点)的可均勻加热的表面。如果印制导线处于镜子侧,则该印制导线非常接近制成的成型件的表面延伸。在印制导线操作时产生的热仅需要穿过由淹盖材料制成的薄层。这使外后视镜能够快速加热。 如果印制导线处于镜子相对侧,则产生的热必须穿过基片加热外后视镜的可见表面,这要求更多时间。另一方面由此该表面特别均勻地加热。优选地使用液态漆作为涂层材料或淹盖材料,例如使用UV时效硬化漆或多组分反应漆(例如PUR漆或丙烯酸漆、特别是基于PMMA的丙烯酸漆)作为涂层材料或淹盖材料。 利用这种漆可形成约IOym至50μπι的范围内的非常薄的层。有利的是,所述漆在时效硬化之后形成抗刮层。在长流动路程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大的流动路程-壁厚比值的情况下, 这种漆是有利的,因为其在粘性上类似于水。因此可以说,涂层材料或淹盖材料处于或多或少含水的状态下。但也可设想到具有例如基于PA的低粘性塑料熔体的涂层。通过适当高的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塑料熔体的粘性可非常大地减小,从而塑料熔体的流动特性类似于先前所述的液态漆,并可类似地良好加工。为了能够实现长的流动路程,模具温度在过程中动态地向上或向下改变。可获得在约ΙΟΟμπι到ΙΟΟΟμπι范围内的薄层。在长流动路程的情况下, 特别是在大的流动路程-壁厚比值的情况下,上述漆将是优选的。为了通过由电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基体制造具有在所述基体的表面上或表面中的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印制导线的基片,可以考虑不同的方法变型方案。首先,可以使用多组分注射成型的技术。根据方法过程,首先在一注射过程中制造印制导线,然后注射基体的电绝缘塑料材料,或者该方法过程颠倒地实现,即首先借助于一注射成型过程制造由电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基体,接着借助于一注射成型过程将由导电塑料制成的印制导线引入到基体的表面中的凹槽中或直接施设到基体的表面上。注射成型过程理解为当前所有的将塑料材料注射并成型到模具中的方法步骤。以下本身已知的变型方案也属于挤压注射方法。挤压注射的一个变型方案例如为所谓的封闭压注,其中塑料材料被注射到加大的型腔中,并在随后的减小型腔时被挤压。挤压注射的另一变型方案例如为所谓的开放压注,其中塑料材料被注射到打开的模具中,并在随后的关闭的情况时被挤压。挤压注射的这些和其他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已知的,在此不需要进一步详细阐述。关于用于印制导线的材料,可涉及固有导电塑料(所谓的ICP-固有导电聚合物), 或者导电热塑性化合物可设置作为导电塑料。这种化合物的电阻可通过适当地选择填充剂及其浓度以希望的方式调节。在另一实施形式中,在第一制造步骤中,基体可由电绝缘塑料材料借助于注射成型过程制造,其中在基体中构造与希望的印制导线对应的凹槽,接着该凹槽用导电的液态漆灌满,其中在该凹槽中构造印制导线。上述类型的漆用作为导电漆,其中电阻可通过选择和浓缩填充剂以希望的方式调节。但是,为了灌满和填充基体中的凹槽,也可使用类似的低粘性的导电塑料熔体。为了将凹槽相对于周围的面并相对于模具部件密封,用于灌满的凹槽可仅仅部分地出模或露出,并且未出模或未露出的区域作为插入边缘或密封件保持嵌接。在用于电流供应部的接触位置可设置嵌入件,该嵌入件由印制导线的导电材料并优选附加地由基体的电绝缘塑料材料包围喷射。该嵌入件可例如为一种插头,其接触销从印制导线伸出,以在其上连接电导线。在该方法步骤的最后形成塑料成型件,其特征在于良好的刚性和非常平滑的表面。还必须例如通过喷涂仅仅施设一个反射层,以获得具有平滑的外观表面的制成的可电加热的镜子。对于对反射度要求很小的镜子,可省略自身的反射层,漆可用作镜反射。由于由涂层材料制成的覆盖层的强度和硬度,也不会使反射层弯曲或刮痕。必要时还可在反射层上施设另外的功能层(例如附加的保护层)。附图说明下文中根据实施例并参照图1至13更为详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机动车的可电加热的外后视镜1的截面。用于电的电阻加热装置的印制导线3处于由电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基板2的表面中。该印制导线的走向可例如为曲折形或蛇形的。根据应用情况,也可设想到其他的走向。印制导线3和基体2的自由表面利用由液态漆制成的抗刮层4覆盖。这些层一同形成塑料成型件9,外后视镜的反射层5处于该塑料成型件上。图2示意性示出具有旋转盘-合模单元SE的注射成型机,其包括两个外部模具夹紧板30和32以及中间的可绕竖直轴线旋转的的旋转盘34,其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5.20 DE 102009022238.31.用于制造具有集成的印制导线(3)的塑料成型件(9)的方法,所述塑料成型件特别是作为用于进一步加工成可电加热的镜子(1)的中间产品,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a)通过由电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基体(2)制造基片(7),所述基片具有在所述基体 (2)的表面⑶上或表面中的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印制导线(3);b)用液态的电绝缘的涂层材料淹盖所述基片(7)的装备有印制导线C3)的表面(8)或者所述基片(7)的与该表面相对置的表面(1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液态漆作为涂层材料,特别是使用液态含水的且抗刮痕的漆作为涂层材料。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导电塑料作为导电材料,特别是使用固有导电塑料、导电热塑性化合物或导电液态漆作为导电材料。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UV时效硬化漆或多组分反应漆、 例如PUR漆或丙烯酸漆、特别是基于PMMA的丙烯酸漆作为液态漆。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低粘性的塑料熔体作为涂层材料。6.按照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造步骤a)中,首先借助于注射成型过程制造由电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基体O),接着借助于注射成型过程将由导电塑料制成的印制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艾希尔塞德H·皮林格
申请(专利权)人:克劳斯玛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